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達到退休年齡單位不給申報辦理退休怎麼辦
此案例
西安市某國企單位的職工趙先生來電說,他已經62歲了,由於自身原因曾經給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還有一萬余元沒有還清。目前,單位既不給他辦理退休手續,也不發放生活費。不知單位這樣做有沒有法律依據?
西安市總工會信訪辦公室的鄒文生對此解釋說,單位不給趙先生辦理退休手續的做法是不對的。根據國家勞動部門辦理企業職工退休的相關規定:「企業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即男(包括幹部)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消尺純55周歲,企業應按照國家規定辦理退休手續。趙先生62歲了,已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單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拖延辦理時間。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給企業造成經濟拿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6條的規定,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退休後的賠償問題,應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
鄒文生說,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不同於勞動者的工資,它是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退出工作崗位後,所享受的一種社會保障待遇,是離退人員的「養命錢」。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發放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撥發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企業必須及時、足額發到退休人員手中,企業主管部門不得擠占、挪用或延緩發放。趙先生的單位以退休金抵償欠款的做法不對,也沒有法律依據。因此,趙先生可依據相關政策盡快與困桐單位協調此事。
『貳』 企業工會主席可以65歲退休嗎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回弱病殘幹部的答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緻殘,經醫院證明(工人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叄』 學校工會主席職務退職年齡的規定是多少歲
法律上沒退職年齡 只有退休年齡 或者任職年限 。普通學校的工會主席 退休年齡目前是男60歲 女55歲
『肆』 工會主席任職的年齡有何要求
國家沒有法律明確規定,就是只要是企業正式員工就行! 可以參選。你看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41年生,今年都68了還在當,在中國,沒有什麼不可能。
如果不想讓你參選,我想肯定會用下面文件精神的來壓你:
根據國務院文件對幹部和工人退休年齡的規定,企業幹部法定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齡為年滿50周歲。
『伍』 工會主席多大歲數退休
根據國家要求退休,一般男60周歲,女55周歲,特殊工種男55周歲,女45周歲
『陸』 退休人員還保留工會會員資格嗎
退休人員來會保留工會會員資格源。
根據中國工會章程(修正案)第八條:「會員離休、退休和失業,可保留會籍。保留會籍期間免交會費。工會組織要關心離休、退休和失業會員的生活,積極向有關方面反映他們的願望和要求。」
職工在職時已加入工會,並一直履行會員義務,加入工會的職工退休後是否還是工會會員,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職工退休後如果本人健康情況允許,仍然可以參加工會活動,仍然可以履行工會會員的權利和義務。
(6)工會幹部退休年齡擴展閱讀
工會會員資格福利
1、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逢年過節的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即:新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和經自治區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少數民族節日。
2、工會會員生日慰問可以發放生日蛋糕等實物慰問品,也可以發放指定蛋糕店的蛋糕券。
3、工會會員結婚生育時,可以給予一定金額的慰問品。工會會員生病住院、工會會員或其直系親屬去世時,可以給予一定金額的慰問金。
4、工會會員退休離崗,可以發放一定金額的紀念品。
參考資料
網路-中國工會章程
『柒』 對於退休職工,還需要計提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嗎
1、退復休職工已不屬於法定的勞動者,不制需要計提: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
2、《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捌』 五問延遲退休:還需哪些程序
一問:政策落地還需經過哪些程序?
中央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明確,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從人社部拿出方案,到最終全面實施,中間還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一些業內人士和代表委員表示,至少還要經過廣泛徵求意見、按程序報批、各地出台細則三道程序。
有多年基層人力資源和社保工作經驗的全國人大代表項曉雲說,延遲退休政策涉及面廣,各方觀點、意見尚不統一,因此政策方案制定後,必須要經過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進行完善修改,才能凝聚社會共識,確保政策出台後能夠快速落地。
據新華社報道,當前男幹部、工人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的退休年齡,是根據國務院1978年制定的《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確定的,當時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此外,中組部和人社部去年出台政策,明確正、副處級女幹部、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年滿60歲退休,如本人申請可在55歲時自願退休。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表示,勞動法、社會保險法等法律對退休年齡並未有其他詳細規定,因此,延遲退休政策可能不涉及法律修改,「不過,方案完成修改後,肯定還需經過相應程序報經批准,才能最終出台。」
還有專家指出,參考養老「並軌」政策實施過程,延遲退休政策出台後,各地還將結合實際情況,在國家政策基礎上出台具體實施細則,便於基層執行落實。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這項政策可能有若干年緩沖期。2016年開始徵求意見,如果2017年正式出台,可能要在2022年左右開始實施。
二問:是否會擠占就業崗位?
目前,全國每年畢業700多萬名大學生,去產能也涉及百萬人安置問題。有人擔憂,延遲退休與去產能可能對就業產生多向擠壓,導致就業崗位大量減少。
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表示,延遲退休和減少就業崗位不是簡單線性替代關系。目前,我國經濟結構、就業結構、企業結構都處在轉型過程中,延遲退休帶來的就業壓力能夠通過結構性轉移就業緩解。例如,在與老人、兒童相關的服務業領域仍有上千萬崗位的缺口。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表示,按照小步慢走、漸進到位、區別對待、分步實施的原則,如果延遲退休2021年從女職工開始實施,據測算,影響的就業崗位數當年為77萬個左右,2037年為171萬個左右,2050年末為175萬個左右。在這一長期的過程中,我國人口結構會有很大的改變,延遲退休對我國就業沖擊有限,不必過分擔心。
金維剛表示,延遲退休實施後可能會對靈活就業人員、企業效益不好的員工和長期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產生一定影響。全國政協委員朴惠善等一些代表委員提出,在機關事業單位,若不相應增加編制和職數,年輕人在晉升等方面可能受到直接影響,需要研究解決辦法。
三問:社保費率會降嗎?
有觀點認為,延遲退休意味著企業和個人的社保支出總量將繼續增加,不利於企業減負和釋放生產力。隨著延遲退休,社保費率能否下降受到關注。
尹蔚民表示,如果能夠順利完成推行全民參保計劃、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進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等,在確保發放養老金的前提下可以適當降低社保費率。
一位在基層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建議,可以把社保費率下降作為延遲退休的配套政策,同步推出。
四問:能解決社保基金缺口問題嗎?
有觀點認為,延遲退休政策推出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應對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缺口。2011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個,2012年為19個。日前,人社部表示,去年收不抵支省份為7個,數量有所減少,且都有累計結余。而全國養老保險基金2015年總收入2.7萬億元,支出2.3萬億元。
褚福靈表示,延遲退休後職工繳費年限延長,對於養老保險基金運轉總體肯定利好,養老金水平也會相應提高。
此外,有研究顯示,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
五問:勞動者意願不同能否實行「彈性選擇」?
一些工會界政協委員表示,延遲退休牽涉廣泛,建議循序漸進,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部門有一定的差異性和靈活度,為勞動者設置彈性空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李蘭說,要在區別對待、分步實施的情況下,提前公示,做好意見徵集,可考慮充分尊重大家合理的個人選擇。
有人大代表表示,延遲退休不僅僅是「多勞動幾年」的問題,應該統籌考慮國家社保體系的完善。
朴惠善建議:「在延遲退休的同時,應相應增加崗位配置等指標,讓年輕人看到希望,讓『老人』更安心地工作。」
『玖』 工會法人任職期未滿,到了退休年齡要退休嗎
要。
根據復1978年6月國制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緻殘,經醫院證明(工人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