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人2015 2016年退休的虧慘了,請問差距如此大,這是為什麼
因為國發[2015]2號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2014年10月以後退休的人員,現在只是預發,等政策明朗會再行清算。現在發到手少,以後補的就多,其實是一樣的。
資料擴展:
社保是國家政策,保費會隨著國家政策變動而變動,每年再增加,社保費用分三個部分:個人,單位,國家。20%進入國家統籌,80%進個人帳戶,養老金的領取看國家政策,目前延退政策出台,男性從60歲延到65歲,女性從55歲延退到60歲,社保養老金的領取替代率也越來低,這就是為何很多人認為社保交了不劃算的原國,現在國家又放開二胎,因為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的國家,再說老齡化的速度在加快。預示著賺錢的少花錢的人多,國家福利的發放不是醫療福利,還是養老金的給付,所以現在國家也大利推動養老產業,希望個人也提前做好養老准備,商業保險養老保險已成為社會的第三大支柱。通過商業保險來養老是現在很多人的選擇。因為我們賺錢一陣子,花錢一輩子。
為何大部分城市的「中人」一直還沒有拿到屬於自己的退休金呢?由於其退休金計算的特殊性,「中人」養老金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老辦法待遇標准,按老辦法待遇標准發放;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老辦法待遇標准,超出的部分按以下規定發放: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20%;依此類推,到過渡期末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
㈡ 中人養老金計算方法嚴重不公,嚴重違背中央的縮小差距的方針。.
不但沒縮小差距反而擴大差距,嚴重違背提低限高的原則!
㈢ 中人退休金政策落實為什麼這么難主管部門層面一直不作表態究竟什麼原因,如確是困難說出中人們共同承擔
說到底還是當初頭腦發熱,沒想清楚,也不仔細測算,越到後來問題暴露越充分,導致難以按當初的設計執行。
㈣ 「中人」過渡期為什麼退休金這么低
各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已經全部出齊,辦法除確定改革范圍和繳費基數外,還提出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向「中人」發放過渡性養老金,部分地區明確在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中人」退休後待遇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四部分組成。並軌時職工的年齡越大,在其實際領到的退休金中,基本養老金佔到的比例就越小,過渡性養老金佔到的比例就越大。
事實上,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過程中,相關政策也作出了過渡期的安排,對改革中的「中人」,從社會統籌基金中支付過渡性養老金。
在10年過渡期內的退休中人,養老金是按照新、老兩種辦法來對比計算的,限高保低。對新辦法計算多出部分的養老金按照每過渡1年增加10%的調節比例來發放。2015年是過渡期的第1年,只能發增加部分的10%,2018年是過渡期的第4年,可以發增加部分的40%。估計這一塊2018年退休的至少要比2015年退休的多拿養老金500元以上。
事實上,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過程中,相關政策也作出了過渡期的安排,對改革中的「中人」,從社會統籌基金中支付過渡性養老金。目前隨著「中人」逐漸退休、「新人」越來越多,過渡性的政策安排逐步弱化,新制度逐漸居於主體地位,體現了平穩過渡的改革方針。
對此,專家表示,通俗來講,「中人」退休後待遇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四部分組成。並軌時職工的年齡越大,在其實際領到 的退休金中,基本養老金佔到的比例就越小,過渡性養老金佔到的比例就越大。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畢竟有很多人在機關工作多年,如果一下退休金少很多,可能 會引發社會問題,同時也會給改革帶來更大阻力。職業年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可以充當平滑劑的作用,填平改革前後養老金待遇鴻溝,實現平穩過渡。」上述專家說。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認為,過渡期結束後,「中人」養老待遇會因人而異,但是差距不會太大。因為到時候不僅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有了一定 的繳費積累,而且養老金還隨著待遇調整機制會不斷上調,再加上累積的職業年金,幾項相加之後的養老金絕對額可能還會增加。
㈤ 中人退休工資是高於老人還是低於老人
一般來說中人的退休工資肯定是高於老人的。2014年10月我們實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時候,制定的原則是,確保退休人員待遇不降低。為了防止退休人員突然工資增高,而以後的退休人員工資不如前期退休的人員,所以才設置了十年的過渡期。每一年增發高出比例的10%。所謂的新人是2014年10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工作人員;中人是2014年9月30日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後辦理退休的人員;老人是指2014年9月30日前已退休的人員。
為了確保「中人"待遇不吃虧和平穩銜接,國家設定了10年的過渡期,即:在退休時實行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並且還增加了一個補充性的養老保金待遇一一職業年金。綜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中人"退休後所拿的養老金一定會比「老人"高,而且還要高不少喲!同屬中人的退休時養老金也有一定差距,那和退休人員的工齡、退休年限、退休時社平工資、封控等因素有關,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中人退休時間越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越高。
㈥ 養老金不公平最新評論:養老金不公平何時解決!
養老金的不公平成為社會上最大的不公平,有三點:1、個別養老金過高,有的達到了7、8千甚至上萬元,遠高於平均工資,可知一個人的工資需要交房貸、養孩子、各種應酬等,而一個養老金太高了失去了養老金的意義,降低在職工的積極性;2、養老金之間差距過大,少則兩三千元,多則七八千上萬元,每年按比例調整,使得差距越來越大,應該限高補低逐步縮小差距。雖然有的傻子說多交多得,這也應該體現在剛退休前幾年,隨著時間增長這種差價應該縮小,而不是繼續擴大;3、應取消各種不合理補貼,如上海的高級工程師的補貼,這種職稱只能在工作期間有效,退休後這種職稱不能作為補貼的依據。
抵制延長退休,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到法定退休年齡必須退,企業人員可自願選擇退休,且退休人員一律比准再聘用。
㈦ 中人養老金計算方法的質凝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如何查詢個人信用記錄要查詢「信用檔案」,只需持個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一份,到人民銀行所在的當地分行個人徵信部便可免費辦理查詢。
㈧ 養老金改革後退休中人的退休金為何那麼大的差距極不公平。請問原因
一、兩者退休金領取的規定不一致
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領取的標注是按照之前的規定,即工齡10年以下的發放60%的工資,10到20年的發放70%,20到30年是80%;30到35年是85%;35年以上是90%。
再加上還有各類生活補貼和福利津貼,合計起來事業單位職工退休之後待遇不會比在職期間降很多,一般都是維持在之前的70%左右。
企業職工退休金就完全是按照人社部規定的「退休金領取」標准了,即基礎性養老金和個人賬戶所繳的養老金按照比例每月發放,另外會根據工齡,每滿一年工齡,增加1%的社會平均工資。不過即使是兩項加起來也沒有多少,也難怪兩者之間的差距會那麼大。
二、"養老金並軌"改革未完成
2014年10月份,為了進一步縮減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職工之間的養老金差距,開始實行「養老金並軌」政策,但是直到今天,因為各種原因,似乎並沒有看見很大的成效。
㈨ 我多次問到四川行政事業單位「中人」退休金方案,嚴重不公,為什麼不廢止
到時總得給退休老人一個說明,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㈩ 四川中人養老金已經補發了,差距比並軌前大得多,同級別的遲幾年退休每個月就要多幾千,這樣公平嗎
太不公平,特別是對2014年後三個月和2015.12.31號退休這批「中人」,這個群體的退休金即不如同級別14年退休的「老人」,更比不上16年以後退休的「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