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人退休退休金多少啊
舉個例子吧.假設你在香港打工共十五年,平均月工資是一萬五,...你到65歲(男)退休時可領退休金是二十七萬;以後就得算著花這錢了。假如你還能活27年=1年只可花1萬.
㈡ 香港警察退休金一次性有多少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顯示,香港警察退休金一次性有1563600港元。根據人民網發布的港台公務員薪資賬本顯示:香港警察的薪酬警員起薪點為19545港元,如果一名警員工25歲入職、60歲退休,離開政府時,可獲的退休金相當於最後月薪的80倍,那麼香港警察退休金一次性有1563600港元。具體消息可關注官方網站,獲得第一手權威信息。
㈢ 內地居民在香港務工年滿60歲有退休金嗎
要65歲才有的。
在香港,一般勞工是不享受退休金的,2000年後,香港才實行強積金制度,即每人拿出5%的工資,企業配套5%,交到強積金管理部門,由他們運作掙利息,65歲退休後可領取此款。不僅僅是香港人,即便是外國國籍,只要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參加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就可以開始按月領取養老金,並沒有戶籍、地域、國籍等限制。
㈣ 香港退休金每月多少錢
法律主觀 :
目前香港是沒有退休金制度的,近年來開始推行「強積金」的社保制度,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保障了,但是金額是相當有限的。在強積金制度之前,一種人是能夠享受到我們熟悉的退休金制度的,也就是香港的公務員了,不過在這幾年時間里,新招募的公務員是不再享受退休金了。
而對於目前香港實行的「強積金」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僱主和勞動者本人各種5%的比例,並由指定有資質的投資公司負責投資,這筆錢累計到65歲的時候,有多少就能領取多少了。由此可見,香港的「頌鬧強積金制度」和內地的養老金制度相比,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香港現有的退休養老制度主要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由「綜援」(類似我們的睜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高齡津貼組成,這部分資金由政府財政統一支出。除了申請要求苛刻以外,兩種津貼的金額均為每月千餘元港幣,所以也叫生果金(相對香港的物價來說,只能買生果)
第二部分統稱為「職業儲蓄」,也就是香港的「強制性公積金」和「職業退休計劃」。強積金帶有強制色彩,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任何18至65歲在職人士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標准為雇員每月收入的10%,其中悉櫻埋5%由雇員繳納,另外5%由僱主繳納。強積金制度雖施行僅十餘年時間,但在香港參與率很高,目前是香港養老金體系中的核心部分。
第三部分是「個人儲蓄及家庭資助」,香港市場上有豐富的養老投資理財產品,在職人士擁有多種選擇為自己的養老投資。
法律客觀 :
《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㈤ 香港退休金有多少錢 有什麼保障制度
香港是沒有退休金制度的,最近幾年開始推行「強積金」的社保制度,算是剛剛有些保障,但是金額很有限。關於「強積金」,簡單的說就是僱主出薪水5%,本人出5%,由指定有資質的投資公司負責投資,累積到65歲時這筆錢是多少就是多少,缺乏保障性。㈥ 外資企業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比如月工資是4000的話,每個月要扣掉84000=320元的養老保險費。累計繳納養老保險15年以上,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每月領取國家補助的養老金。具體演算法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底前繳費年限×1.4%。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㈦ 香港警察的退休金有多少
一、香港現有的退休養老制度主要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由「綜援」(類似我們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高齡津貼組成,這部分資金由政府財政統一支出。除了申請要求苛刻以外,兩種津貼的金額均為每月千餘元港幣,所以也叫生果金(相對香港的物價來說,只能買生果)
第二部分統稱為「職業儲蓄」,也就是香港的「強制性公積金」和「職業退休計劃」。強積金帶有強制色彩,根據相銷肢殲關法律規定,任何18至65歲在職人士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標准為雇員每月收入的10%,其中5%由雇員繳納,另外5%由僱主繳納。強積金制度雖施行僅十餘年時間,但在香港參與率很高,目前是香港養老金體系飢配中的核心部分。
第三部分是「個人儲蓄及家庭資助」,香港市場上有豐富的養老投資理財產品,在職人士擁有多種選擇為自己的養老投資。
二、這樣的養老制度有何而來呢?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一個低稅的地區,而低稅就意味著低福利。一個月薪2萬,年薪24萬的普通打工仔的按累進稅率計算大概是8400。而稅務局每年會再有75%,上限1萬的稅務減免,所以年薪24萬的打工仔實際的稅務負擔為2100,有效稅率不到1%。而如果是月薪1萬出頭的基層人士,每年交的稅很可能只有幾百塊而已。
可以看出,在這種地方談政府養老,本來就是不太合理的。
2000年強積金推出之前,在香港自己賺不夠只能一輩子打工,這是很殘酷的事實。直到現在,70歲還出來開出租、做勞工的香港老年人還大有人在。
2000年左右香港政府開始推強積金,算是引入了養老金的機制。不過現行供款標準是個人5%,企業5%,按月薪2萬來說加起來也就是2,000塊而已,甚至還比不上內地的養老金供款。由於偏低的供款標准,指望靠強積金來解決養老問題,從一開始就是不現實的。因此如果不是賺到了一輩子花不完的錢,最好還是在30歲左右開始買一些商業養老產品。
據悉,20年後,香港有三分一人口達65歲或以上,加上香港人越來越長壽,退休時期可長達20至30年,因此養老政策一直以來都是港政府的重點任務。前特首梁*英上任不久便落實「長者生活津貼」,由於香港住房及養老院供應長期「僧多粥少」,2013年香港政府推出「廣東計劃」後,即為年齡在65歲或以上,選擇移居廣東的合格香港長者,每月發放現金高齡津貼。現在又准備再推出「福建計劃」,津貼金額也將達1290元,以鼓勵長著異地養老。
退休保障模式有虧沖三種,一是政府管理,用稅收資助的社會安全網;一是私人託管的強制性供款計劃;一是個人自願性儲蓄和保險。
總的來說,香港在回歸之前,除了公務員外實際上是沒有退休保障制度的,強積金制度可以說是第二種。低稅收使得香港無法像歐美國家一樣走全面福利的道路,又不可能加大供款,畢竟每個月群眾到手的錢變少了,阻力太大,這也使得養老問題一直都是香港政務工作的難點,70歲還在務工的大有人在。但是,香港的養老模式卻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依據不同長者的特質,有著不一樣的養老方式。其商業化的模式,更促使了養老服務更加的專業化,日托中心、居家養老、養老機構共同發力,針對不同類型的長著,照顧程度也不盡相同,尤其是其社會工作者制度成熟而完善,是世界各地學習的對象。
㈧ 香港退休金每月多少錢
法律分析:
目前香港是沒有退休金制度的,近年來開始推行「強積金」的社保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僱主和勞動者本人各種5%的比例,並由指定有資質鬧配運的投資公司負責投賣坦資,這筆錢累計到65歲的時候,有多少就能領取多少了。
【法律依據】: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二.讓積金局在二二年一月一日開始向強積金核准受託人收取相當於強積金計劃凈資產值0.03%的法定注冊年費液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