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競行業辛苦程度是怎樣的,為什麼電競選手退役的都非常早
主要是黃金時代比較短,高強度的訓練導致一身傷病同時退役後做直播也很賺錢,退役的都非常早。所以自從去年LOL全球總決賽IG奪冠以來,毫無疑問給玩家和選手們帶來了喜悅,我清楚地記得當時LOL全球總決賽IG3:0橫掃G2是多麼的興奮,這座獎杯讓我們的玩家等待了8年,這八年看到很多職玩家退役,為什麼電子競技的職業生涯這么短,今天我來告訴你們。
最後的原因目前的直播業,近幾年來,很多電子競技選手退休後都會現場直播。他們所獲得的利潤也讓許多電子競技選手看到了好處,所以在他們心中產生了一個概念,那就是反正已經一身傷痛打不好了,早早退休做直播更好,所以那些三流的電子競技運動員會選擇退休開始直播業,這也是很多的。
㈡ 如何成為電子競技選手
又見這種帖子,咳,沒辦法,認真回答吧
以前大學剛畢業的時候(08年左右),我做過一段時間的半職業電子競技玩家,項目是魔獸爭霸3對戰(不是DOTA)
首先,要想走這條路,你的技術是不能差的,我當時連續蟬聯了好幾次大型比賽的第4(WCG、ESWC),被業余戰隊看中,並加入了他們,隨後開始進入訓練階段,最好出名的辦法就是去分賽區打比賽,比如說WCG吧,我在成都賽區打了5年,不敢厚著臉皮說自己是黑馬但也可以說是半個種子選手了
在加入了半職業隊後,需要正式辦理運動員證,因為一旦進入這個圈子,你就跟那些網吧玩網路游戲的人正式區分開了,你的工作就是電子競技,你的身份是運動員,所以我當時去了四川體育總局辦理了運動員證(有熟人辦的快)
隨後開始打CWCL,就是戰隊比賽了,在這里可以認識很多業余圈的人,不但有未來的明星,比如小人族(後來的INFI)和ANAS(以前WE的)和RABBIT(也是WE的),包括各大戰隊的領隊,當時我認識了ED,就是WE的領隊EFENG(現在和3蛋和INFI去了熊貓)後來包括稻草芭比和小倉什麼的也就認識了,聊的挺投機的就加了好友,後來又認識了ZAX(RN的創始者)和阿司匹林(RN創始者)
在半職業隊的訓練很累,但是當時一股熱血的我還是堅持下來了
打了一些比賽後選擇了放棄,原因很簡單,沒有成績
電子競技這圈子很黑,不是你能夠想像的黑,打假賽什麼的都很常見的,算了扯遠了
反正當時我沒有成績,一方面也好是我技術不行吧,就選擇了退出
退出之前,又一次在比賽上碰到了SKY,打完比賽後去喝酒,SKY笑稱電子競技的巔峰是22歲,過了22歲以後,人的反應能力和協調能力就會下降,當時我以為SKY是喝多了亂說的,想不到SKY現在認證了這一句話的真實性
電子競技這東西說白了是吃青春飯,別指望退休後能有什麼保障,有關系的可以去業余戰隊混個領隊或者教練當一當,賺點零花錢,不過我退役後唯一的保障就是去浩方平台高手房開OB有一群人能來看我打,這我就已經滿足了
如果是在韓國,你問一個小孩子以後想干什麼,小孩子說想當電子競技選手,老師會誇他理想遠大,可惜這是中國,小孩如果說自己以後想去打電子競技老師直接兩耳光扇過來
話說過來,我進電子競技圈的時候是18吧?當時只是在業余界混了一下,也沒正式想過以後能混多久,不過大學里課少,剩餘的時間我都拿去怒練了,當時不是有這么一句話猛練自然強么
反正這位朋友我奉勸你不要走這條路,這條路在韓國或許是成名之路,但是在我們國家只是一條死路,等你想回頭的時候已經晚了
以前有一位MM也想成為電子競技選手,被我勸住了,要是你那天想看的話我把那個問題翻出來給你看
本來不想回答這么多的,洋洋灑灑一千多字打的手疼,不過觸景生情順帶指引一下新手也罷了,游戲嘛,玩玩可以,但別太認真,否則後悔的時候可別忘了當年兄弟我提醒過你哦
㈢ 退役電競選手都在干什麼都靠什麼謀生
據一份數據統計介紹,電競項目與其他身體對抗的體育運動項目一樣都是吃青春飯的,甚至他們退役年齡會更早。一般來說25歲左右退役是常態。目前的國內LPL俱樂部基本都是90甚至95後隊員居多。比如今年23歲的LOL戰隊裡面的EDG廠長在電競世界裡已經是屬於高齡狀態了。
那麼這些年紀輕輕就退役的職業選手,退役後該怎麼謀生?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已經退役選手的經歷吧!
知名職業選手退役,月入過萬已經成常態
電競為什麼成為目前最火的行業,那是因為有足夠龐大的基數用戶,才能促成這個眼球經濟的發展,上億的電競粉絲們為產業鏈的逐漸成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隨後又產生了職業選手、解說、經紀人、教練、游戲運營商、俱樂部、贊助商、賽事承辦方、媒體、直播平台、賽事製作團隊等等各行各業。
縱觀現在的退役選手,有的選擇去做直播的;有選擇在俱樂部做教練,更有能力者則去管理崗位繼續發揮人生經驗的;也有選擇退出江湖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消失在公眾視野里。
對於那些電競選手,尤其是冠軍電競選手,隨著電競賽事的發展,電競選手更多的轉型明星化、同時由於各游戲直播平台之間挖人大戰,一時間使得游戲主播的價錢炒到了天價,而作為萬眾矚目的電競頂尖選手,由於有著高超的游戲技能和人氣,也成了游戲直播平台的寵兒
㈣ 電競職業選手年齡限制是多少
電競職業選手沒有固定的年齡規定,最好是18~24歲,這個時期人的反應較其他時期迅速,電競職業選手大多在25歲左右會退役。
電子競技運動有兩個基本特徵:電子、競技「電子」是其方式和手段,指這項運動是藉助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各種軟硬體以及由其營造的環境來進行,這類似於傳統體育項目中的器材和場地。在電子競技運動中,「器材」依賴信息技術來實現,這也是電子競技與傳統體育運動的不同之處。
「競技」指的是體育的本質特性,即對抗。作為一個體育項目,對抗是最基本的特徵。電子競技運動有多種分類和項目,但核心一定是對抗、比賽。
英雄聯盟需要17歲才可以上場打比賽,而絕地求生這種18禁的游戲則需要18歲。
(4)電子競技退休年齡擴展閱讀:
電子競技(Electronic Sports)就是電子游戲比賽達到「競技」層面的體育項目。電子競技運動就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運動。通過運動,可以鍛煉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心眼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培養團隊精神。電子競技也是一種職業,和棋藝等非電子游戲比賽類似,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號正式體育競賽項。
當地時間2017年10月28日,在瑞士洛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六屆峰會上,代表們對當前電子競技產業的快速發展進行了討論,最終同意將其視為一項「運動」。
參考資料:網路——電子競技
㈤ 電子競技能進入奧運會嗎
怎麼可能進奧運會
電競的每個子項目周期都很短,就是單個游戲不可能火的時間太長。10年前最火的游戲現在還有誰會玩?但是100年前有人在踢足球,100年後的今天還是有人在踢足球。現在最火的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同時觀看的人數是1400萬左右,雖然這個關注度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和世界盃決賽用億來計算的收視率還是少的可憐。游戲這東西收年齡影響很大,年齡這東西真的是個硬指標。你20歲的時候可以逃課去玩游戲,情人節不配女友去玩游戲,但是你30歲的時候你能不去送還子去補課而去玩游戲嗎,你能不配父母去醫院去玩游戲嗎。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漸漸的對游戲失去興趣。這就註定游戲的適應人群很受限制。一個30歲的人熬夜看世界盃不會有人覺得不正常。但是一個30歲的人為了看英雄聯盟總決賽而忘了吃飯朋友會認為你跟幼稚。周末我可以帶這孩子去踢球,所有的人都會贊同。要是吃過晚飯帶著孩子去玩英雄聯盟你覺得身邊人的反應是什麼樣的。排除那些60歲退休的人群意見不算。30-50歲的人群對電競是什麼樣的態度。就決定了電競在社會的定位。30多歲的人不贊同,但也不會反對,因為像我這樣30多歲的人就是玩游戲過來的。40歲的人是不贊同認為是玩物喪志。50歲的人是排斥甚至是鄙視,他們認為那有好孩子不學習天天玩游戲的。你可以說我玩我的游戲,關這些老頭子有什麼關系。你自娛自樂當然可以,要是想讓電競進入奧運會就和這些老頭子有關系,因為他們是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是這個世界的主宰者。像我這樣30多歲自認為還有一定社會關系的人,在他們面前都不只得一提。他們認為20多歲的還是孩子,他們認為孩子有什麼話語權,想要話語權你們有得熬了,因為他們就是這么熬過來的。雖然現在提倡年輕化,但是看看從國家政要到世界頂級富翁有40歲以下的嗎。如果王思聰他爹不是王健林有誰管他是從那冒出來的。所以電競想進奧運會實在是太難了,受眾人群局限性太大。重中之重就是利益的分割問題,從奧組委到媒體人能分到多少利益。炒熱電競難道讓那些癟三解說去賺錢,讓直播平台去淘金。當那些奧組委和電視台的老頭子是傻子嗎。就拿英雄聯盟舉例,要真進了奧運會,那這款游戲是版權是屬於拳頭還是奧組委呢。利益太不好分配了,進奧運會就別想了。更何況體育項目是體力和技術的較量,馬特烏斯踢到了40歲,電競比拼的就是個反應有那個職業選手能到30歲。圍棋和國際象棋的受眾人群比電競的人多吧,也更受大眾的認可。這還沒進奧運會,電競怎麼可能進呢。
㈥ 職業電競選手退役時年紀都不大,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電競職業選手也會有退役時間,一般正常的退役年齡在二十四歲左右,電競要憑借著自己的操作意識以及對於操作的熟練度去完成游戲中的各項任務,在十八歲到二十四歲之間是人類對於各種應急事件可以做出最快的反應的年齡段,超過這一段年齡段電競選手就會發現自己的反應速度大不如前,對於自己可以說是有很大的影響。
說起電競職業選手的日常,其實電競職業其實也是十分的枯燥的,畢竟要每天都對著電腦進行一局又一局的訓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等到耐心或者說是心力耗盡,幾乎就沒有什麼力氣打了,那些堅持住的也就有各種各樣的勁椎病或者不同程度的近視,我們在直播中看到電競選手每天風風光光的,其實讓我們不知道得是他們平時的訓練強度以及自己背後苦苦下的功夫。
㈦ FPX奪冠但是Doinb表示將要退役卻讓人惋惜,Doinb退役有哪些必然因素
Doinb退役確實讓人惋惜,但也是情理之中吧,Doinb早就想退役,而且他的身體狀況也不適合再打職業了。很多選手都在巔峰時期退役,比如說王思聰,100%勝率,首戰告捷即刻退役,還有很多選手也都是拿了冠軍以後就選擇了退役,這其實是電子競技的常態。
去年的這個時候他就准備退休了。經過一年的堅持,贏得了世界冠軍。對於Doinb來說,實際上是他退休的最佳時機。只不過我們覺得很可惜,明年的世界錦標賽將在LPL舉行。如果Doinb當時確實退休,那麼他將無法在家中衛冕冠軍了,他無法像前Faker一樣繼續創造自己的王朝時代。
㈧ 為什麼電子競技職業選手黃金年齡在16之後
職業選手的黃金年齡在18歲以後,不是16歲。
因為在18以後,人的反應和判斷和體能都處於巔峰時期,能夠對各種情況作出敏捷反應和迅速的判斷。心理承受能力也較強
電子競技(Electronic Sports)就是電子游戲比賽達到「競技」層面的體育項目。電子競技運動就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運動。
通過運動,可以鍛煉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心眼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培養團隊精神。電子競技也是一種職業,和棋藝等非電子游戲比賽類似,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號正式體育競賽項。
資料擴展:
電子競技運動是以電競游戲為基礎,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軟硬體設備為器械、在信息技術營造的虛擬環境中,在統一的競賽規則、以及在規則保障下公平進行的對抗性電競游戲比賽,電子競技正在成為一種全新的體育運動
「網路游戲=電子競技」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隨著游戲產業的發展,電競項目的不斷更替,電子競技早已不再是局限於IP直連或區域網的單機游戲了。
盡管網路游戲在發行、運營、付費方式,以及游戲的平台構建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這並不能影響一些平衡性與對抗性很強網游加入到電競項目中。不管單機游戲(單人游戲),還是網路游戲(多人游戲),只要符合「電子」、「競技」這兩個特徵,那麼它們都可以稱為廣義上的電子競技。
參考資料:網路——電子競技
㈨ 從事電子競技的工作怎麼樣,工資高嗎,前途怎麼樣
內行不清楚,抄但是作為外行襲人看到的有以下幾點:
1、職業周期短,從事電競也算是運動員的一種,只要是運動員職業生涯就一定會受到年齡的限制,一般二十齣頭的年紀是最合適的,大概三十左右就基本可以選擇退休了;
2、健康容易受到影響,電競需要長期坐在電腦前練習,久坐對身體有害這是眾所周知的,而且很多時候是要開夜車的,久坐加熬夜更是容易影響身體健康;
3、發展有限,電子競技在中國的發展制度還不算完善,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像之前比較出名的一些電競選手退役後要麼做主播要麼經商都還是要另尋他路的,電競只能說是一個跳板,光靠電競並不能有太多經濟上的收獲。
㈩ 電競選手退休後有沒有退休金
無論什麼人,什麼選手,只要參保繳費,到了退休年齡,參保繳費年限符合社保要求,就有退休金。
反之,就是天老爺不參保不繳費也沒有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