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個體參加社保人員的退休金是怎樣計算的

個體參加社保人員的退休金是怎樣計算的

發布時間:2020-12-20 07:21:11

A. 個體人員參加社會保險退休時可大概領取多少養老金

無法計算.
退休工資計算需要一個「歷年繳費指數」用來計算「指數化平均工資」回,無法計算「基礎養答老金」。
這個指標無法估算,對工資影響很大。
沒有你的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無法計算「個人帳戶養老金」部分。
沒有繳費年限和繳費指數,無法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退休工資=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60%繳費和100%繳費隻影響你的「個人帳戶養老金」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這個計發月數有個對照表,不同年齡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不同,退休時年齡越大相應的計發月數越少,這個和平均生存年齡有關。

不拿出這些數據來誰都算不出來,社保局內部人員計算也是靠這些數據,這是國家的現行的養老金計發辦法.沒有根據的憑空估算是對你的一種不負責任.
歷年繳費指數=當年實際繳費工資/上一年度全省社會平均工資.
這個需要從個人帳戶建帳開始一直到2010年的繳費基數,每年都不一樣怎麼給你估算.
個人帳戶根據個人工資水平不同,帳戶儲存客有高有低,多的差到幾千塊錢.

B. 如何計算繳納社保和退休工資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版+本人指數化權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C. 個人交社保15年,到退休後的養老金計算方法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視繳費基數而定。達到國家規定的版退休年齡,累權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D.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 個人繳納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算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E. 社保退休金是怎樣計算的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專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屬+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F. 單位繳納社保和個人繳納社保,在退休後,養老金領取差別在哪如何計算的啊困惑

企業必須為職工投保,這是國家的強制性規定,需要投五險,除養老、醫療外,還有工傷、生育、失業保險,企業職工的繳費基數,是根據其上一年度的年收入確定的,最低限是60%的社平工資,最高限是300%的社平工資。

個人繳納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由於無法確定個人年收入,一般是按照規定的比例確定繳費基數,比如60%、80%、100%……300%,也可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一起投,個人繳納社保主要有二項,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同時轉為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標准主要看上年度個人繳費基數,最終確定繳費額度。

96年後參加工作的養老金計算 基本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本人退休時上年度非私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繳費年限× 1%。(注:各地方在1%的系數可能不同在1~1.2)

個人賬戶養老金 =本人退休時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60歲為139個月、55歲為170個月)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為:平均繳費指數(0.6~3)X社平工資

(6)個體參加社保人員的退休金是怎樣計算的擴展閱讀: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G. 社保退休金計算怎麼算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其實個人賬戶就是你個人上班的時候每個月扣的部分的本金及利息之和,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或者是個體工商戶的話,那麼就是個人繳費的40%。

計發月數為:50退休的話是195,55退休是170,60退休是139。

(7)個體參加社保人員的退休金是怎樣計算的擴展閱讀

主要分類

按退休金籌措方式

在實務中,企業制訂的退休金的籌措方式可分為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提取退休基金,交給獨立的信託機構,如銀行或保險公司,由其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由信託機構從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業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給付義務,否則不得將退休基金收回。

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託機構保管運用,或者企業雖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運用,而未交付給信託機構保管使用,在職工退休時,企業自行籌措資金支付退休金。這種辦法與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相比,職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約定提存金辦法是企業按照退休辦法的規定,每年提取一定數額的退休基金,交給信託機構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將屬於該職工的退休基金支付給已退休職工。

通常每年提取定額的基金,是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如工資的5%)提取的,職工退休時所能領取的退休金取決於提存的金額及其所孳生的利息,企業並不保證退休金給付的數額。

企業在每期提取的退休金數額,即為當期應確認的退休金成本。約定提存金金辦法的會計處理較為簡單,只須在提取時借記退休金成本,貸記現金,此外別無其他分錄。

H. 個人繳納社會保險後,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當前,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指從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指根據參保人員退休時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不是指某個退休人員實際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月數(因為在退休時無法預計),而是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測算出來的一個假定的指標。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社保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補繳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相關規定: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8)個體參加社保人員的退休金是怎樣計算的擴展閱讀:

繳納方式

參保單位應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准其繳費申報後的3日內以貨幣形式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社會保險費繳納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到自身開戶銀行繳納;

2、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支票或現金形式繳納;

3、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約定的其他方式。

參保單位和參保個人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繳費方式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勞動者在因年老、失業、工傷、生育而減少勞動收入時給予經濟補償,使他們能夠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

是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部分,是指以國家為主體,由法律法規的專門機構負責實施,運用社會力量,通過立法手段向勞動者及其僱主籌措資金建立專項基金,以保證在勞動者失去勞動收入後獲得一定程度的收入補償,從而保證勞動力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正常運行,保證社會安定的一種制度。中國社會保險主管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社會保險主要包括「五險」。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I. 進入社保後,退休金具體如何計算的

基本養老金制=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J. 個人參保如何計算退休金

基本養老金自=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閱讀全文

與個體參加社保人員的退休金是怎樣計算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的退休年齡 瀏覽:774
三亞異地養老院 瀏覽:878
關於養老保險延遲退休政策出台 瀏覽:801
養老保險單位怎麼交費 瀏覽:122
長春補發退休金 瀏覽:592
人生最長壽命多少歲 瀏覽:261
開展小班重陽節活動反思 瀏覽:985
剛剛退休病逝退休金如何發放 瀏覽:120
老年人用什麼擦臉的好 瀏覽:487
老人頭不停的抖動是什麼原因 瀏覽:517
小學生給父母的賀卡怎麼寫 瀏覽:396
甘肅省2014年度養老金調整細則 瀏覽:357
重陽節金典句子 瀏覽:382
寧夏城鄉居民養老金怎麼辦理 瀏覽:790
廣州50歲生孩 瀏覽:550
試用期不交養老保險 瀏覽:460
養生養老度假運營機構 瀏覽:637
50歲每天高潮 瀏覽:608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研究 瀏覽:962
50歲男子的精子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