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基數3500,退休後領多少
法律分析:社保繳費基數為3000的話,退休後每月可領到的養老金=3000元×15%+3000元×8%×12×10÷120=690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Ⅱ 社保基數和退休工資的關系
法律分析:社保繳納基數決定了退休金的多少。退休金需要根據賬戶儲存額來計算,而賬戶儲存額受到繳納基數的影響。
參保人繳費基數:即社保繳費基數,不等同於工資,取決於企業的社保繳存政策。
退休金計算公式:企業職工退休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本人平均工資指數=參保人繳費基數/上年平均工資
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每年統計局公布的社會平均工資
法律依據:《西寧市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第四條 第二款 確定繳費基數和比例。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代繳。個人工資超過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單位工資總額是指本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機關(含參公管理的)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職務工資(技術等級工資)、級別工資(崗位工資)、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特殊崗位津貼(指納入原退休費計發基數的警銜津貼、海關津貼等)、年終一次性獎金、高海拔折算工齡補貼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中小學教師及護士提高10%工資、績效工資(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獎金額度)、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特殊崗位津貼(指納入原退休費計發基數的特殊教育津貼、教齡津貼、護齡津貼)、高海拔折算工齡補貼等。
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為參保人員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參保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Ⅲ 社保基數3364退休能拿多少錢
法律分析:社保基數3364,如果社保繳納了15年,如果是在2018年退休,那麼繳納費用應該是在1萬到10萬元之間,退休金是在1000到2000左右,占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20%到30%左右。如果是從2018年開始繳納社保,繳納15年之後,在2033年正式退休,繳納的養老保險將達到30到50萬元之間,每個月能夠領取4000到6000塊錢的養老金。如果我們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能夠跟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一致的話,這樣我們的養老金就能夠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雖然我們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比較快,近年來由國家統一公布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也很高,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如果我們按照最低基數繳費15年,養老金待遇大約是18.2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月均工資,養老金替代率僅僅35%左右。如果我們按照100%的社保繳費基數繳費15年,養老金待遇會高一些,能夠達到25.36%的退休上年度月均工資,但是養老金替代率僅僅30%。照此計算,如果社平工資以6000元計算,我們基本養老金待遇大約在1100元到1500元之間。除了基本養老金待遇之外,實際上各地還有一些地方性的補貼,比如物價補貼、水電補貼、價格補貼、冬季取暖補貼等等。
Ⅳ 社保基數3430退休能拿多少錢
每月1500左右。
社保繳費基數簡稱社保基數,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至300%為繳納基數。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
Ⅳ 社保基數3629退休能拿多少
例如:社保繳費基數為3629的話,退休後每月可領到的養老金=3629元×15%+3629元×8%×12×10÷120=834元。
公式為: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而(3629元×8%×12×10÷120)為個人賬戶養老金,(3629元×15%)為基礎養老金。
《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文件所規定的退休年齡。即: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並且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准予退休。
Ⅵ 最低基數交社保退休能拿多少
法律分析:具體如下:
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限調整為20268元/月,下限維持2924元/月不變,執行時間為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工資上限調至20268元/月,下限維持3803元/月不變,執行時間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三、失業保險繳費基數上限調整為20292元/月,下限維持1410元/月不變,執行時間為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四、用人單位應按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如實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
法律依據:《 關於公布雲南省社會保險年度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上限和下限的通知》
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限調整為20268元/月,下限維持2924元/月不變,執行時間為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工資上限調至20268元/月,下限維持3803元/月不變,執行時間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三、失業保險繳費基數上限調整為20292元/月,下限維持1410元/月不變,執行時間為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四、用人單位應按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如實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
Ⅶ 2021年退休養老金計算基數
退休養老金計算基數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社會保險共涵蓋五大險種:
1、養老保險,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2、失業保險,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進而保障失業人員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促進其再就業的制度。
3、工傷保險,指國家和社會為在生產、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和患職業性疾病的勞動及親屬提供醫療救治、生活保障、經濟補償、醫療和職業康復等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
4、醫療保險,當勞動者生病或受到傷害後,由國家或社會給予的一種物質幫助,即提供醫療服務或經濟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我國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統稱為職工醫療保險。
5、生育保險,是指通過國家立法規定,在勞動者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力暫時中斷時,由國家和社會及時給予物質幫助以確保勞動者基本生活及孕產期的醫療保健需要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條 國家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嚴格監管。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制度,保障社會保險基金安全、有效運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第七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