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農業人口老了還有退休金嗎

農業人口老了還有退休金嗎

發布時間:2023-04-05 16:22:20

㈠ 以後農民有養老金

以後農民沒有養老金,農民的工作很難做到量化考量。目前養老金的缺口還很大,而農村人口數量龐大,國家目前還沒有這個實力來給農村廣大老齡人口發放養老金。大多數的農民沒有參保,以前也沒有這個錢和意識,所以現在也就沒有退休金了。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本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訂具體的過渡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
退休金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後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企業制訂的退休辦法,應有利於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對社會的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均有益處。退休金演算法具體情況可直接咨詢當地養老保險經辦機構。
按退休金的支付旅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後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後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後者指在職工退休後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農民是沒有退休金的。退休金,是相對於有固定工資的職工才有的,退休金,是因為用人單位幫助職工繳納了社會保險,所以到了退休年齡到了之後,就可以領取到相如禪應的退休金了,一般都是每個月領一次,但是農民也可以通過自己購買社保,也是可以在退休年齡的時候,每個月有補貼。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
五. 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地(市)上年度職拆橡核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帳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

㈡ 您支持農村60歲以上老人也可以退休,也能領退休金嗎

我國的養老金差距確實 比較大 ,而其中農民養老金問題更成了關注的重點。國家在09、11、14年已經出台和完善了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政策,對於政策實施起,已滿60歲老人,每月領取養老金 。


但由於這批老人未交過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沒有餘額,所以只能領取 基礎養老金 ,金額還是不高的。

目前農村還存在老人到70歲80歲,還在耕地上勞作。對於喪失勞動力老人,通過土地流轉租賃方式獲得一筆養老金,提高自己養老保障。


而行政企事業單位則不同,60歲退休之後,有養老金,除了很少因為家庭天災人禍之外,大部分人的生活有保障,老有所養、病有所養。

所以國家開始實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合並制度,農村戶口人員,可以選擇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之前的城鄉居民保險可以不交了,個人帳戶合並,等到退休,就可以和城鎮職工一樣領取千元以上的退休金,不過這需要農村居民有一定的經濟收入去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費。


總而言之,推動農民退休制度是解決農村養老難題的一大趨勢,盡管以目前的條件而言,我們農村老人與「老有所養」尚存在差距,讓城鄉居民參保居民的養老待遇得到提升,縮小養老金差距,這才是目前最現實、最直接也是農民最渴望的調整。

農民是以家庭為承包單位的勞動者,想什麼時候退就什麼時候退,想什麼時候休就什麼時候休,自己說了算。要領退休金是不可能的,退休金時代已經結束,現在是養老金時代。按社保法投保的農民,達到規定年齡可以領養老金。必須依社保法辦事,企圖另搞一套,建立所謂農民退休制度領退休金,是痴心妄想,不會得逞。

您支持農村60歲以上老人也可以退休,也能領退休金嗎?

這個話題經常有人提及,但是按照現行的政策以及今後發展趨勢,農村六十歲以後無償領退休金不太可能。

第一、古今中外,農民種田交稅概莫能外,也就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自2006年1月1日之後全面取消農業稅,除此之外,政府還出資為老年農民發放老年補貼,從財政上補貼巨額資金支持發展新農合,這是黨和政府對農民的關愛。

第二、有人鼓噪給六十以上的農民發所謂退休金。經測算,我國六十歲以上農民大約有1.6億左右,假定真的和有些人說的是,每個老年農民每月1000元所謂退休金,那麼每年需要的資金是1.6億x12x1000=1.92億左右,而我國2021年軍費開支約1.35億,也就是說,發這種所謂退休金,需要軍費開支的1.5倍左右,這是一筆無法承受的巨額開支。如果要開支,那麼要麼是物價上漲,要麼是增加收稅,沒有別的渠道,其後果是惡性通貨膨脹,或者百姓苦不堪言。都是不可取的。

第三、目前公職人員、城鎮職工的所謂退休金,實際上是養老保險金,這筆錢,都是本人在工作的時候一年一年、一筆一筆繳納後積累的資金,如果有人不繳納養老保險就能發所謂退休金,那麼對於那些長期繳納養老保險的數億人來說是更大的不公平,他們以前繳納的保險怎麼辦?如果退回,不可能,如果不退回,不公平。

因此,筆者還是贊成維持目前的養老保險體系,誰交保險金誰有退休待遇,鼓勵農民積極辦理養老保險,這樣的話將來年老了都有保險金可領。不鼓勵那種不勞而獲,不交保險期待無償領取所謂退休金的不切實際的想法。

讓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老有所養,退休領取退休金。我們只需要動動嘴,一分錢我們也不用掏,又有幾個人會反對呢?

可是,如果是國家真的有能力供養起這么多的退休老人,國家又怎麼會不做呢?

根據《2020年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0年我國離退休人員數量是12762萬人,養老保險基金總支出為51301億元,人均養老保險基金待遇3350元。

農村老人數量是多少呢 ?這個不是很確定。但是我國為農村居民和城鎮低收入群體設立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020年其待遇領取人員數量是16068萬人。

如果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人均養老保險待遇也達到3350元,每年需要養老保險基金支出6.459萬億元。

然而這並不是結束,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每年還會根據 社會 平均工資和物價的增長情況進行調整。2018~2020年平均增長幅度是5%,2021年平均增長幅度是4.5%。

每年6萬多億元的資金哪裡來 ?再加上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原本的5萬多億元支出,已經佔到了全國GDP的11%多。誰能掏錢解決?

為了解決農民的退休問題,實際上我國從1991年實施養老保險制度開始,就可以允許農民合同工通過參加養老保險繳費的方式退休領取養老金了。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女同志達到55歲、男同志達到60歲,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當然按照最低基數繳費15年養老金待遇水平有些低,現在只有1000元左右。養老金待遇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這樣,也相對公平一些。

對於參加不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是一份基礎的保障,但依然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只要繳費錢數多,也能實現充足養老的。

總體來說,國家會根據財政負擔能力,逐漸的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待遇。但是,想突然達到職工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很難很難。

非常支持。

支持。現在農村的老人,生活水平都不高。特別是退休費,基本就沒有。這樣農村的老人的晚年生活沒有保證。

這樣的問題您應該去問問上層領域的人吧!總給我們這平頭百姓出這樣的怪題目有點兒浪費感情,我們肯定會說支持啊!有用嗎?

支持

是這樣的,目前大家都是需要通過參與養老保險,達到退休條件後才能領取養老金,無論企業職工還是城鄉居民,都是一樣的。

對於農村老人來說,既可以去參與職工養老保險,也可以參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前者的話,女性還可以在55歲退休,而且職工養老金水平也會更高一些,而後者目前統一的退休年齡為60歲,居民養老金人均水平也就是100多塊錢。

當然,在新農保推出以前,農村老人即便是沒有參與養老保險,也是可以在60歲領取到一份基礎養老金的,不過現在已經不能再享受這樣的待遇了,大家都是需要去參與養老保險,才能領取養老金。

因此,個人當然是支持給60歲農村老人發放養老金的,但是在目前的退休政策下,幻想免費去獲得養老金,這是不現實的。

@社保當家,感謝你的閱讀。

㈢ 為什麼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金

退休金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後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所以農民沒有退休金。關於農民沒有退休金的原因:1、農民和土地掛鉤,難以考核量化。2、農村老齡人口眾多,存在資金缺口。3、各類補貼彌補農民退休金空位。
退休金是國家對於養老方面所出台的一項政策,一般來說,只要購買了養老保險,退休後都能領得退休金,教師,公務員都有退休金。但是有一項職業例外,農民。那麼為什麼農民沒有退休金呢?先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退休金。
一、什麼是退休金?
退休金,也稱養老金,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支付的酬勞的一部分。一直以來,退休金制度實行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維護社會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
二、什麼人可以領退休金?
根據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政策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金的人員,必須全部符合以下三個條件,退休後才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
一是在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並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二是個人繳費年限滿15年;
三是履行繳費義務且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包括特殊工種,政策性提前退休和病退)。
三、為什麼農民沒有退休金?
1、農民靠土地養老,職工靠退休金
我國執行二次元戶籍制度(現已取消),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有承包土地的權利,原則上通過耕種、養殖獲取報酬,自負盈虧。而企事業單位職工為城鎮戶口,通過工作獲取收入,並創造價值。雖然,農民通過土地經營也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但農民的勞動成果沒有量化的依據。農民的生產生活和土地直接掛鉤,農民沒有退休一說。
2、用農業補貼彌補退休金的不足
最早農民種地要交公糧,「三提五統」後剩下的才是自己的。自2006年開始,國家全面取消農業稅費,並加大對農村的各項補貼。其目的也是為了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解決農村面臨的各種問題。為了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國家建立試點,在農村實行新農保(後稱:農村養老保險),農村60周歲的老人可獲取養老金,以緩解農村養老壓力。
3、全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農村養老資金缺口大
目前全國的老齡人口已經達到2億,其中65%左右的老人生活在農村。面對這一龐大的農村老齡人群體,國家給農民發「退休金」,不太可能實現。
可以看出,農民之所以不能領退休金,是因為農民人數眾多,而國家老齡化的加速使得農村老年人口數量急劇上漲,國家並不能有效負擔起相應補貼,但是,農民養老也並不是沒人管,國家出台了相應政策,專門針對農村養老的問題,因此大家大可放心啦。

㈣ 農民退休金迎「新規」:超過70歲每月可領500到600元行得通嗎

引言
這些年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如何保證退休老人的權益是國家重點考慮的問題。與此同時,大眾也逐漸意識到,繳納社保的重要性。
城鎮職工擁有社保,晚年生活倒不必太過擔憂,而農村的居民拿不到退休金,生活就異常艱難。
畢竟年老之後從事體力勞動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對於這種情況,我國人民大學的鄭風田教授就提出相關的建議,他說可以給年齡超過70歲的農民提供退休金,每個月在500元到600元。
關於這個建議,受到不少,農村居民的認可,尤其是年齡偏大且無勞動能力的居民。他們認為,國家可以考慮這項建議。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未來是否在鄉下也要實行退休制度?
絕大多數農民沒有養老金,晚年生活異常艱辛
對於大部分城鎮居民而言,上班的時候繳納社保,退休之後就能領取養老金,他們的生活能夠得到保障。
但農村不同,年輕時大多以耕種為生,年老之後喪失勞動力,無法進行耕作,意味著沒有收入來源,農民們也需要衣食住行。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條件無法支撐,老年人生活自然異常貧困。
有一些老人,即便年過七旬,也需要種地工作,就是為了換錢來維持基本的生活。即便每日辛苦勞作,很多時候還是不能維持溫飽。
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都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較大貢獻。鄭教授還表示,當初在農村工作的老年人是為了國家的發展。種植的糧食還有一部分是免費的贈與國家,這對於維持社會穩定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國需要修繕各種農田以及水利措施,這些農民從來不叫苦叫累,哪怕嚴寒酷暑,也會將一系列工作完成。所以他們年老之後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也是應該的。
為何農民領取養老金不按退休年齡?
我國的退休年齡規定,女性為65十周歲,男性為60周歲,但此時有不少人則發出疑問,為什麼農村的居民需要等到70歲呢?對於這個問題,與國家方面也有自身的考量。
根據目前,全國人口普查可以得知,我國超過60歲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2.6億。而這裡面絕大部分都是農村的老年人口。
即便是超過70歲的老年人,數量目前也突破1.1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農村超過70歲的老年人口數量大概在5000多萬。按照70歲的人口進行退休金補貼的話,對於國家財政而言也是一筆比較大的支出。
同時,即便農村人民年過六旬,也依舊有著一定的勞動能力。城市人口退休年齡擺在那裡,是因為大部分企業不願意招收年齡超過50歲以上的老人。
但是農村人口不一樣,土地是收歸自己的,只要自己想進行耕種,那就可以耕種。雖然70歲的老人,勞動力下降,但目前農村地區有些老人已經年齡已經到達80歲,可仍然會繼續勞作。
若是60周歲以上的人全部能夠領取退休金的話,那我國的養老體系根本無法承受這樣重的經濟負擔。
所以從綜合的角度考量,給70歲以上的農民發放是最好的選擇,芹森而目前這個選擇還僅僅是一個想法,還沒有具體推動實施。
給農民發放養老金的話,數額大概需要多少呢?
對於養老金的問題,在農民們眼中自然希望領得越多越好,但是對於國家而言,農民的基數太大,多一塊錢負擔都更加嚴重,財政支出的壓力過大。
如果養老金的數額太低,對於農民本身而言,又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無法維持生計的話,發與不發並無太大區別。對於這種狀況,有不少人提出建議,可以根據當地的低保補助金來決定養老金的發放。
低保主要是我國給予一些特別貧困的家庭,因最低的生活補助,正常情況下是500元左右。對於70歲的老人而言,500元足夠維持日常生活,如果家庭條件稍好,那麼子女也會幫扶父母老年人的晚年,就不用再擔憂生存問題。當然,每個地區的物價存在不同,對此劃分也不同。
小結
總的來看,農民為國家建設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段頃。雖然,他們沒有從事高科技方面的研究,但農民是我國的根本,沒有農民也談不上祖國走向繁榮富強,提高農民的待遇也有一定的可行之處。但鄭教授的體育始終是建議,未來對於農村地區老年生活如何進行保障,想必國家也有自己的考量!
今日熱議:農民退休金迎「新規」:超過70歲嫌燃畝每月可領500到600元?行得通嗎?

㈤ 農村一些60歲以上的老人也有退休金,為什麼有的人還要種地

農民都沒有退休年齡,哪來的退休金?農民的養老問題,一直是 社會 關注的焦點。農村老人到了60歲時,不像城鎮職工幹部辦理了退休手續,每個月就可以足額領取養老金,然後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農民沒有這個 社會 待遇,他們世代以耕種土地為生,即使老了,還依然要依靠「土地養老」,當到了年老體蓑失去勞動能力時,就要依靠「養兒防老」了,這是各地農村最基本的現實情況。

雖然,近年來政府給農村每位達到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了基礎養老金,有效地解決了老人一定的生活因難,但對於農村老坦乎派人養老來說,還是杯水車薪。因此,他們依然不得不耕種土地,不得不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對此, 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農村老人依靠土地養老的現實沒有改變。
農村人以土地為生,在土地里尋求生活,這個現實情況就是如此。雖然現在農村流動人口不斷增加,大批青壯年農民外出務工,可到了60歲時用人單位就不再請用了,這樣,他們為了生活,為了積攢一點養老金,就必須耕種土地,利用土地生產的糧食作物,解決生活困難頃腔。況且,農民到了60歲如果沒有疾病,身體硬朗,他 們還可以下地勞動,他們還依然需要土地養老,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所需,而僅僅依靠每月領取的幾十塊錢,是無法保障自己的生活所需的。

第二,農村老人愛惜土地現實沒有改變。
農村老人過去經歷年饉的困難生活,他們深深地懂得手中沒糧,肚子發慌的滋味,況且一輩子在土地里耕種,依靠土地養活了全家老少,也依靠土地實現了自己人生小小的目標,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擔當。在這樣漫長的耕種歲月中, 他們與土地結下的深情厚誼是無法割捨的,他們與自己的莊稼讓賀地情同手足也是現實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怎麼可能扔下土地不管不問呢?

第三,農村老人依靠種地收入還債。
現實情況是農村老人耕種了一輩子的土地,因為糧食作物價格一直比較低迷,他們僅僅依靠土地所獲的收益,也只是維持家庭的生活開支,但一年要積攢下來多少錢,這個確實很困難。對此,他們就靠勤儉持家,就靠省吃儉用,就靠節衣縮食,這樣一點點積攢下來供孩子上學,伺侍老人,蓋房子,給兒子娶媳婦等等,這些大項的開支,早都讓農村老人背負債務了。 所以,即使老了,還要依靠種地的收入來還債務,減輕兒女的經濟負擔。

第四,農村老人依靠種地給自己攢些養老金。
雖然現在農村老人每月領取不足百元的養老金,能解決一些困難,但在農村遇到傷風感冒,遇到大小病情,到那時失去了勞動能力,哪有錢醫治呢?況且現在農村子女的經濟壓力也很大,他們要在城裡買房,要買車,要供子女上學,兒女的經濟狀況也很緊張。 所以,他們趁自己還能勞動,還能生產就下地耕種,一方面解決了自己的生活困難,一方面可以節餘一些積攢起來,待以後不能勞動時再拿出來花費,這樣不是更好嗎?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你對此有何高見,我們留言區見。

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也有退休金,為什麼有的人還要種地?你這問題問得,讓人哭笑不得,農村60歲的老人,什麼時候有退休金了,難道是你在發嗎?可以告訴你,但凡還有點勞動能力的老人,都還會為了自己或減輕後輩的壓力,選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你所謂的退休金,就是在農村每個月105塊的養老補貼(地方不同,這個金額會有點差異)。敢問一下,提問的仁兄,一個月105塊,夠基本生活嗎?

二、農村的老人,只要還有點勞動力的,都會自己種點田種點菜,多半都是為了自給自足,這每個月105塊的養老錢,都是要存在那備不時之需的。

三、農村遠沒有你想的那麼富裕,也沒有你說的所謂的退休金。現實的農村老人生活狀態堪憂,遠遠不是這區區一百塊養老金就能夠解決問題的,還需要國家加大養老金投放力度。

四、現在的這批農村老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受苦愛累最多的一輩人,在建國初期,為國家的建設,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依然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努力支持祖國建設發展,是最崇高的一輩人。

總之,農村沒有退休金,只有微薄的養老金,在還有勞動力的情況下,大多數還會種點田,種點菜來維持最低的生活標准。而這區區100來塊的養老金,並不能解決多少問題,希望國家最好再提高一點養老金份額,達到每人每月最低4~500元,能滿足農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達到老有所養的目的,讓他們過一個比較舒適的晚年。

這叫飽漢不知餓漢飢,農村老人每月100多元的養老金夠養老嗎?不種地能養活自己嗎?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農村一些60歲以上的老人也有退休金,為什麼有的人還要種地呢?
城鄉居民人均養老金162元
這些人有退休金,但是卻還要種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養老金不夠用,不夠養老的。

來自人社部的最新數據顯示,城鄉居民人均養老金目前只有162元。

而在農村,很多60歲以上的老年人雖然有養老金,但是領取的只是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要知道,基礎養老金的全國最低標准只有每月88元,各地的標准有所不同,但也大多是在100多元左右。

比如,廣東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只有170元,山東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只有118元,河南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103元。

100多元的養老金收入,這只能充當零花錢而已,如果說僅僅靠這點錢根本是完全無法來養老的。

而對於農民來說,養老金不夠用,所以只能繼續種地來增加收入,繼續靠種地來養活自己了。

為什麼農民的養老金這么低呢?主要原因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2014年才建立,目前只有五年多的時間,個人賬戶積累比較少,很多人領取的只是基礎養老金。

而且,對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定位是農民的補充性收入,因為農民是有土地等生產資料的,可以自己生產糧食蔬菜,土地才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城市居民沒有土地。

當然了,有人說了難道子女不給老人養老錢嗎?難道子女不贍養老人嗎?

當然,在養老錢基本夠用的情況下,有些人繼續種地,甚至說幫子女繼續種地,很多人會說通過種地來鍛煉身體,要不然真的是要蹲在牆根下等死嗎?

一些人的父母確實是這么想的,因為莊稼人是閑不下來的,在他們看來,一閑下來可能身體上的各種毛病就全找上來了,還不如乾乾農活。種地的同時還能夠給子女減輕一些贍養負擔。

所以,在有養老金的情況下,有些人繼續種地,主要原因是因為養老金太低,不夠用,當然也有的人是想通過干農活,種地來保持身體 健康 ,同時也能補貼家用,給子女減輕負擔。

要回答此問題首先我的批評一下題主用詞不當而導致大家爭論不休。也就是雙軌制以前(2014.10)叫退休金,雙軌制開始都叫養老金。

二是"城市"與"農村"區別。這兩個詞基本上沒用好。應該機關企事業離退休人員,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和農村農民基本相同,但在我們這個市,有一個街道居委會對原居民滿60歲的每個月每個人發放一千多養老金。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而且間隔二,三年就增加一次養老金。)那不是政府發放的。

弄清意思我們來討論題主的問題。針對題主的問題題目有二處不妥。一是"退休金",從現時代講用詞不當;二是"農村6O歲老人有了退休金還勞動"。我試問題主,你是外星人嗎?如果不是難道不懂的農村6O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只有一丁點兒微薄的養老金。這個地方問的讓人渾身起疙瘩,連一個外星人都關注中國的農村農民養老金問題。

現在我來回答題主問題。農村6O歲以上到69歲的農民,據我所知,每個人每個月幾乎沒有超過130元的。我市每個人每個月113元。這一丁點錢買不到三斤豬排骨。我昨天去買,每斤48元(鮮的)。冷凍的又怕疫情國家流入,那便宜很多。試問題主和大家,廣大農村農民兄弟怎麼生存啊刁?稀飯加鹽巴嗎?蔬菜自己種,也的化肥,施葯,錢錢來自何方,再說現在農村喜事多,禮金哪裡來等等問題。所以他們不得不去勞動獲取點格外收入而來彌補生活中不足問題,知道嗎?

我建議政府在條件允許下給農村60歲以上農民800元至1000元的養老金,讓他們高高興興安度晚年。我希望我的建議能早日實現。

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領取的不是退休金,退休金是針對從正式單位退休下來的城市職工才有的,農村的老人領取的是養老金,千萬別把養老金和退休金混為一談,再說這兩種補貼的數量也不是可以相比的,確實有很多的農村老人雖然可以領取養老金,但仍然要種地,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的:
一、養老金金額有待提高。
以我們家這邊的老人為例,交了最高檔500元,每個月領取了160多元,試問這樣的養老金能夠農村老人的日常花銷嗎,基本上農村的老人到了60歲左右,身體上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慢性病,雖然不致命,但是多數還得靠葯物維持,現在我們國家的葯價怎麼樣,我就不做過多的評價了,因為政府給予的補貼少,要是自己的子女孝順還好,如果子女不孝順,不給父母生活費,那不還得靠自己種地賣糧增加收入嗎!
二、農村的勞動力普遍老齡化!
現在很少有年輕人會回到自己的家鄉種地的,因為自己的父母是農民,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再回到這一畝三分地謀求生路,多數的年輕人還是願意在外面打拚,苦點累點也不願回家種地,所以農村老人自家的土地,在後代不願回來耕種的時候,只能自己還得繼續種地了!
三、對於養老還是有很多的擔憂的!
現在的年輕人面臨著諸多的生活壓力,有很多的年輕人為了還房貸車貸還是得靠著農村的老爸老媽的補助才行,試想面臨著這么大的生活壓力,做為老人能對自己的將來的老年生活有信心嗎,只會增添不少的擔憂,因為有這些的擔憂,還是得繼續種地,種幾年得幾年的收入,手裡還是要給自己准備一些養老錢的,還有農村的土話就是給自己攢「棺材本」。

總之,農村的養老問題還是有很多的,況且,現在養老的這一批老人又是,都趕上了祖國建國初期全國物資匱乏,為國家的建設都是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的,他們現在老了,就想有一個安靜祥和的老年生活,可是現實告訴這個農村老人不允許,他們還有力氣就得繼續種地!

以上都是小閆的個人觀點,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很正常啊,我父母就是這樣,為的是一家人吃的 健康 ,其次也方便,更重要的是父母還想為家庭付出的心情。

說實話,我父母都有退休金了,但是我爸爸依然在外工作,讓他別幹了都不肯,就說還想給我和女兒多攢點。

我爸除了在外工作外,家裡地里的活也都乾的,我媽媽也是,除了幫我帶娃外,每天還會抽空地里干一會,家裡吃的瓜果蔬菜大部分是我媽媽親自種的。

農村人有地,就家門口種一下,就夠一家人吃的了,甚至還吃不完,可以給左鄰右舍一點。一方面是地荒著會心疼,感覺浪費,其次自己種的蔬菜 健康 又環保,更重要的是鍛煉了身體。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 養生 和鍛煉了,吃自家種的菜最讓人安心。既鍛煉了身體又收獲了果實,還能為家庭省錢,現在蔬菜多貴啊,是吧?所以何樂而不為呢?

還有農民種地能增加家庭收入,做父母的都希望兒女好,都願為家庭盡心盡力。

總結,父母種的不是地,是愛。

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也有退休金,為什麼有的人還要種地?

問: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也有退休金,為什麼有的人還要種地?

請我弄清楚,農村老人根本沒有退休年齡這么一說,更不要說有退休金。不過,最近幾年裡,在我們當地,政府只是給年滿六十歲以上的農民每月每人發放七、八十元的養老金。還有就是高齡補貼,年滿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半年有180元的高齡補貼。雖說每月只有幾十元,可他們還是挺知足的,遺憾的是太少了,如今各種物價飛漲,每月幾十元錢不夠花費的,因此在農村,一些年滿六十以上的老人,只要他們身體 健康 ,他們還要選擇幹些力所能及的事來維持現狀,這也是我們農村老人的無奈,說心裡話,我們的農民也想能夠退休,也想歇歇,可沒有辦法,如今的 社會 ,他們的子女壓力大,為了不拖累子女,於是他們還是選擇幹些農活……

在農村,有退休金的人是極少的,比如我的鄰居,他是退休老師,他是村裡的老師,剛開始是民辦教師,後來經過多次考核成為一名正式的老師了,前幾年退休了,退休工資一年好幾萬元,由於農村 娛樂 設施少,又加上家中沒有其它事情牽絆(也就是上無父母需要照顧,下面子孫已長大)可他平時還去幹活,我們村的土地大部分流傳出去了,土地不多了,他就選擇去打些零工,這樣可以給家庭增加點收入,同時也充實了自己。

題主,你好!

「農村一些60歲以上的老人也有退休金,為什麼還要種地?」我要反問一句:有這回事兒嗎?題主這是在問問題呢,還是在開玩笑呢,甚至是在裝糊塗呢?我可以武斷地講,能提出此問題的人,他一定不是農民。

一、我身邊有很多60歲以上的老農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退休金,農民根本就沒有退休二字,農民只有不能動彈了,不能自理了,那才叫正兒八經的退休。

還說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也有退休金,那就是說別人有退休金,農民也有。但事實上呢?農民能和誰比呢?能和有單位的人一樣有退休金,而且一樣多嗎?

到今天,我只知道60歲以上農民有養老金,而不是退休金,退休金和養老金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可不能混為一談,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也用不著去搜索,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只有100多元,是明擺著的養老金,而不是退休金好嗎?

每個月100多元的養老金,能度一個月的日子嗎?除非回到解放前。農民不種地,誰給他們吃穿用呢?天上掉嗎?這么簡單的道理,誰都會明白,怎麼問得出口?

二、如果60歲以上的農民有退休金,要麼就是在夢里笑醒了,要麼就是吃飽了撐的下地去干農活。擺在眼前的農民的養老金就100來元,現在連解決溫飽都成問題。

硬說農民有也退休金,還要種地,農民不可能每天坐著吃這100元的養老金來度日子,他們別無選擇,除了種地,就是外出打工,用自己的血汗換來幸福的生活。

種地和打工,哪一樣是很輕松的活兒呢?如果不種地,60歲以上的農民,上有老下有小,難道就指望100多元的養老金來養老嗎?

很多60歲以上的農民還在做兒子,家中上有八九十歲的父母還要贍養,下面還有兒子、孫子,老人種地也是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他們不種地、不打工,家裡的開支哪裡來呢?

三、就算題主說的60歲以上農民也有退休金,農民是100多元,別人的退休金也是100多元,假如別人不種地的話,我就算他有能耐,我就佩服他是神仙。

當然,這種假設根本就不可能,別人退休金一個月好幾千元,而農民一個月卻只有100多元,叫養老金,根本沒有什麼退休金,說農民有退休金的人,簡直是無稽之談,不是農民出身的人說的話。

說話得要有證據,才能佔得住腳,平時和大家聊天說說還可以,在網上提問就這樣信口開河,未免太不負責任,誤導大眾產生不必要的矛盾沖突,還能心安嗎?

四、農民種地怎麼啦?不應該嗎?生產糧食有錯嗎?勞動是農民的本色,勞動最光榮,農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又為國家出一份微薄之力,應該尊重才對。

別說農民目前還沒有退休金,即使有退休金也不能在家坐享其成,很多一個月拿幾千退休金的人,還在打工的大有人在,農民就憑這點養老金就不下地幹活,怎麼也說不過去,就別問為什麼了,不說了,仔細想想好了。

農民有沒有退休金,已經很清楚了,可以這么說,無論情況如何,農民種地,生活就有保障,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天大的事,只有手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

我是學農知農,喜歡分享農村問題,我的回答有不到之處,請在評論區討論,敬請大家關注!謝謝,再見!

農村60歲以上有退休金的老人一般就是以前的「一頭沉」,夫妻一方在城市工作,一方在農村務務,在外工作的有退休金,在家務農的沒有,有退休金的在幫配偶種責任田。如果有退休的去世,務農的一方國家每個月給幾百元的養老金。

在這里首先要說明白的是,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是拿了錢了,但是那是養老金,不是退休金!是每月100元左右的養老金!70歲以後那還有一點年齡大的一點點年齡錢,我們農村人叫老年金!這樣的加起來一年不到2000元!這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這些上了歲數的人,在我們農村沒有拿養老金之前都是交了幾年的農民養老保險金的,在農村如果沒有其他的經濟收入來源的話,光靠這100元左右的養老金是很難養活自己的,恐怕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更不要說油鹽醬醋的開支和人情往來,這樣的能壓的人喘不過氣來,砸鍋賣鐵的心思都有!

在這里里不談五保戶,60歲以上的五保戶是國家全供養的!在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其家裡都有孫輩的,且孩子們上學要纏著老人買零食以及學慣用品,也要花掉不小的錢款,朋友們說說有沒有,在隔代親的基礎上,誰能不疼愛孫輩?

60歲以上的老人還是要靠那幾畝薄地的,畢竟還有的收入,這也是農村老人的唯一的經濟收入來源!

也許不明白當今農村 社會 現狀的人會說,年輕人不能種地帶孩子嗎?其實農村的年輕人壓力更大,他們要買車、買房,買了房子、車子了要還房貸車貸,物業費、水電費等等,年輕人哪有時間照顧老人和孩子們呢。

要知道這些老人每個月100多元的養老金夠干什麼的,一年下來不就是1000多元嗎?這點錢還沒有城市職工每個月退休金的零頭多!不是人人平等的嗎?從建國初期到現在都是農業哺育了工業,現在工業發達了,也到了工業反哺農業的時候了!

現在很多人為不寄希望於這1000多元上面,能夠依靠兒女們的幫助,依靠不上的都是自己在土裡刨食吃,這就是農村60歲以上無私的為城市建設交過公糧的老人。

所以題主的問題不確切,農村老人拿的是養老金,就是國家給予農村老人的補貼而已。很多朋友不了解農村的現狀,也不是所有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都有這樣的待遇的,也有的老人可能還沒有,其實這些補貼是不能稱呼為退休金的,到了年齡退而不休,哪來的退休金之說?沒有退休金,哪來的退休一說呢?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農民是會等到退休的,也一樣可以享受到退休金的待遇的!只是政策實施的早晚問題。

我們農民向前看,多一點陽光燦爛,苦日子已經過去了,好日子還會遠嗎!

㈥ 農民老了,退休工資能不能和退休工人平等

很遺憾,並不能。

農民養老問題一直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國家也一直在想方設法減輕農民養老壓力。可是想要農民退休工資和退休工人達到同樣的水平,這在現階段來講是不可能實現的事。

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國家一直在想辦法減輕年老農民養老壓力。對於農民而言,參加工作繳納社保或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是最靠譜的方式,不要奢望太多,否則只會更失望。

㈦ 未來農民老了,能領到退休金嗎今年農民養老有哪些好消息

農民如果繳納了養老保險的話,未來老了就宴爛畢能領取到養老金。在過去的幾年裡,政府一直在為農村居民提供各種福利。比如60歲以上的農村人,可以領取基礎養老金。這種養老金也是最常見的養老金。

我國各地都出台了完善農村和農村基本養老保險的政策。而且目前國內很多省市已經開始實施養老補貼。農業適齡人口也可以享受養老補貼。這是政府為保障農村居民而提供的一組養老政策。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政府在解決農村問題上做了很多准備。

退休金的概念: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㈧ 農民退休金正式規定了!具體是怎麼規定的

農民退休金正式規定了,規定農村每位老人基礎養老退休金是100元,在這個基礎之上,農民每月繳納養老金的金額不同,國家補貼的額度也不同。

農民的經濟自給自足,對外界的需求很少,除了無法生產的鹽,洗衣粉,電等等,其他的米面蔬菜水果之類,農村老人基本都可以自己種植。這部分退休金對農村老人來說,最重要的意義是心理安慰。據小編了解,在陝西農村,每位退休的老人每月能夠領到300元退休金,他們的晚年生活將會達到小康水平。

㈨ 農業戶口養老金標准

參保人員可根據本人及家庭經濟狀況自願選擇個人繳費標准,則正多繳多得。具體領取多少,根據個人繳費檔次以及當地補貼政策而定,以當地社保部門答復為准。

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標准:按照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發放。若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可依法繼承。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搜行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二、農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是什麼?

新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分為繳費標准、繳費基數及老年生活補助。以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為例: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新農村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可以分別按世盯嘩照5%、10%、20%、30%的比例按年繳費。具體繳費比例由參保居民自主選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按年繳納,也可以在60周歲前選擇一次性繳費(必須繳足15年),或在60周歲時一次性補足15年繳費。一次性繳費或補足繳費,只能選擇按10%及以上的比例繳費。

綜上所述,我國農業人口很多,不少農民沒有工作就在家務農,其可以購買農村基本養老保險,這樣等年老後也有養老金待遇,減輕子女的贍養負擔。目前,新農民養老保險繳納檔次一般有12個,有的地方是6個,具體看當地政策是什麼,領取養老金的標准按繳費檔次和政府補貼綜合計算得出。

與農業人口老了還有退休金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個醫院都有體檢么 瀏覽:733
2014年我國老年人 瀏覽:254
長壽到阿依河有多遠 瀏覽:851
重陽節給父母的句子 瀏覽:876
女幹部60歲退休山東 瀏覽:842
南通老年大學課程安排 瀏覽:770
北京養老院轉讓信息 瀏覽:452
餘姚市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810
養老保險公平嗎 瀏覽:366
老年大學開展黨建工作的宣傳 瀏覽:913
武進養老保險查詢個人賬戶 瀏覽:533
養老機構的稅收優惠 瀏覽:835
父母親打工如何填寫工作 瀏覽:722
事業編體檢後沒去會怎麼樣 瀏覽:941
聊城包裝廠招50歲普工有 瀏覽:379
老年人做刮宮 瀏覽:198
九十歲老人的腳發紫怎麼回事 瀏覽:793
父母十周年貼什麼色的對聯 瀏覽:847
老年大學沒有文化課 瀏覽:710
緊急呼救敬老院 瀏覽: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