『壹』 1977年出生的女性什麼時候退休
2032年退休。
現行退休年齡是為,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也就是說1977年生的女性2032年退休。
但是因為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所以到那個時候因為延遲退休的規定,退休年齡會延長,也就是延遲退休。
目前我國退休年齡標准,是建國初期人均預期壽命40多歲的情況下制定的。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曾介紹稱,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我國目前的退休政策是新中國成立後,上世紀50年代初期確定的,當時人口的預期壽命不到50歲。
現在新中國成立已經60多年,國情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口的預期壽命已達70多歲。而我國的退休政策沒改,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有8000多萬,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延遲退休原則:
第一,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
第二,區別對待,分步實施。根據我們國家現在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我們會從實際出發,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分步進行實施。
第三,提前公示,做好預告。這個方案一旦出來之後,我們會廣泛地徵求社會意見,因為這個方案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凡是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政策都需要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凝聚社會的共識。
(1)女幹部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76擴展閱讀:
法定退休年齡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原則批准,現在仍然有效的《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文件所規定的退休年齡,現行退休年齡是為,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
2015年10月14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介紹了「十二五」以來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成就,稱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經中央批准後,人社部將向社會公開延遲退休改革方案,通過小步慢走,每年推遲幾個月,逐步推遲到合理的退休年齡。
『貳』 衢州社保2017年退休工資怎樣預發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內參加基本養容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叄』 2o23年退休政策出台
延遲退休政策並不是在2023年出台,而是在2022年正式實施。
延遲退休方案實施時間表:2015年 指定延遲退休方案--->2017年 上報中央同意並公開徵求意見--->2017年 公布方案--->2022年 正式實施
2018年退休年齡最新規定:社部今日公布延遲退休時間表,最新延遲退休方法最早2022年實施!這樣一算來對70、80後的影響很大。
四類人將受延遲退休影響最大:首先是小於等於50歲女性工人,即197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其次是小於等於55歲女性幹部,即國家文件規定的黨政機關、人民團隊和事業單位中的正、副處級女幹部、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
第三是小於等於55歲的男性工人,主要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工人,即1967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第四是小於等於60歲男性幹部,即1962年以及之後出生的男性。
2022年正式實施,按照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一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到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拓展資料
延遲退休即延遲退休年齡,指國家結合國外有些國家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年齡的政策來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來延遲退休的制度。2013年6月,由於就業壓力等多重原因,人社部已經擱置延遲退休的思路,僅僅從研究著手,進行學術探討。到2013年11月,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明確了頂層設計中,延遲退休政策漸行漸進。
2013年人民網聯合清研咨詢、優數咨詢所做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反對延遲退休,59%的受訪者認為廢除退休雙軌制的時機已經成熟。此外,73.5%的受訪者支持實行彈性退休制。
延退政策撲朔迷離
「延遲退休」話題持續發酵數月之後,是否將納入正在研討中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引發外界廣泛聯想。多方消息來源顯示,這一議題或於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定調。
此前,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銀行等機構已陸續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提交了各自版本的養老保險改革方案。
隨後,人社部與多套方案的設計者碰頭,在養老制度上達成了多項共識,其中包括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和養老金實行並軌。不過,2013年10月21日,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否認了這一說法,稱會議主要是7家研究機構對養老保險改革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研討,相關部門並沒有發表具體意見。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向中央遞交的「383」改革方案中,深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被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三大突破口之一予以提出。
2013年我國男性職工60歲退休,女性職工50歲退休(女性幹部55歲退休),艱苦崗位男性55歲、女性45歲退休,均從退休時起領取養老金。
面對我國巨大的養老金缺口,延遲退休成為現階段決策層屬意的填補養老金缺口的首選方案之一。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的梳理,早在2004年,「延遲退休」的話題就開始被提出,自2012年全國「兩會」以來,持續延燒,至2013年未歇。
此前,人社部多次表示將在我國穩慎推進延遲退休,具體方案未定。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作為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的部門,國家發改委專家就此表態,首次提出了「溫和延遲退休」的概念。
在2013年11月2日以「養老」為核心主題的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說,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會越來越長,退休年齡延長是一個早晚的事情。楊宜勇認為,延遲退休不能「一刀切」,可以每年增加一個月或者兩個月,比如從2013年開始,退休的就是60歲加一個月,後年就是60歲加兩個月,這樣溫和地延長
最低退休年齡
多為重體力勞動者 男50歲和女45歲為最低退休年齡
根據當前現行的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按照這一規定,男50歲和女45歲是當前現行規定的最低退休年齡,可能會成為延遲退休政策的先行者。但實際上不難看出,退休年齡低的群體基本都屬於重體力勞動者,甚至是失去勞動能力的人。有觀點認為,對於腦力勞動者,延遲退休年齡可能不會對其生活造成過大的負面影響,但是對於那些體力勞動者,延遲退休的影響將更為明顯。一位工作了20多年的清潔工就曾經抱怨,年紀一大就不能繼續當清潔工了,「然而那個時候我還領不到養老金。我的生活該怎麼辦?」
有何影響
如果2022年落地實施,那麼以下三個群體將會受到退休新政的影響。
(1)小於等於50歲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
(2)小於等於55歲女性幹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
(3)小於等於60歲男性幹部(196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遲退休方案影響較大是70後和80後,根據人社部方案將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直到經過相當長時間達到新擬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因此對於90後來說,到退休時估計已經完全趕上了新政。
支持和反對
一線體力勞動者不願延退 腦力和體力勞動者應區別對待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劉慶龍表示,對於延遲退休,應該先搞清楚是什麼人贊成延遲,又是哪些人反對,「在勞動一線的人沒有想延遲退休的,想延遲退休的都不在體力勞動一線上。」他認為延遲退休政策更多地顧及了腦力勞動者的利益,一定程度上未考量體力勞動者的利益,「對於一線的體力勞動者,他們根本不是八個小時工作制,在勞動力最旺盛的時候,體力全都透支,他們希望在退休時能養養身體,怎麼可能願意延遲退休?」
部長回應
2014年3月10日上午,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對於大家關注的延遲退休方案何時出台的問題作出了回應。他表示,延遲退休方案肯定會在2020年之前出台,但是,對於延遲退休政策是否如所傳的「延五用十」方案以及是否開展試點等問題,尹蔚民並沒有作出回應。
尹蔚民表示,延遲退休將是制定漸進性退休年齡的辦法,這個時間表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到的2020年前改革的一大任務,人社部肯定會在這個期間把這個方案推出。但是尹蔚民同時表示,這項政策是比較復雜的社會政策,涉及到人口的結構、勞動力的供給,以及社會保障基金的安全健康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這個決定公布以後,社會各界包括不同群體還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認識,所以我們在制定這個政策當中,會認真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進行充分的論證。」尹蔚民說。他表示,這個政策核心就是小步分解漸進性的推進。
2016年7月13日,2016年二十國集團勞工就業部長會議在北京閉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延遲退休方案預計今年出台。尹蔚民表示,延遲退休方案預計今年出台,將會小步慢走,逐步到位區分對待,分步實施。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尹蔚民曾表示,延退方案預計今年年內會拿出方案。
人社部回應
2015年12月,一份名為《人社部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在微信朋友圈內熱傳,很多人開始對照這份表計算自己的退休時間。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份表不是真的
『肆』 我2016年6月就到退休年齡了,2017年3月才辦退休手續,退休工資應從什麼時候算起
根據規定,退休工資(養老金)從批准退休的次月起開始發放。所以一般的情況是,達到退休年齡之前一個月就提前開始辦理手續,你這種情況辦理手續遲了幾個月。如果順利批準的話,養老金也只能從2017年4月開始發放。
『伍』 養老保險多大年齡開始領
職工養老保險:男性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在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並軌後,取消女幹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男女均為60周歲。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完成。同時在退休年齡改革中引入彈性機制,可考慮以法定退休年齡為基準,規定人們可提前或延遲5年退休,但養老金待遇與退休年齡掛鉤。
『陸』 2017年6月,我已經到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請問我6月份的社保能交進去嗎
如果勞動者到法定退休年齡但不想退休,可以繼續繳納社保。國務院《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仍在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是否有繼續為勞動者繳納社保的法定義務的問題,其實質就中宴是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仍在用人單位工作的是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的問題。應當分兩種情形考慮:一、勞動者符合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條件或已經領取退休金的此種情形下,按照現行法律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之局碧間已經不再是勞動關系,而是自動轉化為勞務關系,用人單位已經沒有義務再繼續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了。二、勞動者不符合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未領取退休金的此種情形下,按照現行法律規定推定,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仍是勞動關系,理論上用人單位仍有繼續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法定義務。但是,實際上,根據現行社保政策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用人單位是無法繼續為勞動者繳賣臘銀納社保的,從而單位也就沒有這個義務了。
『柒』 本人2017年11月6號退休年齡養老保險應該交到什麼時候啊
2017年11月份達到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納到11月份為止,從12月份開始發放退休養老金
『捌』 哪些人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人提前退休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提前退休:
1、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3、因工緻殘,經醫院證明(工人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二、公務員提前退休
《公務員法》第八十八條明確,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自願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1、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
2、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3、符合國家規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8)女幹部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76擴展閱讀:
早退的主要原因
通過調查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職工方面的原因。職工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與其在效益不佳的企業被拖欠工資,還不如投靠社會保險這棵大樹旱澇保收。如果自己再有一技之長,退休後有了穩定的養老金收入,再被其他企業所聘用。
2、企業受經濟利益驅動所致。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人員負擔沉重,千方百計地鑽提前退休的空子。為職工辦理了提前退休後,既減少了工資開支,又減少了保險福利費用,減員就成為他們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3、地方政府的助長行為。地方政府出於地方經濟發展和地方穩定的局部利益考慮,遇到過不了的坎時,就會紛紛給勞動保障部門施壓,甚至以「摘帽子」相威脅,迫使批退,再加上現行政策缺乏有效的對地方政府責任的約束,必然助長了提前退休。
4、現行政策不夠完善。盡管國家對此三令五申,勞動保障部也多次對各部門「提前退休工種」進行了清理調整,但迄今為止尚未有一部全國統一的、具有權威性的相關具體政策或規定,而現行的政策都不夠嚴密,操作性都不強,致使勞動保障部門執行起來困難重重。
病退須知
職工因病或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統一由地市級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負責醫療診斷,並出具證明。
非指定醫院出具的證明一律無效。地市級勞動鑒定委員會負責定期審核指定醫院開具的診斷證明,作出鑒定結論。職工因病或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標准,暫按《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GB/T16180-1996)(1~4)級執行。
補貼
2011年1月起,我國對個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國稅總局已經公布了「關於個人提前退休取得補貼收入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
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今後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正式辦理提前退休手續的個人,按照統一標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員支付一次性補貼,不屬於免稅的離退休工資收入,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具體來說,個人因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之間所屬月份平均分攤計算個人所得稅。
其計稅公式為,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費用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提前辦理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
工人退休、退職後,家庭生活確實困難的,或多子女上山下鄉、子女就業少的,原則上可以招收其一名符合招工條件的子女參加工作。招收的子女,可以是按政策規定留城的知識青年,可以是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也可以是城鎮應屆中學畢業生。
我國農業生產水平還比較低,糧食還沒有過關,對增加城鎮和其他吃商品糧的人口,必須嚴加控制。
因此,家居農村的退休、退職工人,應盡量回到農村安置,本人戶口遷回農村的,也可以招收他們在農村的一名符合招工條件的子女參加工作;退休、退職工人回農村後,其口糧由所在生產隊供應。
招收退休、退職工人的子女,應當由當地勞動部門統一安排。招收子女的具體辦法,由省、市、自治區根據上述原則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自行規定。
工人退休、退職後,不要繼續留在全民所有制單位。他們到城鎮街道、農村社隊後,街道組織和社隊要加強對他們的管理教育,關心他們的生活,注意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