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職稱晉級時間長短和退休金有關系嗎
這個肯定有關系,職稱晉級時間長,工資級別也高,所以退休當然就高
② 退休後養老金的多少和學歷,職稱有沒有關系
沒有直接關系。
目前政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2)退休工資就於職稱有關嗎擴展閱讀: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③ 中級職稱和副高職稱退休工資有什麼區別
1、工資不同
副高級職稱的崗位要比中級職稱的崗位工資多,所以,在繳納個人養老金以及單位給你繳納養老金的時候,都比中級職稱的多,退休的時候,副高職稱工資要比中級職稱的多。
2、稱呼不同
中小學高級職稱教師,就是副高教師,相當於副教授,相當於副處級。現在還有中小學正高教師,那就相當於正教授。中小學中級職稱,相當於講師,相當於工程師,相當於科級。
中小學職稱,採用極低的限額制度,極低的比例,所以能擠進高級、正高級,數量很少,比例決定了絕大多數教師無緣高級。
3、享受福利不同
如甲乙兩人,完全相同的經歷和工作,但所處學校不同,甲因為學校推的多有指標,晉級高級。乙因為學校沒指標,不能晉級高級。
兩人月工資能相差1000元,時間長的,甲能比乙多領高工資20年。同樣工作,僅僅工資這一塊,1000x12x20=240000,這就是甲乙兩同學的現狀。除了工資之外,職稱不同津貼不同,每次提資幅度不同。
(3)退休工資就於職稱有關嗎擴展閱讀:
中級職稱升副高職稱所需條件
(1)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擔任 中級職稱 職務五年以上。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並擔任 中級職稱 職務五年以上。
(3)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並擔任 中級職稱 職務五年以上。
④ 企業退休人員工資怎麼計算,和職稱級別有關系嗎
您好!養老金金額的測抄算與職稱和級別沒有關系。目前我國測算養老金金額,跟三個因素掛鉤:(一)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稱的「工齡」),繳交社會保險基金年限越長的,養老金金額越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把工齡檔次分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個檔次,檔次越高,養老金金額越高。也有地方不分檔次,有一年工齡算一年工齡,最高工齡44年(按照16周歲上班,60周歲退休計算)。(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簡稱「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余額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三)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簡稱「地區差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在北上廣深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肯定比在老少邊窮地區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高得多。另外,有些地方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測算養老金金額時還遵循「見分進元」的原則,假定您的養老金金額按照上述三個因素測算後得出的數據是2345.67元,實際發放的金額就是2346元/月。也有地方測算結果是精確到角甚至精確到分的,實際方法金額就分別是2345.70元和2345.67元。謝謝閱讀!
⑤ 工程師職稱對退休工資有影響嗎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和職稱沒有關系。
養老金與職稱的關系: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而其中: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調整不再與同職級在職職工增長工資直接掛鉤,而是與企業退休人員以及城鄉老年居民基本養老待遇調整統籌考慮。養老金不再按級別,而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關於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為2018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
(5)退休工資就於職稱有關嗎擴展閱讀
目前我國測算養老金金額,主要和三個因素掛鉤:
(一)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稱的「工齡」),繳交社會保險基金年限越長的,養老金金額越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把工齡檔次分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個檔次,檔次越高,養老金金額越高。
也有地方不分檔次,有一年工齡算一年工齡,最高工齡44年(按照16周歲上班,60周歲退休計算)。
(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簡稱「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余額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
(三)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簡稱「地區差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
⑥ 職稱和退休工資是否有關系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和職稱沒有關系。
養老金與職稱的關系: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而其中: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調整不再與同職級在職職工增長工資直接掛鉤,而是與企業退休人員以及城鄉老年居民基本養老待遇調整統籌考慮。養老金不再按級別,而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關於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為2018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
(6)退休工資就於職稱有關嗎擴展閱讀
目前我國測算養老金金額,主要和三個因素掛鉤:
(一)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稱的「工齡」),繳交社會保險基金年限越長的,養老金金額越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把工齡檔次分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個檔次,檔次越高,養老金金額越高。
也有地方不分檔次,有一年工齡算一年工齡,最高工齡44年(按照16周歲上班,60周歲退休計算)。
(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簡稱「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余額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
(三)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簡稱「地區差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老金
⑦ 中級職稱與高級職稱退休後工資是否有差別
有兩點區別:
1、工資高低不同
副高級職稱的崗位要比中級職稱的崗位工資多,所以,在繳納個人養老金以及單位繳納養老金的時候,都比中級職稱的多,退休的時候,副高職稱工資要比中級職稱的多。
2、享受福利不同
如甲乙兩人,完全相同的經歷和工作,但所處學校不同,甲因為學校推的多有指標,晉級高級。乙因為學校沒指標,不能晉級高級。
兩人月工資能相差1000元,時間長的,甲能比乙多領高工資20年。同樣工作,僅僅工資這一塊,1000x12x20=240000,這就是甲乙兩同學的現狀。除了工資之外,職稱不同津貼不同,每次提資幅度不同。
一、高級職稱申報條件
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⑶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並且要到當地的人事部門進行學習培訓。
凡符合上述申報條件的人員,還必須遵紀守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在本專業崗位上做出顯著成績,且具備相應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此外一般還需要參加職稱英語、職稱計算機考試,同時必須有相關論文。
二、申請材料清單
1、《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表》(中、初級一式兩份)、附件表(一式一份);正表中主要工作業績一欄要填寫詳細、具體。
2、上一年度的《專業技術人員考核登記表》。
3、專業論文和業務工作總結。
專業論文要求:
(1)必須親自撰寫,不得抄襲。
(2)要結合本人工作和崗位實際。
(3)字數不少於 3000 字。
業務工作總結要求:
(1)要把自己工作的經歷寫清楚。
(2)要把負責或參與的主要項目寫清楚。
(3)要把發表的論文或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獎勵寫清楚。
(4)字數不少於 1500 字。
4、交驗畢業證、初級職稱證原件。
5、《專業技術人員水平能力測試合格證》;
6、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業績的相關材料。
7、一寸彩照6張,身份證,學歷證復印件各兩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