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退休返聘員工買什麼保險合適
你好,退休返聘人員一般可以購買團體商業險。
Ⅱ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能不能買僱主責任險
你好,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僱主責任險都接受返聘人員和臨時工。可以多問多比較幾家的產品。
對你有用的話請採納點👍,謝謝。
Ⅲ 用人單位繼續聘用已到退休年齡的職工社保怎樣操作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項、《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員工到達法定年齡,則勞動關系法定終止,應該辦理退休。
①若社保繳費年限滿15年,應該停保並辦理申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如果企業還要繼續用工,俗稱「退休返聘」,雙方為勞務關系,可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協議中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為減少風險,建議購買商業保險。
②若社保繳費年限不滿15年,不建議繼續使用,除非該員工為稀缺類人才或培養期較長的崗位。
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企業沒有法定義務為員工繳納社保,可由員工自己繼續繳納社保直至滿15年享受退休待遇;如個人繳納的社保不含工傷保險的,由企業購買僱主責任險以規避工傷風險。
但員工在企業入職建立勞動關系後,企業未及時為員工繳納社保,則企業應補繳這個時期的社保或與員工協商補償事宜。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一條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
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拓展資料】
1.勞動者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是省迪用勞動法律法規是個有爭議的詁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項、《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人社部門認為此類人員已到達退休年齡,則勞動關系法定終止,不再適用勞動法律法規。
但法院系統則認為:《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勞動法律法規只規定了勞動者的下限,即必須年滿16周歲,並未對上限未明文規定,對超過退休年齡人員的法律適用有以下幾個要點:
①明確勞動者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享受退休待遇的與用工單位為勞務關系,法律依據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Ⅳ 公司的退休返聘人員發生意外,僱主責任險可以理賠嗎
退休返聘人員都有覆蓋的,只要提供以下材料:
1、索賠申請/出險通知(見附件,填寫完畢後左下角蓋章);
2、貴司出具的事故報告(說明事故經過、原因,落款後蓋章);
3、與傷者之間達成的賠償協議(由雙方簽章);
4、醫療發票、病歷、診斷證明、用葯清單、出院小結等病歷資料(原件,若已經原件交至工傷理賠,則需提供蓋有工傷部門公章的復印件);
5、傷者受傷前12個月的工資清單(蓋章),若超過3500元個稅起征點需提供完稅證明;
6、陳金二身份證復印件以及與貴司之間的勞動合同復印件(蓋章);
(4)退休年齡可以僱主責任險擴展閱讀:
區別
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和民事損害賠償責任這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一方面,責任保險承保的責任主要是被保險人的過失行為所致的責任事故風險,即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通常是絕對除外不保的風險責任,這一經營特點決定了責任保險承保的責任范圍明顯地小於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
另一方面,在被保險人的要求下並經過保險人的同意,責任保險又可以承保著超越民事損害賠償責任范圍的風險。這種無過錯責任即超出了一般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但保險人通常將其納入承保責任范圍。
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一般包括兩項內容:1、被保險人依法對造成他人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2、因賠償糾紛引起的由被保險人支付的訴訟、律師費用及其他事先經過保險人同意支付的費用。
Ⅳ 為退休返聘人員購買僱主責任險怎麼出科目
1、死亡賠償金
2、永久傷殘賠償金(十級傷殘,按比例賠償)
3、醫療費用,包含自費葯(注意免賠額、報銷比例)
4、月誤工費(一般最多賠12個月,免賠額?)
5、法律訴訟費用
6、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Ⅵ 退休人員在公司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是自己全責,僱主責任險能賠償嗎
僱主沒有法定賠償責任。
Ⅶ 請問僱主責任險的投保年齡范圍是多少各個保險公司的價格是多少錢呢
僱主責任險是指年滿十八周歲到法定的退休年齡之間都可以上僱主險的。僱主責任險一般一年的費用大概需要600-800元左右不等。需要根據不同的投保公司、投保額度、員工的職業類別等不同,費用也是不同的。
一、本身可以提供僱主責任險銷售的資格,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夠進行購買僱主責任險。僱主責任險要選擇知名的品牌公司,比如平安、太保、人保、中銀等大型的投保公司進行購買。認真對比多家僱主險公司,選擇適合自己的投保方案再來進行購買。僱主責任險的費用會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比如購買的不同的投保公司,投保公司給出的方案不同,費用也是不同;接著就是比如職業類別有關系,比如高空或者非高空,高空又分為了幾個等級等。
二、投保的額度多少也會影響投保費用。最後一點就是不能超過投保的年齡,不能超過投保的范圍。僱主責任險指的是被保險人所雇員工在從事合同約定的工作過程中,如果因為意外或患上職業性疾病而致傷殘或死亡,被保險人應承擔醫葯費用和經濟賠償責任,並由保險人進行賠償的一種保險。 以平安僱主責任險為例,該保險的保費是123元/人起,投保人數越多越優惠,適合中小型企業投保,要求雇員年齡在16周歲至60周歲,保險年限為1年。
三、平安僱主責任險的保障項目及保障金額如下: 1、身故/傷殘:10萬/20萬; 2、醫療報銷費用:1.5萬/3萬; 3、誤工津貼:50元/天; 4、擴展非工作期間:10萬/20萬。 保額為100萬的僱主責任險,按照最低人數計算,一年的費用在960元左右。僱主責任險是僱主投保,為自己的員工提供一份保障,一般最低5人起,如果投保人數達到100人以上,可以享受到更低的的價格,企業投保的人越多,享受到的優惠也更多。僱主責任險是出現保險事故時,保險公司賠付傷殘賠償金、誤工費用,和必須的、合理的醫療費用,支付每人死亡賠償限額為限的死亡賠償金。
拓展資料:僱主責任險的受益人只能是僱主。僱主如果先於雇員死亡,那麼僱主的法定繼承人在處理完與雇員的賠償後是「僱主責任險」賠償金的法定繼承人;如果僱主在投保時指定了受益人的,那麼被指定的人就是「僱主責任險」賠償金的受益人。由於雇員不是「僱主責任險」的被保險人,因此,雇員不能指定第三人為保險賠償金的受益人。
Ⅷ 退休返聘的員工一般都是投什麼保險
適合自己的商業保險。
返聘退休的員工無論是和單位簽訂了一年以上的勞務合同,還是兼職,單位都不會為其再繳納社保了,如果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沒有繳滿法定年限,返聘人員要自己繳納至法定年限,單位無需再為其繳納社保五險。建議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要購買一些商業保險。當然此時又會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如果是企業考慮給退休返聘的員工買,首先可以買「僱主責任險」來代替工傷保險,轉移企業的用工風險;其次,如果考慮醫療報銷和員工福利,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滿意度,企業還可以購買團體醫療險和團體重疾險。
2、如果是退休返聘人員自己想給自己買,那就要結合自己的年齡、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情況、對未來生活的期許、風險偏好等,選擇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壽險等。主要看買保險是擔憂什麼,想解決什麼問題。
那退休返聘後如何投保呢?剛退休的年齡購買重疾險的話保費會倒掛,不建議購買,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考慮:
1、意外險,年紀大了,容易發生意外傷害,可以購買意外險,包含意外醫療責任,最好可以涵蓋社保外用葯.
2、防癌險,相對於保障范圍更廣的重疾險,防癌險有兩個特點:一是只針對惡性腫瘤,所以保障范圍比重疾險要低;二是因為保障范圍相對要窄,自然也具有費率便宜的特點。
3、醫療險,最好是選擇一些保額較高的商業醫療險,綜合來抵禦未來的健康風險。小保費大保額,杠桿大,報銷型。一般有免賠額,即免賠額內的是不賠付的。用於花費多的疾病。購買時要注意關鍵點:是否可以一直續保,續保時是否有健康要求。核保嚴格,趁著身體好要趕緊買。年齡限制,一般55周歲以上需要體檢或者初次購買的最大年齡就直接定為55周歲,目前看市面上的產品,初次購買年齡最多到65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