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省退休中人退休金補發時間2022年是多少
一、2022年退休人員補發工資時間
對於多數已經公布調整辦法的省份,退休金一般會在7月底全部補發到賬。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事業退休人員工資調整情況
退休人員漲工資計算方法: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國務院關於處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職、退休時計算工作年限的暫行規定》九、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計算。在計算退職金、退休金時,按周年計算後剩餘的月數,超過六個月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和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年計算。
二、事業單位工資調整匯總
調整公共機構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標准,並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未實施績效工資的,應當納入績效工資項目。調整後的崗位工資標准,專業技術人員從現行550元到2800元到1150元到3810元,管理人員從現行540元到830元到1130元到2600元到170元到5795元,工人從現行70元到915元到1855元
三、事業單位的病假工資如何調整?
《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病假的規定》工作人員病假期間享受本規定的工資待遇,應由所在單位定點醫療機構出具證明,並經主管部門審核批准。病假工資每月按21.5天折算,折算後的尾數四捨五入。
本規定中所指的「基本工資」,機關實行職級工資制的人員,指職務工資、級別工資之和;機關工人指崗位工資、技術等級(職務)工資之和;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工人指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工作人員計發病假期間工資待遇的工作年限,仍按現行工齡計算有關規定執行,即從參加工作之當年起計算。
《國務院關於處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職、退休時計算工作年限的暫行規定》九、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計算。在計算退職金、退休金時,按周年計算後剩餘的月數,超過六個月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和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年計算。
㈡ 事業退休補發工資標准
退休人員: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按照政府文件規定,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支付項目好幾項,其中第一項是 基本養老金=〔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 其中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職務補貼,綜合補貼,出勤補貼等,出勤補貼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內。 國家規定的綜合補貼的的具體規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區自行規定的,各地不一樣。 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基本養老金計發比例為0.4%。 退休金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