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到了退休年齡不夠十五年怎麼辦
法律分析:一、繼續繳費,繳滿15年, 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1年6月29日發布的《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允許繼續繳費,是後延繳費呢,還是一次性繳納?
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之所以沒有規定繼續繳費的具體繳費方式,是「由於各地差別較大」,而把此項權力賦予了地方。
對參保時間比較長的職工來說,選擇繼續繳費比較有利。
二、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說明:
(1)、根據國務院2014年2月21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4〕8號),國務院決定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2)、以上規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有相關的實施細則出台。根據上文提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釋義》一書的解釋(第74頁),「至於如何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如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涉及各項制度之間的統籌銜接,在缺乏充分的論證和取得足夠的實踐經驗之前,法律不宜馬上就作出具體規定,因此本法作了原則性規定」。
三、一次性取出個人賬戶儲存額,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② 到達退休年齡社保未滿15年怎麼辦
1.按年補繳
如果已經達到退休年齡並且已經繳納了10年的社保,則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補繳社保,直到繳滿15年為止。但是,這種繳費通常為一次交清一年,並且沒有企業分擔的任何部分。
2.一次性繳納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農村居民可以一次性付清,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暫不支持一次性補繳。還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才可以補交。
3.延遲退休
參保人員法定的退休條件是達到最低的社保繳費年限和法定的退休年齡。社保最低繳費15年,法定的退休年齡是男職工60周歲,女職工50周歲或者55周歲,符合提前退休條件的,退休年齡可以放寬,比如,曾經從事過特殊工種的,可以提前5年申請退休。
但是退休時社保沒有交滿15年的,請注意第一個解決辦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到15年,社保法實施之前參保的,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到15年。
這種解決辦法,是目前最普遍的解決辦法,與正常退休相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繼續繳費到15年,和目前國家將要實施的延遲退休是一個道理。不過,不少人不喜歡延遲退休,因此,2022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一定要算好自己的社保繳費情況,要保證自己能夠及時辦理退休手續,按時領取養老金,如果是因為個人原因,社保沒有繳滿15年,那就不能怪別人了,只能說明個人對自己的養老問題不上心。
4.轉變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參加職工社保的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社保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把職工社保轉入戶籍所在地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金待遇。
這里需要說明一下,我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已經超過了10億,但並不是都是職工社保,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後者的參保人數比職工社保的人數還要多一些。
把職工社保轉移到城鄉居民保險,可以一次性補繳到15年,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應對辦法,雖然到手的養老金沒有職工社保多,但是能保證在60歲時按時退休領取養老金。不過因為後者的養老金實在有點少,大約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所以,參保人員轉移社保之前,有關社保變換的利弊一定要提前搞清楚,避免吃虧。建議參保人員做一個平衡測算,是延遲退休劃算,還是社保轉移劃算,個人還是要對個人的事情負責,不可盲目決斷。
5.選擇放棄
如果放棄社保,則可以取回已支付的養老金個人保險賬戶的余額。但是這樣一來,公司不會退還部分款項,也無法享受各種養老金。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一章
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社會保險費征繳工作,保障社會保險金的發放,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以下統稱社會保險費)的徵收、繳納,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繳費單位、繳費個人,是指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條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
失業保險費的征繳范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③ 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社保還沒交夠15年怎麼辦
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社保還沒交夠15年有三種辦法可以解決,職工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和意願,任意選擇其中一種。
1、繼續繳費,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2、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3、一次性取出個人賬戶儲存額,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以上的文章內容就是為大家講解的「退休年齡到了社保還沒滿15年怎麼辦?」的一系列相關知識,勞動者需要知道的是如果沒有累計達到繳納社保15年的年限,可在達到退休年限的時候,延長繳費時間知道繳費累計時間為十五年。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第16條第2款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的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根據此規定,勞動者可以選擇續繳或者社保轉移。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
第2條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
④ 職工社保未交滿15年到了退休年齡怎麼辦
職工社保未交滿15年到了退休年齡的處理方式如下:
1、達到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未滿15年的,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待遇領取地延長繳費至滿15年;
2、若延長繳費後其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仍未滿15年,也可以申請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3、對於不願意延長繳費的,個人可以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保機構按照程序,經本人確認後,終止其職工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