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嗎
您好
其實早在去年,人社部部長就有提及針對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趨勢,適時研究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應對措施。而目前很多專家預測,最終的延遲退休方案將在2020年正式發布。
01 延遲退休遲遲未定,現在真的要來了嗎?
據人社部部長表示,之所以遲遲未定方案是因為目前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就業壓力非常大,特別是近幾年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分流安置的壓力較大,因此,制定這樣的方案需要更加穩慎。
但是在另一方面,以下三個因素也是考慮延遲退休的幾個核心關鍵:
1、大多數國家退休年齡是65歲、67歲
人社部原部長曾指出,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目前世界上所有國家的退休年齡,除了非洲的一些國家之外,大多數國家都是在65歲、67歲。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一些國家相應延遲了退休年齡,「相應推遲退休年齡是必然趨勢」。
2、多國延遲了勞動者的法定退休年齡
近年來已有多國延遲了本國勞動者的法定退休年齡。
今年上半年,日本政府表示,正在考慮將雇員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70歲,並計劃明年向國會提交相關修正案。
幾個月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2019年國慶群眾大會上,宣布政府將在未來10年內,將國民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分別延長3年——到2030年,法定退休年齡從現在的62歲延長到65歲;重新僱傭年齡從現在的67歲延長到70歲。
3、我國現行企業職工退休年齡
據了解,我國現行企業職工退休年齡為男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這是上世紀50年代《勞動保險條例》等法規明確的。
1978年《國務院關於頒發〈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通知》再次予以確認,至今仍在執行。
02 如果延遲退休執行,以下四類人將受直接影響
人社部部長曾表示,延遲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則,是「小步慢走,漸進到位」,為了給公眾做好心理准備的時間,政策出台後至少五年,才會漸進式實施。
由於今年沒有出台相關方案,如果我們假定2020年出台,2025年落地實施的話,就是以下四個群體將受影響——
第一類:
到2025年,小於等於60歲男性(1965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
第二類:
到2025年,小於等於50歲女性工人(1975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
第三類:
到2025年,小於等於55歲女性幹部(1970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
第四類:
90後年輕人(1990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
如果延遲退休方案,照這樣落實下來,對於還未退休的60後,以及70後和80後的影響是最大的,對於已經步入社會的90後來說,到退休時已經完全趕上了。
1、延遲退休,什麼時候能拿到養老金呢?
網友「老榮」提問,很多人在談退休年齡推遲,三四十歲的人們很擔心,等到他們退休還有二三十年,到時候會不會又推遲了,未來甚至推遲到80歲?
人社部表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即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個人身份參保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年齡規定是明確的,即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對於延遲退休,人社部表示,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一些國家作出了政策調整,相應延遲退休年齡。
人社部稱,延遲退休年齡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一項重大的社會政策,政府是非常慎重的。我們將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綜合考慮勞動力市場情況、社會的接受程度,根據不同群體現行退休年齡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研究論證,穩妥推進。
2、養老保險繳費逐年遞增,過兩年還交得起嗎?
網友擔心,每年繳費的金額不固定。大多是逐年遞增的,今年還交得起,過兩年可能交不起了。
按照現行制度規定,各類企業及其職工必須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納;自由職業者、靈活就業人員等可以參保,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但並不是強制性的。
人社部表示,個人身份參保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費,原來的政策規定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2019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其中明確,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全口徑平均工資的60%至300%范圍內自願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
人社部稱,不僅平均工資口徑調整、標准降低,選擇范圍也變大,選擇低基數的可以進一步減輕繳費負擔,收入較高的人員也可以選擇較高的繳費基數,來提高自己退休後的養老金水平。
此外,個人身份參保人員可以選擇按月繳納養老保險費,也可以按季、半年、年度合並繳納養老保險費。這些政策,應該說充分考慮了個人身份參保人員沒有固定工資性收入的特殊情況,更加便於他們參保繳費。
3、養老金領取金額怎麼算,將來到底能領多少?
網友擔心,養老金領取金額的演算法太復雜了,老百姓根本搞不懂,都不知道將來領多少。
人社部表示,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較好,當地職工平均工資水平較高的地區,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水平比經濟欠發達地區要高一些。
累計的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工資水平越高,退休時的年齡越大,退休時的基本養老金水平相對就會較高。長繳費、多繳費、晚退休,就多得養老金。
此外,參保人員繳費年限越長、退休時基本養老金水平越高,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也會比較高。
4、還沒退休就去世了,已繳納的錢怎麼辦?
網友擔心,連著繳費了15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果沒到退休年齡去世了,交的保費是不是就沒了?
人社部表示,國家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基礎養老金從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列支;個人賬戶養老金,首先從個人賬戶儲存額中列支。
當個人賬戶儲存額變為零時,其個人賬戶養老金從統籌基金中列支。也就是說,退休人員無需顧慮個人賬戶儲存額剩餘多少,國家將確保包括個人賬戶養老金在內的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此外,國家政策還規定,參加養老保險的人員死亡的,其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5、跨省流動的靈活就業者如何參保?
有網民留言稱,人在外地,因為自由職業不能異地交社保,也不敢生病。
人社部表示,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願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0%,參保的具體辦法由各省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有的省份要求靈活就業的參保人員應具有本省戶籍。
跨省流動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目前無法在就業地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也可以在本人戶籍地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參保繳費。
人社部指出,下一步,將結合戶籍制度改革,指導各省份進一步研究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辦法,方便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㈡ 延遲退休今年實行了嗎
最新退休的年齡為女性滿55周歲,男性需要滿60周歲。參保人員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並且繳納社保年限滿15年以上,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最新規定延長了職稱人員等群體的退休年齡。人口老齡化較嚴重,壽命顯著提高,退休年齡較低與當前的經濟社會不相符合,因此推出了延遲退休的最新政策。
法律依據
法定退休年齡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原則批准,現在仍然有效的《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文件所規定的退休年齡。2012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提出,我國應逐步延齡退休,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現行退休年齡是為,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
延遲退休方案影響較大是70後和80後,對於90年以後出生的人來說,到退休時估計已經完全趕上了新政。
其實對於延遲退休的問題,大家關心最多的還是養老金待遇。
之前我們聊過,社保虧空不會是常態,隨著社保保障體制的完善,國家針對性的措施,會讓我們的社保運轉會越來越好,所以整體來說,大家的養老是有保障的。
即便是像今年這樣的情況,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下,一方面國家出台階段性的社保減免政策幫扶企業渡過疫情難關,另一方面保障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雖然會造成一定的社保基金缺口,但長期來看,社保基金還是足以維持養老保險制度的正常運轉。
就個人而言,延遲退休勢必導致繳費年限增加,從基礎養老金的絕對值上看,延遲退休的人所領取的基礎養老金也是會有所增加。
同理,咱們社保繳費的時間變長了,也意味著領取養老金的時間變短了;每年社保費多交1萬的同時我們每年也會少領取好幾萬的養老金;如果延遲5年退休的話,就是虧損了好幾十萬。
這也是大多數人不支持延遲退休的根本原因!
由於延遲退休年齡涉及到了群眾的切身意義,所以延遲退休方案出台是非常慎重的,也將會面臨一些困阻,但我相信國家會有大智慧,將延遲退休這一方案做到「大家能接受、大家多受益」的。
㈢ 2019社會養老保險退休年齡會延長嗎
現在還沒有實施推遲的具體政策,2022年以前不會實施。退休年齡還是按以前的規定。
按人社部部長尹蔚民的說法。
2015年,制定了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草案(細節不明),
2016年,報中央確認後,公開徵求意見,再修改。
2017年,推出。推出後至少五年以後(2022年)才實施。
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的退休年齡。
中央開大會也提了延遲退休,估計幾年內會實施。
反對節奏太快、反對一刀切。
建議1:
2020年起,原來50歲退休的每五年提高一歲,原來55歲退休的每10年提高一歲。
2070年,實現所有人60歲退休。
到時根據國家財力和社保基金積累,決定是否繼續增加退休年齡。
建議2:建立靈活退休制度(或稱彈性退休制度),比如社保交滿30年即可自願選擇退休。
有的國家規定了幾個退休條件,只要符合一個條件就可以退休,法定退休年齡只是名義上的。
希臘:交滿30年的養老保險可自願退休。
日本:社保交滿25年即可退休。
智利:每工作5年可以提前1-2年退休,但最多不超過10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到退休年齡以後可以,不領養老保險接著交費,延長交保險的年限嗎
摘要 因為現在政策是不主動辦理退休手續的,一直交,都能交進去。
㈤ 年齡到了退休,社保不夠交十五年,能延遲退休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3
㈥ 2021年會不會推遲法定退休年齡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其實早在2016年人社部印發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就已經提出制定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方案。按照當時確定的時間表,2021年將成為實施延遲退休的最佳時間窗口。
美國退休政策是66歲,允許的最早退休年齡是62歲,最高70歲。勞動者62歲退休會扣除近30%養老金。相反,70歲退休的勞動者會增加30%;同樣德國規定,每提前一年退休,養老金減發3.6%,而每延遲一年,養老金增發6%。這樣的話不僅保證了我們有選擇的權利,並且還會對退休金的提高有所期待,自然而然地就延遲退休了。不得不說這做法還是挺高明的。
㈦ 延長退休的最新政政策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文件所規定的退休年齡。即:全民所回有制答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
(1)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並且累計工齡滿十年的;
(2)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3)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准予退休。
(7)延長交退休年齡嗎擴展閱讀:
延遲退休這件大事能否順利實施,取決於准備工作是否充分、及時。這場關乎勞動者重大利益的改革,有沒有成本,成本誰承擔,如何用政策減輕改革對象可能出現的負擔感等等,都要說透。
此外,是尊重「聽」的對象,受延遲退休影響更大的人群是普通勞動者,對他們解釋、闡明政策必要性、重要性的工作難度會更大、壓力會更重,但同時意義也更重大,直接關繫到政策推行成敗,絕不能敷衍了事。
㈧ 養老保險退休年齡延長
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己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累計交費不足十五年的,可延長交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以前參加工作,延長交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一次性補交至滿十五年。根據這一規定,不能一次性補交,只能延長交費至滿十五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㈨ 聽說要延長繳費年限和退休年齡,還有必要繼續交嗎
是否延長社保繳費年限和退休年紀的,一定要以國務院下屬人社部公布的文件為准,不然,在網路上看見的各種雜七雜八的文件都是沒有權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