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外60歲以後的老人都有養老金嗎簡要對比下中美兩國的養老金
可能有些人總是道聽途說國外怎麼怎麼好,人人都有養老金。感覺那麼美好,但現實卻是殘酷的。給大家說一下美國的養老制度:⑵ 全國退休金排名
隨著2022年養老金官方上漲通知的漸行漸近,人們對於養老金的期待也越來越多起來。
退休後的哥哥姐姐們,見面忍不住會想要問問:你養老金多少錢?你是哪裡退休的?咱倆同樣工齡,為啥你養老金比我高那麼多?
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全國各省份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分別是多少?養老金最高的省份是哪裡?你所在的地區,平均養老金是多少,在全國排名第幾?
下面為您深度解析:
為什麼上海、北京養老金高?
主要原因是經濟發達,社會平均工資高。
影響養老金的三個因素: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
社會平均工資與當地經濟發展情況有關,是我們人為改變不了的,所以,我們想提高養老金,只能盡量堅持繳納社保,提高繳費基數,才能在退休後,領取高一點的養老金,爭取不拖平均數的「後腿兒」!
⑶ 世界各國退休金一覽表
世界各國退休金都是不一樣的,平時聽到待遇最好的國家是:法國、德國、英國、希臘、義大利。
1、法國
法國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實際平均退休年齡59.4歲,男59.5歲,女59.4歲。法國2010年新生兒預期壽命為81.6歲。在法國,工作滿40年就可以領取,全額養老金,即退休前工資的80%。
⑷ 中美兩國退休金對比
中美兩國退休金方面,存在相似之處和差異,一是我國個人養老金框架構建與美國相似,二是中美兩國個人養老金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一、我國個人養老金框架構建與美國相似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個人養老金的市場實踐,並以人身保險公司向居民銷售兩全保險、年金保險等產品為主導形式。2018年後,我國個人養老金發展顯著提速,實現多項歷史性突破。
例如,延稅型養老保險和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先後啟動試點;基金管理公司獲准發行養老目標基金;銀行理財子公司獲准試點養老理財業務。從近年的發展動向看,我國與美國在個人養老金制度框架方面存在相似之處。
1.與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差異明顯
中美兩國個人養老金制度本質上都是分為繳存、投資、領取三個階段的養老專項儲蓄計劃。即居民在工作年齡定期儲蓄,匯集起來的資金交由金融機構管理,用於投資股票、基金、保險、大額存單等各類金融產品,積累的資金一般在退休後方能領取。與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相比,中美第三支柱養老金均具有如下特點:
(1)不受僱傭關系限制,幾乎人人都可參與,適合人群范圍廣。
(2)繳款和投資回報形成的權益完全歸屬於個人所有,不涉及社會共濟職能。
(3)匯集的養老儲蓄多是長期資金,有利於促進資本市場發展。
2. 以稅收優惠作為撬動市場發展的杠桿
美國個人養老金制度肇始於1974年,標志是引入了能夠享受稅收遞延優惠的個人退休賬戶(IRA)。其後,隨著稅優形式日益豐富和力度逐漸加大,個人退休賬戶快速普及。目前,美國個人養老金產品依據是否有稅優支持劃分為兩大類,有稅優支持的產品佔大多數。例如,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美國目標日期基金合計規模為1.7萬億美元,其中85%都是由稅優政策支持下的養老基金持有的(個人退休賬戶持有18%,僱主退休賬戶持有67%)。
與美國類似,我國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等三地啟動了個人延稅養老險試點,允許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投保人在個稅前列支保費,等到將來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稅。這是我國出台的首個明確針對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支持政策,目的是希望通過稅收遞延優惠增加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對居民的吸引力。
3.個人養老金市場運營主體涉及多種金融機構
在美國,運營和管理個人退休賬戶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兩大類。我國在2018年之前主要由人身保險公司擔當個人養老金市場主要運營者。近年,非保險機構也在監管推動下正式介入該領域。
2018年3月證監會發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允許基金管理公司向居民出售旨在滿足養老需求的目標日期基金與目標風險基金。2021年9月15日起銀保監會選擇4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在4個城市開展養老理財業務試點,表明我國銀行業正式成為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提供者。
二、中美兩國個人養老金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美國個人退休賬戶資產自1974年起開始快速積累,到2012年資產規模已經高達54070億美元,38年間年均增速在10%左右。美國投資公司研究所(ICI)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全美有4790萬個家庭擁有個人退休賬戶,佔全部家庭數量的37.3%。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美國私人養老金市場資產合計為35.4萬億美元,其中個人退休賬戶資產為12.6萬億美元,佔35.6%。無論從人群覆蓋面還是積累的資產看,個人養老金在美國居民退休收入保障體系以及資本市場發展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相比之下,我國個人養老金市場仍以保險產品為主。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養老年金保險原保費收入為551億元,占人身保險保費收入的比重為2.1%,積累的保險責任准備金超過5600億元。
其中延稅型養老保險保費收入累計僅有數億元,稅收撬動效應並不顯著。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目標基金、養老理財產品等新業務吸引的人數、積累的資產也十分有限。僅以養老儲備財富比較,當前我國個人養老金積累的資產合計不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與美國12萬億美元的規模相去甚遠。中美兩國在個人養老金發展水平上的差距遠大於宏觀經濟的差距。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⑸ 浙江與湖北退休金差多少
浙江與湖北的退休金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基礎養老金的差異,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差異。
基礎頌散養老金是由國家和地方政府根據規定標准統一確定的,涉及到職業年限、職稱等因素。而浙江的基礎養老金比湖北要高,這是由於浙江經濟發展較快,職業年限和職稱等因碼悄素也相對較野模氏高。據統計,2019年浙江省的職工基礎養老金平均水平為每人每月2780元,而湖北省的平均水平為每人每月248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根據個人繳費和投資收益計算的,涉及到個人工資、繳費年限和投資收益等因素。根據統計,浙江省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平均水平為每人每月1100元左右,而湖北省的平均水平為每人每月950元左右。
因此,綜合來看,浙江省的退休金水平相對於湖北省要高一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退休金的計算標准和涉及因素是很復雜的,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也有很多種。所以,在具體情況下,還需要具體分析。
⑹ 美國的養老制度和中國的區別
和中國養老金制度不同的是,美國普通民眾在未退休前,可以拿部分養老金進行投資,例如投資於股票、基金、年金保險、債券等。而美國也有養老金雙軌制,公務員可以參加退休金計劃,工作年限越高養老金越高。
美國的養老金制度實際上是三根支柱,通過個人、企業共同籌建的養老保險基金。
第一支柱,是社會保障計劃。
通過社保稅的方式徵收個人繳納工資總額的6.2%,企業也承擔6.2%。
1.覆蓋面。社會保障計劃覆蓋美國94%的就業人員。這一點我們國家相差還是非常遠的,2018年末全國就業人員是7.7586億人,參保職工只有30104萬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是38%。
2.繳費和退休方式。美國的社保稅是強制徵收,但是也注重公平性。每繳納1130美元記點1%,一年最多積4%,如果積攢到40%才能夠辦理退休手續,也就是說最少需要繳費10年。美國設立最高交稅工資上限。我們國家是社保繳費基數是佔60%~300%基數之間,領取養老金繳費年限需要15年,以時間為准。
在美國稅務部門徵收體系已經完善了幾百年。稅務部門權力很大,要想拖欠國家的稅款,簡直是不可能的。「你可以躲得過警察,但是躲不過稅務官」。我國稅收征繳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3.美國的退休年齡是靈活的,62歲到70歲。早在1935年,美國就規定了65歲是老年人應該退休的年齡。20世紀50年代,美國設置最早退休年齡可以提前到62歲,不過相應的養老金水平要降低到70%。如果延遲退休,養老金水平也會提高,最高是132%。美國從2000年開始推行延遲退休政策,每年提高一個月左右,到2027年將領取全額養老金的退休年齡,從65歲延長到67歲。
根據2012年人社部的數據顯示,全國平均退休年齡只有53歲。如此差異的退休年齡,難怪我們的養老保險基金壓力非常大了。
4.待遇水平。計算養老金的時候,先要以35年最高收入總額或者實際繳費總額平均計算出每月收入,按照每月收入所屬的區間計算。
首先發放767美元的90%;如果每月收入在4624與767美元之間,則額外發放每月收入減767的32%;如果工資收入超出4624元那麼額外發放每月收入減4624的15%。養老金的最高水平是2605美元,每年都會變化。
第二支柱,是年金計劃。
實際上主要是公共部門退休金計劃(CSRS和FERS),還有僱主養老金計劃(401K)。這兩個養老金計劃在我們國家也有相應的特有名稱,分別叫做「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
第二支柱屬於補充養老金機制,可以劃分為待遇確定性和繳費確定性兩大類別,我國的兩種年金都屬於繳費確定型。
年金計劃覆蓋約美國就業人口的49%。在我國職業年金計劃覆蓋大約3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企業年金計劃覆蓋大約2300萬企業人員,但是我們國家的就業人員高達7.76億,覆蓋率只有6.9%。
第三支柱,是個人退休金計劃。
實際上主要是個人自己購買養老保險。2018年5月,我國在上海福建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實施稅延型養老保險制度,通過購買時免稅領取時繳稅的方式,將稅收延遲到未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叫做稅收免除型養老保險,在購買時已經繳納個人所得稅;享受養老金時,不需要再繳納個人所得稅了。當然還是稅延型養老保險更劃算,不過僅僅適用於高收入的勞動者。
養老金積累的規模
美國養老金的積累是非常雄厚的。根據美國投資協會統計,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美國養老資產規模高達29.195萬億美元,相當於當年GDP的145%。
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的積累:2018年末只有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5萬億人民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結餘7250億人民幣,社保基金理事會儲備的風險准備金2萬億人民幣,企業年金累計結餘1.477萬億人民幣,累計不會超過1.5萬億美元。不過,我們國家房地產市場比較繁榮,總價值高達400萬億人民幣,老人們也可以通過以房養老方式獲得更多的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⑺ 每個國家的退休年齡是一樣的嗎退休金有區別嗎
首先我們就拿很多人表面上認為比較富有比較強大的美國為例。在美國正常退休一般情況下,美國的社會保障局會根據不同的出生日期來制定不同的退休年齡舉,例子來說,例如說在1937年和1937年以前出生的人,對於他們的退休年齡要求是65歲,但是在1943年到1954年這一個時間段中出生的人,他們的退休年齡是66歲。而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他們對於年齡要求是67歲。而且關於退休金的金額其實也是有所不同的。以我們國家為例,這主要跟我們在繳納社保時候的檔次,有關目前的社保分為三個檔次,每個檔次繳納的費用是不一樣的,這也就導致人們在以後領取的養老金的金額也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