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0年工齡2018年退休在石家莊能拿到多少退休金
養老金抄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襲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❷ 河北省社保最低繳費基數是多少
河北社保最低基數如下:
2020年河北社保繳費基數與2019年社保繳費基數一致,按照2018年平均工資的60%進行計算,2020年河北社保繳費基數上線按2019年平均工資的300%進行計算。
2019年河北省平均工資為:72956元/年 6079.6元/月
2018年河北省平均工資為:68717元/年 5726.4元/月
2020年河北社保繳費基數上限:18238.8元
2020年河北社保繳費基數下限:3435.8元
一、降低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
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包括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按照16%執行。
二、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
自2019年5月1日起至2020年4月30日,繼續實施失業保險費率1%政策,其中用人單位0.7%,職工個人0.3%。
三、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政策
自2019年5月1日起,調整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計算口徑。以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備拿權計算的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社保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合理降低部分參保人員和企業的社保繳費基數。
其中,職工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按照雀殲各統籌區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
一是《失業保險條例》規定了失業保險金的上限,即不得高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二是失業保險保障的仿歲搭是失業人員基本生活需要,過高的待遇水平不符合我國失業保險"保基本"的原則;
三是確定失業保險金水平還要兼顧促就業的作用,失業保險金標准過高,可能會影響部分失業人員的就業積極性。此外,還要統籌考慮失業保險基金運行安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❸ 最新!河北公布企業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你達標了嗎
近日河北省公布了企業退休人員的月均養老金。❹ 河北省計算養老金的社平工資
參加養老保險繳費產生的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❺ 河北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2022退休工資計算公式講解
河北省養老金計算方法(附公式)
一般來說,企業職工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敬鎮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亮裂粗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部分,是由各省市自行確定的。主要是根據當地實施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以前的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由於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一種待遇補充。
影響基礎養老金的主要因素為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工資的多少及省社平工資水平。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參保人在參保期間養老保險劃入個人賬戶的總額除以計發月數的結果(計發月數可以理解為退休時點對應的平均余命的月數),繳費工資越高、時間越長,養老個人賬戶累積越大,個人賬戶養老金越高。
目前河北調整2022年基本養老金,調整增加的養老金包括三部分源老:一是定額調整。退休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 46 元。二是掛鉤調整。退休退職人員按照本人繳費年限每滿一年每月增加 1.22 元;按照本人 2021 年 12 月發放的月基本養老金的 1.09% 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三是傾斜調整。對高齡退休人員,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退休退職人員 1947 年 1 月 1 日至 1951 年 12 月 31 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 20 元;1942 年 1 月 1 日至 1946 年 12 月 31 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 30 元;1941 年 12 月 31 日及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 40 元。對艱苦邊遠地區人員,一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 15 元,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 20 元,三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 25 元。駐省外艱苦邊遠地區的退休退職人員,當地艱苦邊遠地區類別高於我省艱苦邊遠地區類別的,每人每月增加 30 元。
❻ 18年社保退休工資表
退休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
1、基礎養老金=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1)÷2×繳費年限×1%。
由於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1.2532,在繳費年限39.25年的情況下,退休可以領取44.219%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上海市的上年度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是10338元。很多地方正在施行養老金計發基數過渡的時候,上海市早已經過渡完畢了。這樣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是4571.3元。
這樣高的基礎養老金,當然是沾了上海市社會平均工資高的光,如果是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地,計算出來的基礎養老金能有3000元就不錯了。
2022年退休的老人將使用2021年的全口徑城鎮就業人員社會平均工資,因此當有關社會平均工資公布以後,養老金還會重新計算。理論上說,還會有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的增幅呢。
2、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6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每月領取1552.6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可以倒推出退休前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是21.58萬元。
這可真的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繳納的錢數還要比這多出1.5倍以上。如果是企業職工,這僅僅是每月扣繳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8%左右積累形成的。
很多按最低基數繳費15年的人,基本養老金只有1000多元。但實際上他們養老保險繳納的總費用也不過八九萬元。養老保險,還是多肢祥繳多得、長繳多得的。
3、世基過渡性養老金。上海市過渡性養老金比較復雜,既包括1992年底以前搜飢謹的視同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放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2%。又包括1993年到1997年5月,個人賬戶儲存額對應的虛賬實記總額÷120。上面的計算結果是1791.8元。
❼ 河北養老金計發基數統一為6575元,全省退休人員養老金也將統一嗎
現在已到了2022年第二季度,職工養老金上調通知可謂呼之欲出,現在絕大多數的省份本地的養老保險計發基數已經實現全省統一了 —— 比如河北省現行的基數是6575元(陝西省是6914元、江蘇7974元、浙江6595元、山東6893元),在此前提下,河北省各地退休老人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會不會變成相同的金額呢?未來這么實施統一發放金額的話,是利還是弊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❽ 河北省養老金標准
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根據河北省人社廳文件,河北省居民養老可選7個檔次,分別是年交200元、300元、500元、10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
如果貧困人員可以選擇年交100元檔次,重度殘疾人每年交的100塊錢由政府代交。
日常個人繳費檔次越高,可以享受的繳費補貼越高,鼓勵個人多繳多得。比如繳費檔次100元或200元的補貼30元,後面每提高一個檔次補貼增加15元,因此不同檔次對應的補貼標準是:30、45、60、75、90、105、120元
二、河北省居民養老金領取標准
居民養老退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
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看當地規定,個人賬戶養老金與個人選擇的繳費年限和檔次有關。
另外還規定了對於以下兩類人員予以適當傾斜:
第一、對累計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參保人,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其繳費年限每增加1年,月基礎養老金增加1元,但是補繳年限不計入計發年限基礎養老金。
第二、基礎養老金向65周歲及以上參保老年居民傾斜,其中規定,年滿65周歲後每人每月增加1元;年滿75周歲後每人每月增加2元;年滿85周歲後每人每月增加3元。
河北頌蔽擾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及補繳規定,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但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繳費,自2014年2月起,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鋒穗民養老保險基礎並桐養老金;
第三、距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補繳不享受政府補貼;
第四、距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目前,河北的城鄉居民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113元,這是2020年的標准,2021年並沒有上調基礎養老金。
頌做 按照上述規定,如果按照每年繳費200元補貼30元,逐年繳費15年,個人賬戶養老金總額約為3450元,野基衡預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138元。
如果按照每年繳費8000元補貼120元,逐年繳費15年,個人賬戶養老金總額約為121800元,預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99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野旦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