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捐退休金

捐退休金

發布時間:2020-12-02 17:15:28

⑴ 辦養老院需要什麼手續

一、申辦人申請籌辦社會福利機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

2、申辦人的資格證明文件。

3、擬辦社會福利機構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

4、擬辦社會福利機構固定場所的證明文件。

申辦人應當持以上材料,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下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民政部門進行審批。

二、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1、申請《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書面報告。

2、民政部門發給的社會福利機構籌辦批准書。

3、服務場所的所有權證明或租用合同書。

4、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書。

5、驗資證明及資產評估報告。

(1)捐退休金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第二十六條民政部門對社會福利機構的審批和年檢工作實行政務公開,有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的,視情節輕重,對直接責任人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社會福利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門根據情況給予警告、罰款,直至建議登記管理機關取締或者撤銷登記,並按管理許可權對直接責任人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構成犯罪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國家關於老年人、殘疾人和孤兒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侵害服務對象合法權益的;

(二)未取得《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擅自執業的;

(三)年檢不合格、限期整改後仍不合格的;

(四)進行非法集資的;

(五)未辦理變更手續,其活動超出許可范圍的;

(六)其他違法行為。

參考資料:網路-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⑵ 保險的意義和功用是什麼

保險的抄意義:
1.保險在襲保障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及對外貿易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僅可以保障社會再生產的正常進行,積極推動商品的流通和消費,同時有利於財政和信貸收入平衡,增加外匯收入,增強國家支付能力。
2.保險通過賠償被保險人的經濟損失,幫助個人或機構減少經濟危害,增強其風險管理意識,保證其在受到損害時及時的恢復和轉移風險,同時也有利於促進個人或家庭消費的均衡,幫助企業加強經濟核算。加強人們對保險的意義與功能,不僅對個體發展帶來良好發展,而且對整個社會發展影響不可忽視。

保險的功用:
保險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功能,這幾大功能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
經濟補償功能是基本的功能,也是保險區別於其他行業的最鮮明的特徵。

⑶ 事業單位改制,會對在編人員怎樣安置(我們是地質隊)

根據《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第九條地質隊屬於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改制之後地質隊將會獨立,仍然保留事業單位的編制,員工也擁有事業編制。但是事業單位將會實行部分企業制度,如實行工資獎金激勵制度,成立董事會、理事會等。

以江西省為例:省煤田地質局機關、地勘院劃分為一類公益事業單位;195地質隊、223地質隊、224地質隊、226地質隊、227地質隊、普查綜合大隊、測繪大隊7個地勘單位劃分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局機關後勤服務中心類別待定。全國地質隊改制與江西省基本一致。

(3)捐退休金擴展閱讀:

公益性:

公益性,是由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和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決定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在一些領域,某些產品或服務,不能或無法由市場來提供,如教育、衛生、基礎研究、市場管理等。

為了保證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就要由政府組織、管理或委託社會公共服務機構從事社會公共產品的生產,以滿足社會發展和公眾的需求。我國的事業單位大都分布在公益性領域中,主要從事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有的雖然也從事某些物質產品的生產,但多數不屬於競爭性生產經營活動,不以營利為目的。

《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三、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

7.清理規范現有事業單位。對未按規定設立或原承擔特定任務已完成的,予以撤銷。對布局結構不合理、設置過於分散、工作任務嚴重不足或職責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8.劃分現有事業單位類別。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

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9.細分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兩類: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具體由各地結合實際研究確定。

六、推進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改革

14.明確改革目的。強化事業單位公益屬性,進一步理順體制、完善機制、健全制度,充分調動廣大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真正激發事業單位生機與活力,不斷提高公益服務水平和效率,促進公益事業大力發展,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公益服務。

15.改革管理體制。實行政事分開,理順政府與事業單位的關系。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快職能轉變,創新管理方式,減少對事業單位的微觀管理和直接管理,強化制定政策法規、行業規劃、標准規范和監督指導等職責,進一步落實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

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積極探索管辦分離的有效實現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級別。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機構編制管理,科學制定機構編制標准,合理控制總量,著力優化結構,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強化監督管理。

16.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探索建立理事會、董事會、管委會等多種形式的治理結構,健全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提高運行效率,確保公益目標實現。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事業單位,要繼續完善現行管理模式。

17.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轉換用人機制和搞活用人制度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建立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快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分類人事管理,依據編制管理辦法分類設崗,實行公開招聘、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

18.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以完善工資分配激勵約束機制為核心,健全符合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績效和分級分類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結合規范事業單位津貼補貼實施績效工資,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學校、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工作;

對其他事業單位按照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因地制宜、穩慎推進的原則,實施績效工資。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改革進程,探索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績效工資管理辦法,分步實施到位。完善事業單位工資正常調整機制。

19.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完善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政策,逐步建立起獨立於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險體系。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實行省級統籌,基本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

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妥善保證其養老待遇水平平穩過渡、合理銜接,保持國家規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職業年金制度。統籌考慮企業、事業單位、機關離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水平。

20.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監督。建立事業單位績效考評制度,考評結果作為確定預算、負責人獎懲與收入分配等的重要依據。加強審計監督和輿論監督。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重要事項和年度報告要向社會公開,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公益服務事項要進行社會公示和聽證。

21.全面加強事業單位黨的建設。按照黨章和有關規定,及時調整黨的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系,選好配強黨組織領導班子,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開展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促進事業發展、完成本單位中心任務中的領導核心或政治核心作用,保證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在事業單位的貫徹執行。

七、構建公益服務新格局

22.大力發展公益服務。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不斷拓展公益服務領域,增加公益服務品種,擴大公益服務供給總量。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不斷增強公益事業發展活力。通過改革,形成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的公益服務新格局,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廣覆蓋、多層次的公益服務。

23.強化政府責任。按照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優先發展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基本需求和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公益服務,促進公益服務公平公正。加快發展農村、欠發達地區和民族地區公益事業,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公益服務水平差距,切實滿足廣大農民和城市低收入群體醫療、教育、文化等公益服務需求。

優化公益服務資源配置,合理規劃布局,科學設置事業單位,打破條塊分割和行政區劃界限,推進資源共享。創新公益服務提供方式,完善購買服務機制,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24.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完善相關政策,放寬准入領域,推進公平準入,鼓勵社會力量依法進入公益事業領域。

對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在設立條件、資質認定、職業資格與職稱評定、稅收政策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與事業單位公平對待,並切實加強監管,引導其健康發展。完善和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捐贈公益事業。大力倡導和發展志願服務。

25.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完善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市場在公益事業領域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為社會資本投資創造良好環境,推動相關產業加快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

八、完善支持公益事業發展的財政政策

26.加大財政對公益事業發展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系,調整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構建財政支持公益事業發展長效機制。制定和完善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財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籌措資金發展公益事業的投入機制。對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考評,嚴格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27.改革和完善財政支持方式。按照國家政策和以事定費的原則,結合不同事業單位的具體特點和財力,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財政支持辦法,合理制定標准,實行動態調整,健全監管制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用。對公益一類,根據正常業務需要,財政給予經費保障;對公益二類,根據財務收支狀況,財政給予經費補助,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予以支持。

28.推進預算管理、政府采購和國有資產管理改革。研究建立事業單位資產配置標准體系,促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編制有機結合,強化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與執行,規范政府采購操作執行行為。加強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嚴格收費項目和標准審批。建立健全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和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加強財務監督,確保財政資金和國有資產使用規范、安全和有效。

⑷ 開辦養老院需要什麼條件

一、根據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凡具備相應條件(包括有合法、穩定的經濟收入)的申辦人,可以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提出舉辦社會福利機構的籌辦申請。
二、是申辦人申請籌辦社會福利機構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辦人的資格證明的文件;批辦社會福利機構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擬辦社會福利機構固定場所的證明文件。
三、是對老年服務機構的稅費政策扶持,暫免收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公寓養老機構企業所得稅,養老服務收入營業稅,以及老年服務自用房產、土地、車船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車船使用稅;營利性養老機構要照章納稅,如納稅確有困難的,按稅法管理許可權,報經稅務部門批准,可給予減免照顧;依法減免養老機構行政事業性收費;養老機構繳納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確有困難的,可報經稅務部門批准,予以減免照顧。
必須有護士或者醫生管理者.(有耐心照顧老人的人,現在社會上這樣的人真少。)還得有成立個基金會.利用社會的幫助讓敬老院更好的發展.
需要提供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辦人的資格證明文件;擬辦社會福利機構資金來源的證明文件;擬辦社會福利機構固定場所的證明文件。向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民政部門進行審批。 如果是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組織和個人,華僑以及國外的申辦人採取合資、合作的形式舉辦社會福利機構,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籌辦申請。並報省級人民政府外經貿部門審核。02
民政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根據當地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規劃和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審查,作出同意籌辦或者不予同意籌辦的決定,並將審批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03
經同意籌辦的社會福利機構具備開業條件時,應當向民政部門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
04
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機構,應當符合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下列基本標准:固定的服務場所、必備的生活設施及室外活動場地;
符合國家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標准,符合《老年人建築設計規范》和《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
有與其服務內容和規模相適應的開辦經費;
有完善的章程,機構的名稱應符合登記機關的規定和要求;
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和服務人員,醫務人員應當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護理人員、工作人員應當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05
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的書面報告;
(二)民政部門發給的社會福利機構籌辦批准書;
(三)服務場所的所有權證明或租用合同書;
(四)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書;
(五)驗資證明及資產評估報告;
(六)機構的章程和規章制度;
(七)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名單及有效證件的復印件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證明;
(八)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06
民政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所報文件進行審查,並根據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的基本標准進行實地驗收。合格的,發給《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不合格的,將審查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辦人。 第十四條 申辦人取得《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後,應當到登記機關辦理登記手續。

⑸ 美國的遺產稅怎麼收的

美國的遺產稅是在一百萬美元開始徵收的,徵收的百分比18%-50%。但是該遺產稅只針對死者的子女,其妻子和父母是不需要支付的。

1.遺產金額小於1萬美元為18%。

2.遺產金額小於2萬美元為20%。

3.遺產金額小於250萬美元為49%。

4.遺產金額大於250萬美元為50%。

美國政府對個人資產轉讓征稅很高,雖然這種稅種俗稱為遺產稅,但實際上它包含了三種類型的個人資產轉移賦稅:一是遺產稅,二是贈予稅,三是隔代資產轉讓稅。

政府劃定的遺產等於是包含了一個人生前所擁有的所有財產,這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有形和無形的個人財產。比如貨幣、房產、股票、公司股份、債券、保險單、退休金、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益等。

聯邦遺產稅使用超額累進制,稅率分成17個等級,從18%到55%。一個人要想將自己的財產在死後傳給後代,在美國就需要生前立下遺囑,明確表明誰是財產的繼承人。

如果沒有遺囑,一個人死後的財產自動轉給配偶。要是一個人生前既沒有遺囑也沒有配偶,一旦過世這財產由誰來繼承就會出現麻煩事,那時就要有法院來判決此人的後代是否可以合法繼承財產。

美國的遺產繼承還有更麻煩的事,也就是遺產稅要由繼承人來繳納,而且是先納稅然後才能繼承並分配財產。法律規定,遺產管理人或遺囑執行人必須在原財產所有者死亡後9個月內,負責以現金方式繳清稅款,然後才可以進行遺產分配。

一時錢湊不夠,可以申請延期繳付,但期限也不得超過6個月。先繳稅後分財產成為美國遺產稅最大的一個詬病,因為這種方式會造成遺產繼承人因現金不足而陷入無法按時納稅的困境。

當然美國的遺產稅並不是繼承人獲得的遺產全部都要納稅,一個人留下的遺產可以先扣除債務、喪葬費用、慈善捐款,再扣除個人豁免額,剩下的繼承財產才會課稅。

(5)捐退休金擴展閱讀

美國遺產稅是指美國聯邦政府和部分州政府對死亡者的遺產徵收的稅。按徵收的級別不同,分為聯邦遺產稅和州遺產稅。美國聯邦遺產稅採用總遺產稅制。

以死亡者死亡時的遺產總額為征稅對象,以遺囑執行人為納稅人,以應稅遺產額作為計稅依據。

應稅遺產額是遺產總額先扣除死者的負債、葬禮及有關費用、遺產損失後,求得「經調整後的總遺產額」,繼而再扣除婚姻、慈善、遺贈等稅法允許扣除項目金額的余額。聯邦遺產稅實行21級超額累進稅率,最低一級稅率為8%,最高一級稅率為50%。

稅額的計算分兩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按應稅遺產額和適用稅率計算出應納遺產稅額; 第二步,在應納遺產稅額中,扣除稅法允許的統一抵免額和稅款抵免額後,方為納稅人實際應納的遺產稅額。

美國只有10個州徵收遺產稅。州遺產稅的計算與徵收方法同聯邦遺產稅基本類似,但稅率低於聯邦遺產稅,優惠寬免額也較少。

聯邦遺產稅和州遺產稅同時課征時,為了避免重復征稅,在計算聯邦遺產稅實際應納稅額時,允許將州遺產稅抵免扣除。

⑹ 你遇到過的境界最高的人什麼樣

1. 端莊厚重

君子重威儀。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俗話說:男抖窮,女抖賤。坐著不老實,晃身抖腿,這是賤相。


古人認為走路輕盈穩重是貴相,走路匆忙,腳不點地的人不會發達。

走路還有一種情況叫「蛇行雀躍」,就是走路像蛇一樣不走直線,左右搖擺,或者像鳥雀一樣蹦蹦跳跳,古人認為這是敗相,會窮困終身的。

2. 謙恭有禮

對人謙和,不卑不亢,言行舉止恭敬而有禮節。

古人說:「無論做何等人,總不可有勢利氣;無論習何等業,總不可有粗浮心。」

為人謙虛低調,人人喜愛;狂妄自大、粗野無禮的人,人人討厭。

3. 善始善終

不管是大事小事,都要做得有頭有尾,有始有終,腳踏實地,持之以恆。

說話、寫文章要有條理,有邏輯性,這反映出一個人頭腦清晰,處理事情自然也會知道輕重緩急,忙而不亂,緊而不慌。

4. 善良悲憫

善良是最大的「貴相」。一個人如果心術不正,其他的事情就不值得一提了。

悲憫眾生,感恩他人,就是古人說的「心存濟物」,關懷別人,善待萬物,這格局就大了,所謂「大人有大量」,而一個人只想著自己的那點私利,是不會有出息的。

5. 誠實守信

誠信是做人之本,所謂「君子重然諾」,說話要算數,做事要靠譜。

說話雲山霧罩,一會兒是「龍趕豬」,一會兒又是「豬趕龍」的,做事指東打西,先前還是友好合作,轉眼間翻臉不認人的,最終吃大虧的只能是自己。

6. 達觀灑脫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世事總不盡如人意。

⑺ 中國每個公民都應該有義務給國家捐款,主要是這些有錢人拿著國家退休金幾千塊錢的,必須給國家捐款

如果真的必須捐,直接會扣的,不用自己捐。

⑻ 重慶人社局強制捐退休工資3元,誰給的權力

那也沒辦法啊,上面叫捐也不可能不捐,就像現在學校裡面一樣。叫學生自自願捐,但是他會把每個學生的數額寫上去,拍發到家長群。

⑼ 關於下崗職工社會保障的問題

落實國有企抄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發放存在的問題

在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一詞是我國特有的概念。「下崗職工」一詞的含義為:因企業生產和經營狀況等原因,在原單位已無工作崗位,尚未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且未在社會上再就業的職工(簡稱「三無人員」)。受地緣關系與地方財政的影響,下崗職工生活待遇差別較大。效益好的企業可以保證下崗職工待遇的兌現,效益差的企業的下崗職工,生活保障基本無著落,甚至原有的養老、醫療保險也因此而中斷。破產企業資產變現困難,更難保證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來源。為了保證下崗職工的再就業,許多地區採取了「財政拿一塊,失業保險金砍一塊,企業減人帶資帶一塊,社會捐助一塊」的做法,並制定了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發放標准。

參考資料
http://www.ins01.com/content/96/9611763568700462.html

閱讀全文

與捐退休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大學書畫系工作總結 瀏覽:424
父母總是把氣撒到自己身上怎麼辦 瀏覽:86
孝敬的定於 瀏覽:722
關於孝敬父母的作文450字 瀏覽:731
希望大家都好好的孝敬自己的父母 瀏覽:346
社會養老保險續交有哪些手續 瀏覽:264
保險公司體檢是查什麼的 瀏覽:670
遼寧2000年退休漲工資文件 瀏覽:393
2018洛陽企業退休金上調 瀏覽:158
兒子二十歲了對父母脾氣大怎麼辦 瀏覽:960
孝順感恩善良重要嗎 瀏覽:211
女生家裡老人得癌症了怎麼安慰 瀏覽:430
老人機如何打開蓋子 瀏覽:354
女處級幹部退休年齡92 瀏覽:423
張家港重陽節習俗 瀏覽:17
無錫中橋周邊有哪些養老院 瀏覽:582
重陽節登高活動主題題目 瀏覽:408
福州a3要去哪裡體檢 瀏覽:263
老年大學鋼琴班匯演 瀏覽:865
長壽路200號電話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