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務員退休工資如何計算2014
2014年公務員退休金計算方法是什麼?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據了解,公務員個人無須繳納社保基金,由國家全數為其退休金買單(實際上也是用納稅人的錢為其買單),而退休時能領取比企業和社保人員更高退休金。那麼,公務員退休金計算方法,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中國社保網網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公務員退休金計算方法相關知識,僅供參考!
企業職工退休金計算公式
企業職工的退休工資主要是由基本養老金組成,其中基本養老金在計發時又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地方養老金等主要三部分組成。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除以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2006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06年7月1日後申領基本養老金計發月數參保人,再計發地方養老金:地方養老金=(本市2005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全省2005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除以2×本人2006年6月30日前繳費年限×1%。
註:關於a的取值,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大於等於0.6時,a=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小於0.6時,a=本人平均繳費指費除以0.6。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公務員退休金計算方法
目前我市公務員分兩類,一類是公務員改革前的綜合管理類公務員,其工資、福利、保險、退休金以及錄用、培訓、獎勵、辭退等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一類是聘任制公務員,則與企業員工一樣,購買社保,但其社保屬於單獨建制,也就是說,聘任制公務員同樣也需繳納社會保險,退休後領取養老金,但領取的養老金不從企業養老金中拿錢,並不影響企業員工的權益和利益。
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後,國家公務員實行職務級工資制。國家公務員退休後,其退休金的計發辦法是:職務工資、級別工資按一定比例計發,基礎工資、工具工資均按原工資的100%計發。 基本退休金是退休公務員最主要的生活待遇。公務員退休制度不屬於社保部門的業務范疇,屬於國家事權,與社保部門制定的養老保險制度不同。《社會保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都對公務員的退休制度進行明確規定,市社保局的職能范圍只能針對企業養老保險。
公務員退休收入計算公式如下:
公務員退休收入=(退休前工資+崗位津貼)×X%+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住房補貼。
其中X%的規定是:
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
年限滿30-35年的,按85%計發
年限滿20-30年的,按80%計發
年限滿10-20年的,按70%計發
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計發
其中,退休前工資主要由四部分構成:基礎工資、工齡工資和職務工資、級別工資。
前兩者只是退休前工資的小部分,通常公務員退休前工資主要支持部分還是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所以,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是全額計發,而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則需要按工作年限進行一定比例換算後計發,也就是X%.
相對企業員工工資存在的較大波動性,公務員工資不存在波動性。對此,企業則按其職業生涯中的繳費工資水平來衡量和計算,而不僅僅按其退休時的工資水平計算,而公務員養老待遇主要按其退休時工資水平來核定。
問題咨詢:
1、向當地的社保局咨詢
2、撥打社保電話12333
3、登陸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查看社保政策。
Ⅱ 2014年前退休養老金怎樣計算
因為在養老並軌前的退休的人員,未繳納過任何養老保險,他們的退休待遇主要是和職務掛鉤,按基本工資的咐拿逗比例計發養老金(被稱為是「新辦法」),具體包括以下項目:
在基本養老基金方面
35年≤工齡, 基本養老金=0.9×基本工資;
30年≤工齡
20年≤工齡
10年≤工齡
工齡
此衡賣外,還有生活補貼、改革性補貼、保留補貼等項目,這些與在職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項目較為相似,主要也是由退休前的職務來決定。
同時基本養老金在初次核定後,會定期進行調整上漲, 在2014年養老並軌之後,基本敏消養老金經過了5次調整待遇,執行時間都是當年1月份。調整幅度是基本養老金的10%,而基本養老金又在全部退休待遇中佔1/2。所以,每次調整幅度是總退休待遇的5%左右。
Ⅲ 2014年後事業單位退休工資該怎麼算
1、首先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伏芹的一定比例計發。
2、其脊租次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
3、最後工作年櫻廳兆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Ⅳ 2014年以前退休金計算方法
親,很高興為你解答: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金怎樣計算?答:親親,2014年前退休人員補發工資分二個層次:一是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檔李費年限10年的。應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全省源蠢嫌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的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有什麼需要咨詢的可以發給我,我會第一時間回復您的雹手,祝您生活愉快
Ⅳ 退休金詳細計算方法
退休金計算方法
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
195、55歲為
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帆茄衡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納拿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綜上所述,退休金如何計算還是相對比較簡易的。一共分為兩部分,即基礎養老金和個態做人賬戶養老金。一般用人單位與雇員簽訂勞動合同時,會明確承擔五險一金等福利保障義務。
法律依據: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的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
195、55歲為
170、60歲為139)。
Ⅵ 北京2014年10月1日後退休養老金如何計算
2014年10月1日起,北京市企業職工退休,養老金計算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上年度本市企業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退休前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本人退休前工齡,二是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退休時年齡系數(50歲退休為195,55歲退休為170,60歲退休為139)。
Ⅶ 2014年後退休人員工資補發如何計算
退休 人員 工資 即 養老金 。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 養老保險 的個人,達到法定 退休年齡 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三十八條 一般工齡系指工人職員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而言。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
Ⅷ 2014年以前退休金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介紹】: ①基礎 養老金 =(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 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②過渡性養老金=(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建立帳戶前繳費年限×過渡系數1.4%+符合政策增發額。 ③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④定額補貼=[調劑金(25元)+統籌項目內補貼]×減發比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Ⅸ 退休工資如何計算2014
1、企業職工退休:國家規定,男性職工年滿60周歲,女性幹部年滿55周歲,女性工人年滿50周歲,且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的(其中,97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的,在2006年-2010年內繳費滿10年不滿15年的),可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企業職工病退:對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已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如男性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且繳費年限同上,可辦理病退。病退屬於退休的一種,可按月領取養老金。企業職工退職:對於年齡達不到病退要求(即男不滿50周歲,女不滿45周歲),且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已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如果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可以辦理退職,按月領取退職生活費;如果年齡達到病退要求,但繳費年限不滿15年或過渡期內繳費不滿10年的,退職待遇一次性支付,並終止養老保險關系。2、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國家規定,男職員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且工作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可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病退:對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已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如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且工作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可辦理病退。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已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如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則只能辦理退職,按月領取退職生活費。(1)工作年限不滿10年;(2)男不滿50周歲,女不滿45周歲。3、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職人員按月領取退職生活費的,與退休人員一起,根據國家調整離退休人員待遇的文件中的相關規定調整退職生活費,但幅度會小於退休人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Ⅹ 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退休工資的計算方法如下:
1、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
2、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退休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退休金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後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企業制訂的退休辦法,應有利於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對社會的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均有益處。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