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退休人員第二份工資納稅

退休人員第二份工資納稅

發布時間:2023-05-07 03:34:28

A. 退休後再就業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你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退休人員再就業,確實已經不屬於法定的勞動者范疇,因此所取得的收入不屬於「工資、薪金喊高搜所得」,而屬於「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三)勞務報酬所得;(四)稿酬所得;(五)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很顯然,你退休後再應就業所取得的收入在上述應納稅項目之列,公司作為扣繳義務人對你扣除個稅是正確的。至於是按「工資、薪金所得」還是按「勞務報酬所得」來納稅,很有講究。《個人所得稅法》對「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所規定的稅率和減除費用是不同的,而且按「工資、薪金所得」征稅屬於低稅負。由於這對退休再就業人念顫員是有利的,因此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中指出:「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鄭歷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B. 退休後又找了份工作用交稅嗎

退休後又找了份工作要交稅。對於退休人員取得的再就業收入,必須按照「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國家統一規定,雇員,退休金,退休金,退休金,退休金和退休金的支付免徵個人所得稅,因此這部分不包括在個人稅的計算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免徵個人所得稅,再任職收入按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但退休職工不繳納社保,不扣除三險一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C. 退休後又打工收入怎麼算稅

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的規定,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退休人員再任職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1)受僱人員與用人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勞動合同(協議),存在長期或連續的僱用與被僱用關系。
(2)受僱人員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時,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資收入。
(3)受僱人員與單位其他正式職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培訓及其他待遇。
(4)受僱人員的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工作由用人單位負責組織。辦理退休的時間以檔案里所有原始記錄中最早的出生年月為准,勞動局通知你父親5月份辦理退休可能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退休審批表和通知書已經在5月辦理完畢,那一般是在6月1日起執行,也就是說從6月份起領的應該是退休費。每次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超過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2000
超過5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7000
拓展資料: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一般退休人員再任職個稅起征點為5000元。精神,個人兼職取得的收入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第5條對勞務報酬所得,其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

D. 退休返聘工資如何納稅

退休返聘工資的納稅標準是應當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當中的規定扣除相關的費用,然後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進行納稅。具體點來說,根據工資的標准,如果達到5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繳納的標準的話才需要繳納稅收,如果5000元以下就不需要繳納稅收。
一、退休返聘工資如何納稅?
退休返聘工資的納喊野稅標準是應當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當中的規定扣除相關的費用,然後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進行納稅。我國《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382號)規定,「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由此,退休返聘人員需要先減除相關費用後,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稅。
二、退休返聘人員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離退休人員再任職界定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6〕526號)文件規定:「退休人員再任職,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受拆滲燃僱人員與用人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勞動合同(協議),存在長期或連續的僱用與被僱用關系;
(二)受僱人員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時,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資收入;
(三)受僱人員與單位其他正式職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培訓及其他待遇;
(四)受僱人員的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工作由用人單位負責組織。」
此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離退休人員再任職界定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6〕526號)第三條中,單位是否為離退休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再作為離退休人員再任職的界定條件。」
三、退休返聘發生糾紛怎麼解決?
關於離退休人員的再次聘用問題。各地應採取適當的調控措施,優先解決適齡勞動者的就業和再就業問題。對被再次聘用的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聘用協議可以明確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保護待遇等權利、義務。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聘用協議的約定履行義務,聘用協議約定提前解除書面協議的,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未約定的,應當協商解決。離退休人員聘用協議的解除不能依據《勞動法》第28條執行。
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如果屬於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案范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予受理。雙方自行協議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保護待遇等權利、義務。對於社保、住房公積金等,可以補貼也可以不補貼,根據企業情況自己決定,返聘人員貢獻大,企業離不開就協商補貼一些,返聘人員可有可無,當初返聘協議沒有這些補貼內容的,也可以拒絕補貼。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二項的規定,勞動者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即辦理退休),勞動合同終止。因此勞動者退休後被用人單位返聘,雙方形成的關系,不是勞動關系,不受《勞動合同法》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由雙方協商一致約定。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對於大多數的退休人員,他們是有可能會被返聘的,在返聘過程當中的話,如果能夠得到一些工資收入,而且比較高,已經達到了我們國家的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標準的話,是可以進行稅收方面的徵收的,具體的標准跟普通職工一樣。旅虛

E. 退休後又打工收入怎麼算稅

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均屬免納個人所得稅的收入。但對於離退休後返聘所取得的工資、薪金收入,以及離退休後重新就業取得的工資、薪金收入,不屬於免稅所得,應按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返聘即離退休人員的再次聘用,因為退休員工不屬於勞動部門管理,不能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如果屬於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案范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予受理。
退休再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一定要簽訂合同,而且要簽訂勞務合同,而不是勞動合同。與用人單位簽訂具有勞務合同性質的聘用協議,在裡面把你的權利、義務給約定好,你在這勞務協議中必須界定,報酬、第醫療、工資待遇或者保險待遇,必須約定清楚。另外,再就業人員年齡超過60周歲,不能稱為勞動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三條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繳納稅款。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申報納稅。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的,應當在注銷中國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

F. 退休人員再就業個稅起征點

退休人員再就業個稅起征點:退休人員再就業個稅起征點為每月5000元。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是需要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因此在計算個稅時並不包括這部分。也就是對於退休人員來說,應納稅所得額只包括退休後找到的新工作的工資減去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因為退休人員不再繳納五險一金,因此應納稅所得額也就是:工資-5000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G. 退休政策 退休返聘工資如何納稅

我國勞動者退休法定年齡為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退休之後就不在是勞動者,但是有那麼一群人,他們在退休後被用人單位返聘,他們在返聘時期獲得的收入是怎麼樣納稅的呢?是按照工資標准進行或宏納稅還是按照勞動報酬進行納稅的呢?相信更多人都有疑問,下面就由我為您進行解答。
一、退休返聘工資如何納稅
退休返聘工資應該按照勞動報酬的標准進行納稅,而不是按照工資標准進行納稅。其法理在於,退休人員已經不再屬於勞動者,只有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取得的收入才能稱作工資,按照工資、薪金標准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退休人員被返聘不再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的不再是勞動關系,所以顯然取得的收入是勞務報酬,按照勞務報酬進行納稅。
二、勞務報酬納稅標准
勞務報酬實行的是加成徵收的征稅方法,起納稅起征點為800元,《個人所得稅凱弊法》對於勞務報酬的適用稅率也做出了規定,「第六條......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工作是一些人的精神支柱,所以當他們退休後會感覺到生活的空虛,這群人往往會選擇返聘為社會發揮余熱,也是充實自己的生活,但是退休後返聘的收入的納稅問題卻困擾了盯團族很多人,現在我告訴讀者,退休人員返聘的收入是按照勞務報酬來征稅的,希望能解答大家的疑問。

H. 退休返聘的工資怎樣交個人所得稅

退休返聘工資8000個稅稅率是3%。
退休返聘工資8000元交90元的稅。退休人員返聘工資個稅應按勞務報酬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當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不僅已經簽訂的勞動合同應終止,而且,已不存在建立新勞動合同的條件。
勞務報酬的個人所得稅規定如下: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將和工資、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合並為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皮型升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燃老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第二條 工人退休以後,每月按下列標准發給退休費,直至去租慎世為止。
(一)符合第一條(一)、(二)、(三)項條件,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九十發給。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加革命工作的,連續工齡滿二十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七十五發給;連續工齡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七十發給;連續工齡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六十發給。退休費低於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發給。
(二)符合第一條第(四)項條件,飲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九十發給,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給一定數額的護理費,護理費標准,一般不得超過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飲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標准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給。
同時具備兩項以上的退休條件,應當按最高的標准發給。退休費低於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發給。

I. 退休了又去打工,掙著第二份工資,用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如果年收入沒有超過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標准 ,就不用繳納 。

J. 已退休人員再就業退休工資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 但是,退休後人員受原單位包括其他單位再聘用取得的收入則不屬於離退休工資之列,而是工資、薪金所得或者勞務報酬,應單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閱讀全文

與退休人員第二份工資納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花市場剛買來長壽花移植後怎麼養 瀏覽:342
養老院星級劃分 瀏覽:922
養老保險記錄怎麼查找 瀏覽:463
百歲老人如何補血 瀏覽:966
養老院用文明禮貌用語 瀏覽:774
初次異地辦養老保險需要什麼 瀏覽:444
海底撈給父母寄錢叫什麼名字 瀏覽:673
關愛孝敬老人的黑板報 瀏覽:502
如何贊美老人寫的詩詞 瀏覽:543
沒退休的如果拘留了還有養老金嗎 瀏覽:981
河南60歲老人換駕駛證 瀏覽:953
農村60歲老人戶口遷移 瀏覽:920
唐山市養老保險 瀏覽:617
最易老年痴呆的血型 瀏覽:293
一般打工體檢費120元去哪個科 瀏覽:486
45歲開始交養老保險多少錢一年 瀏覽:798
南寧老年痴呆康復中心 瀏覽:592
老年人一直沒有精神怎麼回事 瀏覽:16
如何緩解老年痴呆症 瀏覽:228
50歲女人吃哪些補品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