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保退休後一個月能拿多少錢
您參考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15年交社保300000元以後一個月能領多少錢?
㈡ 社保退休金能領多少
法律分析:如果社保繳納了15年,如果是在2018年退休,那麼繳納費用應該是在1萬到10萬元之間,退休金是在1000到2000左右,占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20%到30%左右。如果是從2018年開始繳納社保,繳納15年之後,在2033年正式退休,繳納的養老保險將達到30到50萬元之間,每個月能夠領取4000到6000塊錢的養老金。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通貨膨脹的劇增,養老金有上學到了當地的30%到20%左右,雖然現在看來收入很可觀,但是對於未來,按照當地的收入比較來看,是一個比較小的數據,但是對於像老公啊,好退休人員都失業,未來養老問題來看,已經是唯一的保障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㈢ 社保能拿多少退休金
交滿15年社保退休後每個月都可以領取退休金,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乘20%;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120。是最低繳滿15年,如果現在還沒到
退休年齡的話,可能有的地區會要求一直繳納到退休年齡。
一、交滿15年社保退休後領多少退休金?交滿15年社保退休後每個月都可以領取退休金,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乘20%;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120。是最低繳滿15年,如果現在還沒到退休年齡的話,可能有的地區會要求一直繳納到退休年齡。
清態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在我國,社會保險
(Social Insurance)
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另外,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社會保障,資金主要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納,政府財政給予補貼並承擔最終的責任。但是勞動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繳費義務,並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答乎源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
首先,我們要先分清楚,所謂的社保,其實是養老保險,也就是俗稱的「五險一金」。它是由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組成。
二、養老保險的好處有哪些?第一、也是最重要一點,就是它可以無限期領,也就是說只要你或者,就能一直領下去。並不會因為你領取的數額大於你繳納的數額而清空。
第二、它會逐年上調,養老保險只會增加,不存在會減少的現象。
這就是養老保險兩個最大的好處,接下來我們看看養老保險也就是退休金的計算頃睜方式,它由兩部分組成:
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 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1)月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乘繳費年限乘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
50歲為195、55歲為170、
60歲為139)
綜述,社會養老保險給
老年人提供基礎的生活醫療保障,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子女的負擔。但是注意要享有社保政策要繳納滿15年的社保其次要達到退休年齡,如果沒有達到退休年齡是拿不到社保。各個地區社保的具體金額是不同的這主要是經濟水平的差異造成的。
㈣ 養老金和醫療保險怎麼算,退休能拿多少錢
按照延遲退休的新規定,到2045年無論男女,退休年齡都為65歲。你交了近40年的五險一金,熬到65歲退休,到底能拿到多少錢呢?
(註:本文將以北京市月薪5000元,25歲開始繳納,總計繳納年限40年為例計算。)
一、養老保險
我們假設一種理想狀態進行估算:
假設就在今年65歲退休,且40年來殲頃帶每個月工資都是5000元的情況,北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463元。
每月領取總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基礎養老金=(6463+5000)÷2×40×1%=2292.6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192000÷101=1901元
最後我們每月領的養老金=2292.6+1901=4193.6元
我們以北京市月薪5000元,25歲開始繳納,總計繳納年限40年為例計算。那麼到退休時我們共繳納:
個人繳納8%×5000×40年×12=192000元
單位繳納20%×5000×40年×12=480000元
總計交了672000元。
為了」回本「我們要至少要領:
672000÷12÷4193.6=13.35年
所以,奮起的80後,90後們努力活到79歲,這樣還能掙點國家的錢,為了實現這個遠大的理想決定要對自己好點,恩,今天晚上泡麵就煮2包吧,偶爾也得土豪一把!
當然,這個數據完全是假設狀態下的估算,且不說40年來我們的工資會循序上漲的,到65歲退休的時候上年度在崗人員平均工資也一定會漲的!這里有一種簡要估算基礎養老金的方式,如果你每月的繳費基數工資都和你所在省份的上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相同,那麼你退休後可領的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40%。
二、醫療保險
我們以北京月薪5000元,25歲開始繳納,總計繳納年限40年為例計算。
那麼我們到退休時:
公司繳納5000×10%×40×12=240000
個人繳納(5000×2%+3)×40×12=49440
國家每個月會往你的醫保帳戶上打屬於你自己的2%,這個錢可以積累起來直接刷卡去買葯或者看門診,公司繳納的10%國家會拿到醫療統籌基金里。
醫療保險交滿25年在退休以後就能終生享受。每月只需繳納3元的大病統籌險就可以了!
三、住房公積金
我們以北京月薪5000元,25歲開始繳納,總計繳納年限40年為例計算:
到我們退休時:
總計繳納5000×(12%個人+12%單位)×40×12=576000
在退休時,公積金賬戶里的錢是可以全部取出來的,包括公司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如果我們一直沒有用公積金那麼到退休時可以提出57萬多的巨款。
當然,不建議大家這么做,公積金貸款買房可享受極低的利率,租房時也可以提取公積金,公積金在賬戶里只會按活期存儲利率計算收益,就算不考慮人民幣貶值收益也是極低的。
四、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
這三種到退休的時候,也是要上交給國家的,都相當於失效了,不管你用沒用過……心塞又加劇了吧?
五、為了不心塞到吐血,這5點你必須知道
1、多地繳存養老保險,卻沒有一個地方超過十年,要回戶口地氏蘆領:
按照現行的規定,養老保險要在繳費最長且超過10年的地方辦理退領取,若在幾個地方繳費且沒一個地方繳費超過10年,那麼回戶口所在地辦理。
這也意味著如果你在北上廣深等各大城市分別按5000元的基數交了9年零11個月,最後養老保險卻要回上一年度平均工資只有2000的戶口所在地去領,簡直沒有更心塞。
2、養老保險累積繳存不滿15年的,無法領終身養老保險,會退還個人繳存部分:
一般要交滿15年,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所以想拿養老金的人請務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開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齡交養老保險不滿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時候國家會把你個人帳戶上存的8%-9%的養老金全部退給你。單位給你交的20%會全部劃到國家的養乎孝老統籌基金里,為國家做貢獻,跟你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3、公司為節約開支不按實際工資上五險一金:
一些單位為了節約開支,並不按實際工資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而只按最低繳存基數繳存,舉例來說,員工實際工資是5000元,但其中由3000元都按照報銷、補貼等五花八門的形式私下轉至個人賬戶,而只按2000元為基數繳納五險一金。
提醒:在選擇公司時一定要問清繳費基數,目前國家對此類情況並沒有確切的法律界定和制裁依據的。
4、企業以戶口和檔案為由不繳納五險一金:
現在有一些公司以檔案不在本公司或是戶口不在本地為由不給員工上養老保險。這些理由都是無稽之談,上五險一金只需身份證足以,和你的戶口和檔案都沒有關系。
提醒:如果遭遇到此類事件可通過法律手段維權,同時企業以上五險一金為由強制要求員工將檔案關系轉入公司也是違規的行為。
5、醫療保險必須交滿25年才能在退休以後終生享受醫療保險:
如果不交滿25年,退休時就只有賬戶那些個人繳存的2%部分的余額,單位交的10%是要上交給國家的,另外醫療保險中斷3個月以上是會失效的,因離職交費間斷的時候一定要聯系新公司補繳。
也就是說:
需要65歲退休的80後、90後們。如果按25歲開始工作的話,以北京收入5000元為例,我們總計要繳納40年前後近200萬的五險一金。最後退休時能得到每月4000左右的養老金,總計5萬的醫療保險個人繳存部分(沒用過的情況下),總計47萬左右的公積金(沒用過的情況下),終身的醫療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社保繳費滿15年,退休後可以領多少錢
我們都知道,社保是要工作時都繳納社保才能在退休後在社保中領取養老金,那麼對於退休後可以從社保中領多少錢?我細心整理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具體請看下文。
一、社保繳費滿15年,退休後可以領多少錢?
1、繳坦仔滿15年社保退休能領多少錢的計算公式:
(1)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行信雹×1997年12月31日以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4%。
2、根據案例計算一下
舉個例子來看看繳滿15年社保能領多少錢,1995年10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假設陳先生2007年開始繳養老保險,以最低15年繳費年限計算。根據某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7年至2018年,某市這幾年月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分別為1914元、2141元、2538元、2920元、3318元,每年分別比上一年增223元(2007年比2006年增額)、227元、397元、382元、398元,5年年平均增長325元。以此平均增長數計算,到2021年某市月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約為:1914+(15×325)=6789元。
二、對於領社保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根據規定,「本人繳費工資平均指數」每個單位是不相同的,一般在0.6至3之間,即以計算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至300%為基數繳費,主要是考慮收入水平的差異,收入高繳費指數檔帆就高,但不超過3。2022年陳先生退休,最高領取基礎性養老金=(6789+6789×3)÷2×15×1%=2037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含當年繳費本金、當年本金生成的利息、歷年累計儲存額生成的利息,當年繳費本金為個人上一年工資總額的8%,即個人繳的部分(單位繳20%部分不劃入個人賬戶)。
三、如果一直繳納社保,養老金怎麼算?
1、案例:假設陳先生2007年後年均工資5萬元,那個人年繳4000元,15年繳6萬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60歲以上統一120月),陳先生60歲退休,那月領:60000÷139=462元。即陳先生2022年退休,可月領養老金:2037+462=2499元。
對於退休後,可以領多少錢這個問題,通過上面的公式計算與舉例說明的我們可以清楚明了的知道了,對於這些計算是對我們以後領取多少錢極為重要的,一定要記得哦。
社保是國家制定的保障民生的措施之一,對於退休後,可以從社保中領取多少錢?這是很多現在在繳納社保的勞動者關注的。也許有的人覺得每月要從工資中扣除部分來繳納保險是不值得的。其實不然,因為每月繳納的金額並不多,而且養老金的發放標准也是逐年升高,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也是一種「不虧的買賣」。也許對於延遲退休,有的人就會覺得可以領取社保的時間不多,但是因為養老金的發放標准在不斷提升,所以退休會給自己的生活有所保障。
㈥ 社保退休金一個月能領多少
一、社保最低檔標準是什麼?標準是如何劃分的?
社保,也就是常說的「五險一金」中的「五險」,包括養老、醫療、工商、失業、生育五大保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依據《關於全面推薦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的意見》,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已經合並,這也大大便利了我們的生活。
繳納社保分為個人交保和單位交保兩種,繳納社保的金額主要由交保基數來確定。個人交保分為幾個檔次,以當地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分別有基數的60%、80%、100%、300%繳納檔次可選擇,檔次的費用按照佔比依次遞增,可以享受的權益也相應增加。因為是按照當地上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來按比繳納,每年都會有變化,所以並沒有固定的數額。
如果是單位交保,一般來說工資水平都會在個人所在地區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的范圍內。那麼就以領取的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公司負責社保五險的大部分。雖然個人交保和單位交保略有不同,但大體上的原則都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最低檔的標准即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上繳。
二、退休後每月能得多少養老金?首先,我們要知道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條件,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滿足繳納社保滿十五年和達到退休年齡即可。所以繳納社保就是在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以最普遍的最低社保繳納標准為例,1996年以後參保的城職職工(含個人交保人員),退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1.每月的基礎養老金=退休上年度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歷年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本人歷年平均繳費指數,即歷年繳費檔位的平均值)
2.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退休按照195個月,55歲退休按照170個月,60歲退休按照139個月。計發月數指數用來計算退休當年的養老金,與實際的發放時限無關,實際上會終身發放)計算公式太過繁瑣,為了大家理解方便,我們先不考慮通貨膨脹和工資的漲幅,簡單舉一個例子。
假設小李每月工資為5000塊,所在城市平均月工資也是5000塊,到退休時交了15年社保,按照上面給出的公式計算,小李退休後每月能領到的養老金為1268元,是當年平均工資的25%。當然將通貨膨脹和工資上漲以及國家對養老金的上調考慮在內,最後的數據也會相應上升。
三、這樣的養老金夠人們生活嗎?很明顯,每月只靠一千出頭的養老金,是不夠老年人完全脫離子女獨立生活的。如果算上工資漲幅,按每年8%的工資漲幅,個人賬戶8%的收益計算,小李繳滿15年的最低社保,退休之後每年能拿到的退休金是12469元,這種計算不是特別准確,但是這樣也大概能反映出退休金水平。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財富上漲,物價上漲,退休後的10000元和現在的10000元肯定是不能相提並論。當下國家正處於發展進行時,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使得現在的勞動力人群缺乏運動,身體素質有待加強。
等到進入老年,也是需要在醫療保健方面有一些較大的支出。加上年齡限制,本身也需要強大的經濟保障。
所以這樣的退休金,只能夠保障人們的基本生活。但是如果想要在奮斗之後享受無拘無束的老年生活的同時又比較獨立,那還是有一些壓力的。
四、社保回報沒有想像中的多,那我們的繳納是「白花錢」嗎?
當然不是。仔細看會發現,我上述所舉的例子其實是一種比較消極的狀態。在同樣每月工資5000的情況下,如果工作踏實,25歲開始工作,35年後退休,繳滿35年,每年能拿到養老金40000多元,是當年平均工資的59%。上面所說的繳費15年能拿到的12469元是當年平均工資的18%,兩個數據的高下立見,孰輕孰重想必不言而喻。
所以繳納社保,是一項長遠的計劃,。
在所有理財方式中,最穩定可靠和性價比最高的就是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不論政策如何變化,物價如何上漲,工資如何調整,最穩賺不虧的就是國家為我們制定的社會保障制度。而且國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養老金的上調,肯定會保障到養老人員的日常生活,不會出現「老無所依」的狀況。
五、如何領到更多的養老金?1.個人工資高
幸福生活靠自己,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當然和年輕時的奮斗脫不了關系。職工繳納社保以自己的工資為基數,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工資,交得多,得到的自然也多。當然如果你的工資比大家高很多,超出繳費的上限,也依然是按照規定的最高檔繳費,不會根據收入一直上漲。
2.繳費年限長
通過上面的例子大家不難看出,繳費年限越長,得到的回報就越多,所以盡量不要中斷社保繳費,不止關繫到養老保險,也關繫到醫療保險。
繳滿15年養老保險終身有效,滿25年醫保就會成為終生福利,對老年人來說,醫療保險也是十分重要的。
結語:所以大家在繳納社保的時候一定要將眼光放長遠,一些臨近退休的人想要多繳些,一些年輕人覺得越少越好,畢竟工資支出到的是十幾年之後的還不可知的未來。
但是要知道,現在的付出換來的是以後更加便捷有保障的生活。所有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這樣跋涉的理由。
㈦ 職工醫保退休後每個月能返還多少錢
法律主觀:
一、社保卡里返的錢是隱手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及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繳費部分劃到醫保個人賬戶的金額合計。二、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三、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四、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
法律客扒攜悔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春正本醫療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㈧ 職工醫療保險退休後每月可領多少
2022年起,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迎來改革,部分地方動作快的,已經啟動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劃入與門診費用報銷同步改革,這意味著退休人員醫保每月劃入額度發生變化。到底醫保每月劃入多少錢?部分地方按70元劃入是真的嗎?一起看看什麼情況?
實際上,退休這個關鍵詞包含養老退休和醫保退休,其中養老退休就是大家常說的退休,見多不怪,但醫保退休卻常被人忽視,原因在於養老能退休,不代表著醫保就能退休,要滿足一定的繳費年限;反過來,醫保能退休,代表著養老一定就能退休,這就是養老退休和備鎮醫保退休的關系。
(1)職工醫保退休滿足什麼條件?醫保退休與養老退休是一樣的,滿足2個條件,一個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另一個是滿足職工醫保最低繳費年限要求。2個條件同時滿足了,可以申請醫保退休,終身享受醫保退休待遇:除了享受住院和門診報銷外,每月返還一筆錢到醫保個人賬戶,用於門診、葯房消費。
關於職工醫保最低繳費年限,全國沒有統一標准,也就是說全國31省市的醫保退休年限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滿10年或15年即可,比如廣州,有的地方男職工為30年、女職工為25年,比如安徽、重慶等地。自2022年以來,多地逐步提高職工醫保最低繳費年限要求,比如廣東省,從2022年7月1日起,累計繳費年限到2030年1月1日統一為男職工30年,女職工25年;山東省規定男職工為30年、女職工為25年,未達規定年限的統籌地區,2025年底前過渡到位。
所以說,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醫保累計繳費年限滿足當地最低年限要求,即可辦理醫保退休手續。如果年限不足的,可以申請一次性補齊最低年限,也可順延繳費滿足最低年限要求。
(2)退休人員醫保每月劃入多少錢?不好說,取決於你在什麼地方享受醫保退休待遇,因為退休人員醫保返還,國家沒有統一標准,換句話說,31省市返還標准不一樣,通常有3種返還方式。
第一個,不分身份,定額劃入。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安徽等地,比如上海退休人員,75歲以下的,按年返還1680元,75歲以上的,按年返還1890元。
第二個,按養老金,掛鉤劃入。包括江蘇、陝西、河南、河北等地,這種劃入是主流做法,體現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作用,也是公平的劃入。比如,江蘇南京按本人養老金的5.4%按月劃入,比如養老金5000元的話,每月醫保返還5000元×5.4%=270元。
第三個,社平工資,掛鉤劃入。包括青海、重慶等地,這種劃入緩基方式比較科學,因為與社平工資掛鉤,不僅劃入標准高而且建立定期調整機制,所有退休人員享受同樣的劃入額度,也就是「大鍋飯」調整。
(3)部分地方按70元劃入,啥情況?經查證,部分地方按70元定額劃入,其實就是安徽省。安徽省自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政策,對退休人員醫保每月劃入進行同步改革,也就是將原來的本人養老金的4%劃入改革為統籌區當年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2%劃入(2022年7月1日起,70元/月)。
換句話說,7月起,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
企業退休人員醫保按月劃入70元,相當於拉低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醫保劃入額度,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醫保劃入額度,也就是提低限高做法。比如養老金5000元的話,7月前,每月醫保返還5000元×4%=200元;7月起,每月醫保返還70元,每月減少130元。
總之,退休人員醫保每月劃入額度因地而異,但隨著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改革高位推進,退休人員醫保每月劃入額度發生變化,總體上,對養老金高的退休人員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擾滾謹,降低了額度,但對於需要門診報銷和養老金低的退休人員是一個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