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發工資的本在手機上下載app但一直沒有登陸是否影響發工資
不影響。
社保掌上通是一款手機查詢社保的軟體,方便全國的用戶隨時查詢社保繳納記錄,不用再去營業廳排隊等待了,直接在手機上就可以查詢到最新的繳費情況,非常方便,有需要的用戶快來下載。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養老保險的統稱。養老保險有三種:
一種是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養老保險,它沒有繳費年限,一年繳一次,繳至60周歲即可。
二是職工社會保障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最低為15年,滿15年可繼續繳費,繳的多養老保金領的多。
三是靈活就業社會保障養老保險,可分檔繳費,繳費年限最少為15年。
Ⅱ 社保掌上通預測說我每個月的退休金有6000,我今年23歲,這里的6000是指我交社保到65歲才有的
目前社保政襲策是在退休年齡時(男的退休年齡是60繳費滿15年才能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養老金的計算和你繳費基數和繳費時間長短以及辦理退休時的當地的生活社平工資有關系的。23歲咋知道後面幾十年的社保怎麼繳交情況。
Ⅲ 社保掌上通預算的養老金准嗎
社保掌上通不是社保機構的官方網,人力社保才是社保官方網。所以社保掌上通預算的養老金額只是個參考數字,還是要通過社保中心計算出准確的養老金額。
Ⅳ 單位月繳納1000元5險退休能收入多少
各省份有各自的標准,一般省份可拿到2千元左右。
Ⅳ 蘭州企業職工60%繳社保27年,個人繳費累計35000元,2020年5月退休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
社保交滿15年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2、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120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65歲退休的話,還可以領退休金約20年(前提是活到85歲),那以此推算,可以領取養老金的時長為:20×12個月=240個月。
假設某某某2007年後年均工資5萬元,那個人年繳4000元,15年繳6萬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60歲以上統一120月),某某某60歲退休,那月領:60000÷139=462元。
即某某某2022年退休,可月領養老金:2037+462=2499元。
(5)社保掌上通退休工資擴展閱讀
社保特徵
特徵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特徵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特徵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特徵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特徵5: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Ⅵ 社保掌上通上的退休金預測大概准確嗎
養老金不是固定數,也沒有標准。是把個人社保所有數據套進規定公式內計回算的,如:繳費年限、繳答費平均指數、個人賬戶資金余額、法定退休年齡時的社平工資數額等,算出多少是多少,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多的幾千元,少的幾百
Ⅶ 我到2022年辦退休工齡四十年零七個月,退休能拿多少工資,交社保309個月,退休能
摘要 養老金與繳費金額、總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資 等因素有關。
Ⅷ 社保掌上通顯示的退休工資金是指目前還是指退休後的工資金(因為我還沒有退休)
「退休工資」結果很明顯,就是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養老金。
Ⅸ 社保掌上通預測養老金准確嗎
預測的養老金差不多吧,肯定有浮動,大體看看還行
Ⅹ 社保掌上通能不能查退休人員的工資
截至到2019年2月28日為止,社保掌上通暫時無法查詢退休人員的工資,是由杭州遞金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應用APP。提供查詢社保的繳費信息,獲得社保新聞和知識等內容。
支持全國400個城市的社保、公積金信息在線查詢。為用戶提供個稅和房產查詢服務,向用戶提供全國社保問題解決方案、社保政策解讀、以及政務辦事指南功能服務。
在社保掌上通上,用戶還可以體驗到風險保障、養老計劃、在線醫療、在線繳費、解決生活糾紛服務,為用戶的基本生活和養老提供社保管理及衍生服務。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社保掌上通是未經授權的手機軟體。
查詢退休人員的工資可以通過以下辦法:
一、 電話查詢,可撥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咨詢服務電話:12333
二、 窗口查詢,請攜帶本人有效證件及社保卡號至當地社保局辦公大廳窗口查詢。
三、終端查詢。
(10)社保掌上通退休工資擴展閱讀:
根據最新的退休後養老金怎麼算,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
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
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
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