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如何辦理退休手續
如果是社會居民交夠15年社保且達到退休年令時,可拿自己的身份證原件,戶口本,手機和辦理交社保時給設定銀行卡去當地社保局辦理即可。
❷ 到退休年齡必須辦理退休嗎但是我還沒有交足15年社保,需要先登記退休手續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2
❸ 社保到退休年齡怎麼辦手續
法律分析:工作單位都會給職工購買社會養老保險,這不僅是國家政策的規定,政府的重視,更是企事業單位的責任所在。辦理退休需要准備好身份證、戶口以及人事檔案和《退休審批表》,如果有病退、視同繳費認定、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等特殊情況的的還要准備相應的證明材料或者去社保局進行檔案鑒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❹ 到退休年齡,需要提前多長時間去辦理到手續
到了滿退休年齡的當月月初就可以到社保部門帶好自己身份證社保卡去辦退休手續了,如果在單位退休的,用不著自己去辦退休手續的,退休手續由單位替你代辦的
❺ 辦理社保退休需要什麼手續資料
職工辦理退休手續需要的資料主要有:1、攜帶本人身份證、工作職業證到社保管理中心預約辦理退休審核手續;2、審核通過後,需要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設立的窗口辦理退休審批手續;相關工作人員對於符合審批條件的申請書予以批准,並將申請人相關身份信息錄入系統,並通知繳費;3、申請人繳費完成後,到指定銀行辦理養老金代發借記卡;4、完成退休手續登記後,社保局相關人員通知規定內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計算表,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即可領取到表格。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的養老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❻ 養老保險到退休年齡需要什麼手續
一、社保交到退休年齡怎麼辦理退休年齡
(一)從單位退休的參保人員,退休手續由員工企業單位的社保專員負責辦理。
1、用人單位持職工已簽字的《養老保險手冊》,到社保分中心列印《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及平均工資指數情況單》;
2、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退休待遇審批手續;
3、將審批後的《X X市城鎮企業職工退休審批表》、《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檔案》等材料送交社保分中心進行退休待遇審核。
(二)一些靈活就業人員需辦理個人社保退休手續:
1、辦理退休手續參保人應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一個月(延繳的參保人在繳費滿年限的當月)到社保局辦理退休手續,於每月1-15日(機關事業單位)、1-20日(企業單位)到社保局二樓養老服務大廳窗口遞交有關材料,辦理有關手續。
2、對符合退休條件審核通過的退休人員,社保局將會在受理的次月15日前,將有關退休人員養老金撥付到退休人員所開設的農行養老金存摺(卡),退休人員憑存摺(卡)到農行各網點領取。
3、辦理退休時,須提供人事檔案(有視同繳費年限)或勞動合同;《城鎮從業人員退休登記表》(一式二份);《養老保險手冊》及繳費清單(在三樓服務大廳列印);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3張;3張1寸免冠相片。
二、退休
退休,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2011年1月起,我國對個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政府有關方面不斷釋放出延齡退休的政策意向,民意調查顯示,過半受訪者反對延長退休年齡,多數主張按規定年齡退休。
❼ 員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公司需要給員工辦理退休手續嗎
員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齡那麼你拿著有效的證件到你所在退休辦去辦理退休,不需要公司給你辦理,如果公司給你辦理的話那不是更好嗎,這樣你省了不少時間,少跑了不少道路,這就是公司對你的關愛,才幫你去辦理退休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