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計算退休後到底可以領到多少養老金
繳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是可以領取的。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貳』 退休金是怎樣算出來的(上繳的養老保險金多繳多得,百分比是多少)
養老金抄計算如下:
1、養老襲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叄』 退休金計算問題-每月多領多少錢
1、要看補繳的是哪些年份的。養老金影響因素比較多,沒法簡單的 根據這幾個數據計專算你多領的錢,多長時屬間可以領回來。
2、實際來說關鍵看你能領取到多少歲,
3、如果你個人經濟條件允許,10年25000比以後繳費來說要低,還是可以考慮的。
如果包含醫療保險就更合算 了
『肆』 退休金有多少
退休金發放的標准一般和兩個標准關系密切:一個是繳費基數,一個是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必須在退休前累計繳納15年方可發放養老金)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關鍵是要知道自己的單位是按照什麼基數繳納的。
『伍』 拿退休金多少的計算方法是啥呀
基礎養老 金=(社平工資x社保繳費平均指數+社平工資)*2x社保繳費年限回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答余額*139(男)195(女)
兩道公式得出的數相加就是你的基本養老金。
公式中社平工資就是你退休當年當地社平工資。
『陸』 退休金計算方法:退休每個月可以拿多少錢
退休金既沒復有標准也不是制固定數,這問題問的不科學。
退休金的多與少是與你的:繳費年限多少、繳費平均指數高低、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多少、法定退休年齡時的社平工資數額高低密切先關,這些數據套進規定公式中計算出來的,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柒』 如何計算退休後能拿多少退休金
如果近期退休,找個差不多歲數,同性別。工齡差不多的,新退休的,你們的待遇基本也是一樣的。只差每年繳費高低的導致的差別了。
如果很多年後退休,沒有辦法估計的。社保也算不了。
『捌』 計算退休金時每增加一年工齡大約可增加多少錢
計算退休金時每增加一年工齡大約可增加多少錢,這個要看每個地方的交費標准來定,交的總年數跟退休時,當年的人均工資來算出來的,如果沒到退休年齡是算不到的。
公務員的工齡是從任命為公務員之日所屬月份到退休或死亡之日所屬月份的年數(不滿1年時,每個月按1/12計算)。
增加工資是沒有固定標準的,漲工資是根據單位的效益好壞和單位的增薪計劃來決定的,每個地區有不同的計算方式,還有地區差異化,工齡的長短,所以沒有統一的標准。
(8)算多了退休金擴展閱讀:
計算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臨界指數×視同繳費月數+1994年1月至2001年6月實際繳費指數之和)÷(視同繳費月數+1994年1月至2001年6月間的實際繳費月數)
=[(1×27年×12個月)+133.812]÷[(27年×12個月)+(7.5年×12個月)]
=1.106
計算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9年所在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1350×1.106=1493.10
『玖』 退休工資按什麼標准算相差三年多了將近三百元
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版低、繳費權年限的長短等,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 2、參考公式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繳費少,待遇也低,這是成正比的。
『拾』 我的退休金是多少
誰知道?不知你繳費年限、不知繳費平均指數,不知你個人賬戶資金余額、不知你法定退休年齡時當地社平工資多少,這些未知數據都是未知數,誰能給你算出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