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己交社保和公司交的以後退休工資是一樣嗎
一般是不一樣的。個人和單位繳納社保,都屬於社保法的覆蓋范圍,但是由於性質不同,在社保繳納的險種、繳費方式、繳費比例、繳費基數、繳費指數、繳費地點、法律的約束力等方面存在比較大的區別。雖然存在一定的區別,但是只要是繳納了相關社保的,都能享受到相應的社會保險保障。社保的繳納方式可分為個人繳納和單位繳納兩種。通常情況下以個人名義繳納社保基金時只能是社保中的養老金和醫療保險兩部分:
1、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上社保,養老+醫療;
2、參保條件:城鎮戶口或農轉非戶口;
3、辦理地點:當地社區街道的社保服務點,或區縣一級的社保局,勞動保障局;
4、個人如何繳納社保問題中所需基本資料:戶口本、身份證和復印件,2張1寸照片;
5、繳費標准: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資為基礎,養老繳費比例是20%,醫療約9%,目前尚有80%和100%兩檔可以選擇。
個人繳納社保政策規定如下:
1、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2、醫療保險方面,自由職業者,個體戶參保,可以選擇只建統籌基金,不建個人帳戶,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4.2%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也可以選擇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繳納,建立個人帳戶。職工參加醫療保險是單位承擔6%,個人承擔2%;
3、在辦理結束養老保險手續後,帶著已辦理的養老保險手續,以及相關證件,到當地的醫保中心辦理繳納醫療保險;
4、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5年,醫療保險最少需要交納25年。並在達到退休年齡時就可以申請辦理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優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Ⅱ 如何計算繳納社保和退休工資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版+本人指數化權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Ⅲ 社保交滿15年後,到退休年齡,每月可以領取工資多少錢
不好說,因為沒有詳細的數據來支撐你的社保信息。
因為不知道你們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基數,二是不知道你個人社保繳費年限與具體每年繳費金額。
Ⅳ 交了19年社保以後退休了有多少錢拿
養老金的核定是根據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多種因素,同時也要根據個人退休時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因此,退休人員能領取多少金額的退休金,只有達到退休年齡時根據當時的計算因素來核定,您能領取多少退休金目前無法提前預算
Ⅳ 企業工人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按照社保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以及當地城市退休工資的綜合水平計算退休工資,另外如果有視同工齡則根據檔案材料界定視同工齡。
Ⅵ 退休後社保工資怎麼算
基礎養老金職工退休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繳費年限×1%養老金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1.3%×繳費年限(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個人賬戶養老金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參保人員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Ⅶ 企業職工退休工資如何計算舉例說明
以下是根據浙江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浙 江 省 財 政 廳 文件
浙勞社老[2006]142號
《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辦法》 來計算的
「新人」基本養老金的計發:
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即「新人」),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從核准退休的次月起,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第一部分, 基礎養老金 = (退休時上年度省均工資 +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全部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退休時上年度省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 退休時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
第二部分,個人帳戶養老金= 退休時個人帳戶儲存額 ÷ 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40--233 41--230 42--226 43--223 44--220 45--216 46--212 47--208 48--204 49--199 50--195 51--190
52-185 53-180 54-175 55-170 56-164 57-158 58-152 59-145 60-139 61-132 62-125 63-117 64-109 65-101
Ⅷ 交滿15年社保後,退休後能拿多少養老金,如何計算
首先我們來看養老金如何計算: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
不考慮工資增長等因素,假設老張工資是5000元/月,個人養老保險繳納比例為8%,60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1。
養老金交15年後,領取的退休金有:
基礎養老金:(5000+5000×1)÷2×15×1%=75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8%×15×12÷139=518元
每月養老金:750元+518元=1268元
實際上,因為基本工資在增加、社會平均工資在增加、個人平均繳費指數也在變化,所以不到退休時還真說不好能拿多少退休金。
Ⅸ 社保退休金計算方法
基本養老源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Ⅹ 交社保退休後怎麼計算退休工資
最好不辭,交夠15年到退休就可以領養老金了如果有特殊原因非要辭,可以個人接著交。繳納標准按照職工工資的多少,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自己交就是連單位的一起交,就是交你的工資的28%左右。建議您繳到退休,因為交的年數越長,退休領得越多。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注意:養老保險應盡量連續繳納,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凡企業或被保險人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按有關規定不繳費的人員除外),被保險人符合國家規定的養老條件,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基數,按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逐年前推至相應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按每滿12個月為一個間斷繳費年度計算,不滿12個月不計算)
舉例來說吧:
如果你2020年退休,正常你的基礎養老金是201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20%,但是如果你在退休之前養老保險中斷了30個月,就是中斷了2.5年,按2年算,你的基礎養老金就是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20%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