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退休人員社保補貼新政出台請問對88歲老人社保有哪些政策
2017年事業單抄位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辦法為:一是先統一增加60元;二是綜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和平均養老金水平兩項因素,按本人退休時職務(職級)對應的2016年12月同職務(職級)人員平均養老金為基數,掛鉤增加3.9%。另外,為體現對高齡人員的關懷,本市2017年繼續對2016年底男滿65歲、女滿60歲的高齡人員在以上兩項普加的基礎上再增加20元。
本次增加的養老金已於2017年6月5日通過相關銀行、郵局發放到領取養老金人員的賬戶中。相關人員需要核對信息的,可撥打我局咨詢電話12333,或就近前往社保經辦機構咨詢
❷ 2017 上海社保個人應繳納多少,單位應繳納多少
上海社保最低繳費基數為3902元,單位按35%比例每月交1365.7元;個人按10.5%比例每月交409.7元。
❸ 退休金匯至社保卡上海什麼時候執行
匯至社保卡上?只有社保局劃賬至社保卡。現在許多地區自2017年新退休的人員,已經把退休金每月打在社保卡金融賬戶了。老退休人員分期分批逐步也由社保卡金融賬戶發放退休金。
❹ 2017上海社保繳費比例是多少
2017年上海社保繳費比例:
1.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靈活就業人員(或非正規就業人員)28%。
2.醫療保險:單位9.5%,個人2%,靈活就業人員(或非正規就業人員)11.5%。
3失業保險:單位0.5%,個人0.5%,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從業人員1%。
4.生育保險:用人單位或機構統一繳納1%,個人不繳費。
5.工傷保險:用人單位或機構統一繳納0.2%-1.9%,個人不繳費。
據上海市人社局消息,2017年度本市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自4月1日起調整,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分別調整為19512元和3902元。
社保繳費基數上限和下限,根據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和60%相應確定。
(4)上海2017退休人員社保擴展閱讀
針對用人單位工資發放形式的多種化,職工在確定繳費基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單位從職工工資中直接代扣代繳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個調稅等,應納入繳費基數。
2.單位以現金或銀行存款形式支付給職工個人的交通補貼、電話補貼、午餐補貼、過節費以及支付高溫、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崗位的津貼,應納入繳費基數。
3.單位通過稅後利潤提成或分紅的辦法支付給職工個人的工資,應納入繳費基數。
4.實行底薪制的職工,根據營業額或經營業績提成取得的收入,應納入繳費基數。
5.實行業務承包或費用包干,單位不再報銷差旅費用的職工,其承包收入中的60%應納入繳費基數。
❺ 上海市退休金增加怎麼調整
上海市退休人員2017年增加基本養老金,已經在月5日前支付到位。
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
《關於2017年調整本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滬人社規〔2017〕18號
各委、辦、局、控股(集團)公司,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0號),經研究,從2017年1月1日起調整本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企業辦法計發養老金的人員,以及按原小城鎮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申領並經核准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人員。
二、調整辦法
(一)每人每月增加60元。
(二)按本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2.5元,增加額不足37.5元的,補足到37.5元;再按本人2016年12月份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增加2.5%。
(三)2016年12月31日前女年滿60周歲(1956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男年滿65周歲(1951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其中:2016年當年內女年滿60周歲(1956年出生),男年滿65周歲(1951年出生),以及當年內年滿70周歲(1946年出生)、75周歲(1941年出生)、80周歲(1936年出生)的,可按2015年同類人員已享受的標准(本通知實施前的標准)先進檔,再增加。
(四)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並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規定享受原工資100%退休費的老工人、兩航起義人員、持有中國海員工會核准頒發起義船員證書的招商局駕船起義人員,按上述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後,每人每月再增加200元。
(五)按本通知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尾數不足一角的,見分進角。
三、資金列支
按本通知增加基本養老金所需費用,由本市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列支。
四、實施時間
本通知自2017年4月25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
2017年4月25日
❻ 上海小城鎮社會保險15年退休能拿多少
關於離退休人員平均月養老金的問題。
1、退休養老金計算公式: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設區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 + 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120;
社保統籌前參加工作的(「中人」)再加上過渡性養老金,社保統籌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影響過渡性養老金的具體金額。
2、影響養老金待遇水平的因素:
1)地區差異,實際上就是各統籌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差較大,當地(參保人員退休時)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的高低直接影響基礎養老金的數額。
2)個體差異,因為每個人在參保繳費期間歷年的繳費基數高低不同,繳費年限長短不同,「中人」的過渡性養老金因視同繳費年限長短而高低不同,這些都使職工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也有多少的區別。從而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數額。
所以,上面這些數據都不明確的話,具體到某一個人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是無法准確計算的。
3、全國月平均養老金: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統計局《2004年度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的數據:
「年末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635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47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2250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4103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604萬人和243萬人。......全年基金總支出3502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2975億元。」
按上面的口徑計算(總支出/總人數),2004年全國離退休人員平均月養老金在710元左右。這還是大口徑數據,因為總支出包含退休人員死亡後支付的喪葬費和撫恤費。
4、上海市月平均養老金
由於《2004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數據不足以推算出月平均養老金。費了不少時間,找到一個側面的材料。廣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信息網上有一篇《齊抓共管 建設和諧社區——赴上海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調研報告》,其中提到:「上海市現有退休人員265萬人,其中異地居住15萬人,96.7%已實現社會化管理。平均養老金936元(含機關、事業單位)。......」
5、上海市嘉定區月平均養老金
縣區一級有關數據無從查找,平均月養老金等數據只有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才清楚。不過根據上海市月養老金「托底」的政策,反正至少都有750元/月。
❼ 2017上海社保養老金未交滿十五年可以補交嗎
可以的。可以以自由職業者或者非正規勞動組織從業人員等個人進行自行繳費。
根據《上回海市社會答保險費征繳實施辦法》第九條規定:
個人繳費
繳費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所在繳費單位從其本人工資中扣除後代為繳納。
自由職業者、非正規勞動組織從業人員等個人自行繳費的,可以由本人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並申報和繳納社會保險費。
(7)上海2017退休人員社保擴展閱讀
社保基數
社保繳納基數一般是指當月的工資,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
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
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
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
❽ 2017年上海社保繳費標準是多少
上海社保繳費標準是
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內300%為繳容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❾ 上海退休人員社保待遇
根據《上海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辦法》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退休人員門診急診醫療費用)
退休人員一年內門診急診就醫或者到定點零售葯店配葯所發生的除本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規定以外的費用,先由其個人醫療帳戶當年計入資金支付。不足部分由個人支付至門急診自負段標准計700元,超過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支付(不含到定點零售葯店配葯所發生的費用):
(一)69歲以下人員,在一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80%;在二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75%;在三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70%。其中,1955年12月31日前出生、2000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並於2001年1月1日後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超過門急診自負段標准部分的醫療費用,在一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85%;在二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80%;在三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75%。
(二)70歲以上人員,在一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85%;在二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80%;在三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75%。
2000年12月31日前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一年內門診急診就醫或者到定點零售葯店配葯所發生的除本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規定以外的費用,先由其個人醫療帳戶當年計入資金支付。不足部分由個人支付至門急診自負段標准計300元,超過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支付(不含到定點零售葯店配葯所發生的費用):在一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90%;在二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85%;在三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的,由附加基金支付80%。
退休人員發生的門急診自負段標准部分的醫療費用以及按照本條規定由附加基金支付後其餘部分的醫療費用,個人醫療帳戶有歷年結余資金的,先由歷年結余資金支付,仍不足支付的,由退休人員自負。
退休人員到定點零售葯店配葯所發生的費用,可以由個人醫療帳戶歷年結余資金支付。
第二十六條(門診大病和家庭病床醫療費用)
職工在門診進行重症尿毒症透析、惡性腫瘤治療(化學治療、內分泌特異治療、放射治療、同位素治療、介入治療、中醫治療)、部分精神病病種治療(精神分裂症、中重度抑鬱症、躁狂症、強迫症、精神發育遲緩伴發精神障礙、癲癇伴發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以下統稱「門診大病」)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在職職工的,由統籌基金支付85%;退休人員的,由統籌基金支付92%。其餘部分由其個人醫療帳戶歷年結余資金支付,仍不足支付的,由職工自負。
職工家庭病床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統籌基金支付80%,其餘部分由個人醫療帳戶歷年結余資金支付,仍不足支付的,由職工自負。
第二十八條(退休人員的住院、急診觀察室醫療費用)
退休人員住院或者急診觀察室留院觀察所發生的由統籌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設起付標准。2000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起付標准為700元;2001年1月1日後退休的,起付標准為1200元。
退休人員一年內住院或者急診觀察室留院觀察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累計超過起付標準的部分,由統籌基金支付92%。
退休人員發生的起付標准以下的醫療費用以及由統籌基金支付後其餘部分的醫療費用,由個人醫療帳戶歷年結余資金支付,仍不足支付的,由退休人員自負。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