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延遲退休年齡規定:延遲退休有什麼好處
首先,推遲退休年齡可以緩解養老金的壓力,這個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回推遲退休年齡後,一方答面會延長參保人員的繳費時間,使養老保險金的積累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又縮短退休金的發放時間,可以有效的緩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保險金支付壓力,確保了社會保險制度的持續性。
其次,由於平均壽命的提高,低齡退休實際上也是一種對人力資源的浪費,很多職工退休後身體還處於健康狀態,再加上工作多年積累的經驗,以及較高的技術水平和業務水平,退休後在家裡也閑不住,從而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出現了大量的返聘現象。因此,推遲退休年齡可以更好的開發老年人力資源。這些都是延遲退休年齡的好處哦。(喵喵保)
『貳』 推遲退休年齡的好處
推遲退休年齡的積極影響:銀發勞動力的光芒
華律網
今年三月,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民在全國人大會議上表示,中國延遲退休方案將在2020年前推出,並將分階段、漸進式的推進。縱觀全球,越來越多的人工作年限開始超過傳統退休年齡成為普遍趨勢。對此,招聘專家瀚*仕表示,延遲退休會帶來積極的影響,因為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總可以提出使人受益的觀點和見解。
「公司必須適應更為成熟的勞動群體,而員工們可以從年長的同事那裡學習、獲益。」瀚*仕首席執行官AlistairCox說道。他也在其最新發布的LinkedInInfluencer博客中對該問題進行了探索。
「相較於其他行業而言,製造、交通、保健、教育等行業的企業和機構擁有更多年長員工,在這些員工退休之後,行業將會面臨嚴重的技能短缺問題。失去那些知識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就意味著失去一種競爭優勢,因此僱主們應盡可能讓老員工去培養年輕員工,以確保數十年累積起來的經驗智慧得以傳承。
「由於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加劇,越來越多人需要更長的工作年數,因此無論規模大小,所有公司都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潛在的培訓資源,否則將是一種浪費,」他說。
如何從年長員工處得到職業發展的經驗並獲益呢?瀚*仕提供了以下幾點建議:
尋找導師:你可以從那些已經實現你所追求的目標的年長員工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所以建議你在公司內部、本行業或本專業內尋找一名成熟的導師,在制定職業發展決策時借鑒他們的知識。
學習技能:許多年長員工願意將他們多年的經驗與他人分享。如果你公司內部有某位年長員工非常精通某個系統、技能或任務,而這正是你所需要的,那麼建議詢問他是否可以提供指導。
學習他們的經驗教訓:為公司服務多年的成熟員工洞察了許多企業信息,可以向他人傳遞。從公司以前經歷過的教訓到一些隱含的知識,例如為什麼要以某種特殊方式編寫報告,以及向誰咨詢某種信息。
了解技能缺口:在許多行業內,很大一部分員工即將在未來幾年內退休,從而會產生技能缺口。如果你意識到自己行業內部可能出現某種技能缺口,那麼你現在就應該從成熟員工那裡學習你的行業內必不可少的某種技術知識。你應該讓自己准備好填補技能缺口,從而成為公司的寶貴人才資產。1、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延遲退休是一個時代的趨勢。首先從全球來看,我國的退休年齡是比較低的,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工作能力和身體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為推遲退休年齡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我國老齡化嚴重,國家的養老保險基金已經不允許國民在現有的退休制度上再提前退休,所以延遲退休年齡是一條必須走的道路。不可否認,在許多西方發達國家,提高退休年齡被認為是有效化解人口老齡危機和緩解政府財政負擔的重要手段,進而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採取了提高退休年齡的政策。
2、從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角度出發,「延遲退休」是為了減輕「白色浪潮」對養老的壓力。由於低齡退休使相當數量的職工進入領取養老金的行列,縮短了養老金繳費年限,同時增加養老金領取的年限,使養老基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果我國退休年齡每延長一年,養老統籌金可增收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也就是說延長退休年齡能夠有效的解決當前日益緊張的養老基金支付壓力。
延遲退休的兩套方案
針對「延退」的模式,學術上存在兩種不同的方案,即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以及延遲退休年齡。前者指的是將養老金領取年齡延後,但政府不規定退休年齡,由勞動者自主決定何時不再工作;後者則要求勞動者持續工作到新的退休年齡,屆時再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差別在於,個人退出勞動力市場的退休年齡和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是否應該分開。
與現行制度相比,延遲領取養老金等於縮短了領取的年齡,可使養老金支出有所減少。這種模式給予個人選擇權,在達到領取年齡前可以工作,也可以不工作。如果工作,也可以根據各人情況選擇工作年限。選擇一直工作到領取年齡的,情況就和延遲退休年齡相同,不但個人領取養老金的年限變短,形同為養老基金「減負」,又可增加繳費,提升基金的籌資規模。
如果我國退休年齡每延長一年,養老統籌金可增收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也就是說延長退休年齡能夠有效的解決當前日益緊張的養老基金支付壓力。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華律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叄』 推遲退休年齡的利與弊
利:
1. 可以解決社保基金缺口問題,延長退休年齡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多繳納社保金少領取養老金。
2. 可以解決子孫後代的養老基金問題,這是因為目前已退休的人所領取的養老金,實際上一部分是他們的晚輩現在所繳納的錢。
3. 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資源,這是因為有些崗位,在這段年齡(60歲左右)時期最能體現出其工作能力,也是工作經驗和閱歷的結果,如:高級工程人員、高級管理人員、醫生等。
4. 人的平均壽命的延長,也需要在退休年齡上作出相應的調整。
5. 滿足了一小部分人的需要,如:公務員、在崗事業單位人員,畢竟這些人員其崗位穩定,收入豐厚,一旦退休,其收入落差很大。
弊:
1. 社保基金缺口問題不能以犧牲眾多的老百姓利益為前提,應該找直接原因,國家該出錢時應出錢,畢竟你以前拿到了上繳利潤和稅收。
2. 社保基數測算有問題,錢繳的少了,才會導致以後養老金的領取失去平衡。
3. 沒有體現出多繳多得的原則,多繳了反而拿得少了,人的壽命才不會每3年增長1歲。
4. 壽命的延長缺乏科學依據,比起新中國成立時(那時的科學和各條件都落後的情況下),現在我國的人平均壽命是增加了,但不可能同步增長,生命是有極限的。
5. 男女之間欠公平,以前婦女受到歧視, 現在平等了,婦女同樣享有工作的權利,在高度文明的社會,男子同樣享有相應的權利,男人的平均壽命比女人短,現在我國的人均壽命約72歲,退休能樂幾年?
6. 不能拿個別地區人的壽命來衡量全中國的人均壽命,即沒有普遍性。
7. 年輕人的就業問題更大,本來年輕人現在找工作壓力很大,老的不走,對於年輕人來說機會就減少。
8. 高齡人的就業是難上加難,要體力沒體力,要智力反應也慢了,除了坐辦公室拿筆寫寫字的,幾乎沒有更多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工作崗位,下崗就不可避免。
9. 社會問題多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閑著沒事,容易惹禍,一份不安分的心,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10. 社會欠公平,好的工作爭著去搶,就像公務員,幾百人去搶一個,幾千人去搶一個,以後就是幾萬人去搶一個崗位,差一點的工作乃是不得已而為之,好的工作有好的享受,差的工作連看門的恐怕也找不到了,即使有了工作,其工資也是最低的,因為國家規定了最低工資,好!給你最低的就可以了(夠黑的)。
11. 社會矛盾容易激化,職位高的貪得無厭,職位低的憤憤不平,而老百姓只能是唉聲嘆氣。
12. 不利於社會健康發展,年老的比較保守,墨守成規,倚老賣老,沒有進取心,缺乏創新動力,聽不進意見,不能年輕化,不輸入新鮮血液,無論是企業的發展還是國家的發展,都將會不利。
13. 退休年齡沒有可比性,發達國家有65歲的,有67歲退休的,經濟基礎不一樣,人口分布不一樣,人文觀念不一樣,勞動光榮,現在有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65歲還在打工,退了休想工作的照樣可以,沒有必要延長到65歲退休。
14. 退休年齡延長5年容易,而人的壽命要想延長5年卻是難上加難,不要盡跟他人學,你是社會主義,要體現出其優越性。
『肆』 退休年紀延遲有哪些利弊
對個人而言,延遲退休又要上很長時間的班,不知道身體還能不能行。
『伍』 延長退休年齡有什麼利弊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漸進式退休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因為我國現行職工退休年齡是上世紀50年代制定的退休政策規定。而現階段規定目前不再適合新形式下的本國人口老齡化的今天。
第一是由於我國進入了人口老齡化國家,未來勞動力量將逐步減少,如果還都是男60歲,女55歲退休(可不做事),那麼供給總量就會減少,同時繳費者與領取待遇者的比例有很大差距,畢竟獨生子女家庭佔多數,一個家庭老人佔多數,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期退休人的工資也要跟著提高,這樣就會給國家帶來很大負擔。說的不好聽就是靠勞動創造經濟財富的人少了,吃喝玩的人多了。
第二是由於人均壽命都在增長,如果還維持較低的退休年齡會導致中青年勞動者的積極性。同時已經退休了的人的退休金不能持續合理的得到提高。否則還沒退休的人會有很大意見,因為交了這么久這么多的錢,自己退休後,早期退休的人都趕上了現在交的人的工資,心裡會很不平衡。
第三是隨著文明素質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勞動者受教育年限不斷延長並形成起始工作年齡普遍退後的格局,也就是讀完大學本科二十五、六歲,或讀完研究生三十來歲,再加上從基層干十幾年,等到自己真正鍛煉變成人才的時候,發現已經到了退休年齡。這樣將不僅限制中老年人力資源特別是女性人力資源充分利用,還會導致人才強國的戰略實施。
『陸』 退休年齡為何被延遲被延遲後有何利弊
退休年齡之所以被延遲,那是因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加重。必須要減輕養老的壓力和負擔,壞處就是就業壓力更加大。
『柒』 延遲退休對個人有什麼好處
可以多拿幾年工資復。
根據制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因工緻殘,經醫院證明(工人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