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退休後出國定居能否享受社保

退休後出國定居能否享受社保

發布時間:2022-04-05 02:30:06

A. 已參加養老保險人員出國定居能否享受養老金

(1)養老金是對職工退休後不能再從事勞動的一種保障。只要單位和職工繳納了養老保險費,職工退休後,只要還活著就應該領取養老金,而不論其在什麼地方。1982年勞動人事部、國務院僑務辦、中國銀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出的《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待遇問題的通知》(勞人勞[198242號)規定,出國定居的退休、退職人員的退休費、退職生活費與國內退休、退職人員享受同等待遇。如果原來享受因工殘廢補助費和由民政部門支付的殘廢金,出國定居後也照常發給。這些待遇可以由受委託的國內親屬代領。如果需要寄出國,可以到當地中國銀行,按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規定兌換成外匯寄出。但是,在享受這些權利的同時,他們須每半年向支付待遇的單位提供由我國駐外使領館或當地公證機構出具的生存證明書。退休待遇可以支付到退休人員死亡止。去世後,可以按國內標准領取葬喪費,有供養直系親屬的,還可以領取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或救濟費。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外的退休人員,不論定居與否,不再享受國內的醫療保險,但回國看病的,仍可繼續享受。
(2)對類似情況的處理意見。這里主要涉及退休人員出國後,退休金如何領取的問題。退休人員出國後,退休金一樣可以領取;但是要按一定的程序以及盡到一定的義務。

B. 定居國外的退休者還能領取養老保險金嗎

宋先生之子宋某在國外定居。2007年宋先生從某事業單位退休,其子宋某專想將宋先生接到國外養老。屬宋先生想知道:如果自己去國外了,在國內的養老金還能領取嗎?

宋先生不必擔心自己出國定居養老金的領取問題,根據《關於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通知》第四條的規定,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經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並辦理相關手續後,其基本養老金可以委託親屬或他人代領。若國內無親屬或他人代領,本人可以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款寄匯至國外,匯費由其個人負擔。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通知》

四、在國內異地居住或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經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並辦理相關手續後,其基本養老金可以委託親屬或他人代領。在國內異地居住的,也可以委託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郵局、銀行寄匯給本人;出國定居的,若國內無親屬或他人代領,本人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款寄匯至國外的,匯費由其個人負擔。

不在單位所在地生活的離退休人員,經相關部門批准,可委託他人代領養老金或當事人出資將養老金寄匯給本人。

C. 退休後出國在國外定居入了外國藉,回國內可享受醫療保險嗎

在我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符合法定退休,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按照法定程序經內過批准,加入容外國籍的,能夠領取國內基本養老金。
對於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資格驗證,根據外交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有關問題的通知》(領外函[2015]660號)規定,自2015年7月1日起,中國領事可根據海外當事人的申請,為其出具「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進行生存驗證。

國務院僑務辦僑政司 勞動人事部保險福利局
《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
(85)僑政政字第119號
江蘇省僑務辦公室:
蘇省僑(85)第210號函悉。
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能否繼續享受退休待遇的問題,經研究,答復如下:已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根據勞動保險條例"凡在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內工作的工人與職員(包括學徒),不分民族、年齡、性別和國籍,均適用本條例"的精神,可以繼續受國家對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規定的退休待遇。

D. 國內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還可以繼續在國內領退休金嗎

可以的。

退休人員,獲准加入外國籍後,還可以繼續在國內領基本養老金。

根據國務院僑務辦僑政司、勞動人事部保險福利局《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85)僑政政字第119號)規定,在國內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可以繼續領取國內基本養老金。

對於每年的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驗證,根據外交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有關問題的通知》(領外函[2015]660號)規定,自2015年7月1日起,中國領事可根據海外當事人的申請,為其出具「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進行生存驗證:

一、海外退休職工親自提交本人有效護照和居留證,並在中國領事面前填寫資格審核表;

二、海外退休職工如委託他人辦理,除第一條材料外,代理人須提交有效護照、居留證及30天內辦理的委託公證書或類似證明。國務院僑務辦僑政司勞動人事部保險福利局《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85)僑政政字第119號江蘇省僑務辦公室:蘇省僑(85)第210號函悉。

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能否繼續享受退休待遇的問題,經研究,答復如下:已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根據勞動保險條例"凡在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內工作的工人與職員(包括學徒),不分民族、年齡、性別和國籍,均適用本條例"的精神,可以繼續受國家對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規定的退休待遇。

E. 出國定居者有無資格享受社會保險

不可能好不好
如果出國定居了
中國還給你福利???
咋可能嗎!!!國家是傻瓜???
出國定居,是指已非中國國籍,可申請退保,不能回國領取退休待遇。
如果出國定居都不是中國人了當然不能參加中國的社保
退休待遇是在戶口所在地領取的,如只是出國居住,但未消戶,就可以。
領取後每年需向戶口所在地的社保機構遞交生存證明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在國內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還可以繼續在國內領退休金嗎

,「外籍華人可領退休金」的政策早在1985年就出台了。當年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政司專、勞動人事部保險屬福利局就已經發布過《關於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後仍可享受退休待遇的規定》。其中提到,「已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國籍後,根據勞動保險條例『凡在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內工作的工人與職員(包括學徒),不分民族、年齡、性別和國籍,均適用本條例』的精神,可以繼續享受國家對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規定的退休待遇。」也就是說,只要持有離退休證明以及相關單位開具的本人生存證明文件,就可以享受到相應的國內待遇。
日前,外籍華人領取退休金的方式進行了一些調整。根據外交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關於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有關問題的通知》(領外函[2015]660號)規定,自2015年7月1日起,中國領事館可根據海外當事人的申請,為其出具「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免收領事規費。
他們在國內工作期間也是為社會創造了價值的,有自己的社會貢獻,退休後領取國內的養老金是合法的。」

G. 在中國人退休之後改變國籍 是否還能繼續享受中國退休待遇

已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加入外國籍後,根據勞動保險條例"凡在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內工作的工人與職員(包括學徒),不分民族、年齡、性別和國籍,均適用本條例"的精神,可以繼續受國家對獲准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規定的退休待遇。加入外國籍前已退休領退休金的,出具境外認證的生存證明,每年一次;加入外國籍後注銷中國國籍就不能在國內再申請退休,但可選擇按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結清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
第五條: 參加社會保險的外國人,符合條件的,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在達到規定的領取養老金年齡前離境的,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予以保留,再次來中國就業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經本人書面申請終止社會保險關系的,也可以將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第六條: 外國人死亡的,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第七條: 在中國境外享受按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的外國人,應當至少每年向負責支付其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一次由中國駐外使、領館出具的生存證明,或者由居住國有關機構公證、認證並經中國駐外使、領館認證的生存證明。外國人合法入境的,可以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自行證明其生存狀況,不再提供前款規定的生存證明。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六條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個人在達到法定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領取條件時,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可以在其離境時或者離境後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保留個人賬戶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後,其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依法繼承。

H. 在本市辦理離休,退休手續後出國定居的華僑能夠繼續享受國內養老金待遇嗎

(部分省市)可以,但各省人社部門具體管理有差異。

在國家統一的法規框架下,各地的實施細則略有不同,比較通用的情況如下:

1. 社會醫療保險對象工作變動或出國定居,其個人帳戶如何處理?

保險對象工作變動,有所在單位攜帶有關證件和《職工醫療社會保險手冊》到當地醫療保險機構辦理個人帳戶轉移手續,凡有欠繳、漏繳社會保險費的,應由原單位繳清,否則接受單位為其補繳;保險對象出國定居,個人帳戶尚有餘額的,各地的一般做法是一次性發給本人,所需資料同上。

2. 未達到相關養老條件規定的歸僑職工如何處理個人養老賬戶?

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未達到國家及有關市規定的養老條件的歸僑僑眷職工,在獲准出境定居後,根據本人申請,憑定居國批准其定居的移民簽證,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退還本人,同時,終止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之間的養老保險關系,不再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但有些地方規定要到入籍它國後才能提取)。

3. 海外定居者退休待遇如何?

(1)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符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條件的歸僑僑眷職工出境定居後,可以繼續領取基本養老金。

(2)在海外的退休人員與在國內的退休人員享受同等待遇。

(3)定居海外者領取養老金方法:通過國內的親屬代其領取養老金;由本人委託銀行、郵局,為其進行國際轉賬業務。

(4)為了確保養老金發放到個人手中,出國定居的退休人員,每年要向負責其基本養老金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一次由我國駐該國使領館出具的居住證明,未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由當地公證機關出具證明。

:這「在海外的退休人員與在國內的退休人員享受同等待遇」指的是:退休之後去海外定居者及已經移居海外在入籍之前退休的海外定居者。

其他:未入籍(持綠卡)如何處理養老金和公積金

1. 如果想一次性取出養老金和公積金的話,必須得有戶口注銷的證明,因此你必須要考慮清楚在還未入籍前是否需要注銷戶口。

2. 未入籍且戶口未注銷,你依舊持有的是中國護照。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前,出國定居沒有取得居住國國籍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繼續保留,待職工符合退休條件時再按有關規定處理。

3. 據了解,隨著中國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離退休、退職人員赴海外定居。因上述人員的離退休費、退職生活費或養老金仍由中國國內部門發放,當事人需定期赴中國駐外使領館開具「健在證明」,提供給國內有關部門以領取退休金、退職生活費及養老金等。


部分省地外僑政策:

福建

華僑護照有望與身份證等同效力

依據:《福建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草案)》

主要內容:華僑權益保護的職責分工、華僑政治權益和身份證明、華僑子女教育權益

在這份草案中,有兩個方面最為引人關註:

一、華僑護照有望與身份證等同效力

一直以來,關於華僑在國內的身份證明及認定問題,中國出入境管理法其實早有規定。

但是,相關規定只限於特定領域,在這些領域之外,護照的使用范圍及效力還遠遠不能與身份證劃等號,尤其是在住宿登記、交通出行等方面。對於一些尚沒有辦理回國定居、沒有身份證的華僑來說,如果遇到上述情形,就免不了一番折騰。

對此,草案規定,華僑可以依法憑本人的中國護照辦理金融、教育、醫療、交通、電信、社會保險、財產登記、住宿登記等事務,其護照與居民身份證享有同等效力。

二、解決無國籍華僑學生無法參加高考的問題

因為某些原因,有的華僑學生成了「黑戶」,無法正常接受教育、參加高考。為改善這一情況,草案明確指出三點:

1. 華僑子女在監護人戶籍地或其父母在本省工作地參加義務教育的,享受和當地學生同等的待遇;

2. 在本省參加高考的,教育、招生等部門應按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執行;

3. 華僑學生可以在父母出國前的,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戶籍地參加高中階段的考試招生,與當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湖北

華僑出國定居可領基本養老金

依據:《湖北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草案)》

主要內容:華僑基本權益保護

湖北省的涉僑草案主要圍繞華僑的基本權益展開,重點條款如下:

1. 華僑出國定居前已經在國內參加養老保險,其養老保險賬戶予以保留;

2. 保留社保關系的華僑再次回本省就業的,其養老、醫療保險可按規定接續,繳費年限及賬戶存額累計計算;

3. 領取基本養老金後出國定居的華僑,可繼續領取養老金,但需每年向社保經辦機構提供本人的生存證明。

此外,草案還規定,在成立社會組織、買房、公務員競聘等方面,在本省居住的華僑均可享受與居民同等的待遇。

江蘇

為華僑投資者保駕護航

依據:《江蘇省保護和促進華僑投資條例》

主要內容:依法保護華僑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和上面兩省的條例不同,《江蘇省保護和促進華僑投資條例》僅針對單項領域,即對華僑投資者人身權、財產權等權益的保護。

條例對華僑在投資方式、投資待遇、投資導向、扶持政策等方面所能享受的待遇進行了細化,例如其中的第七條,「華僑投資者可用貨幣出資,也可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非貨幣財產,以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出資。」

貴州

規范華僑捐贈,確保「專款專用」

依據:《貴州省華僑捐贈公益事業條例(草案)》

主要內容:維護華僑捐贈權益

據統計,僅2014、2015兩年間,貴州省僑辦、僑聯就總計收到1.43億元的捐贈款物。

然而,在華僑捐贈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依然有待規范,比如受贈人責任不夠明晰,捐贈管理不健全,違背捐助人的意願擅自改變捐贈用途等等。

為此,草案明確規定,受贈人是指本省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公益性非盈利的事業單位;捐贈是自願行為,不得強迫;捐贈時,捐贈人和受贈人應當訂立書面捐贈協議,按約定使用捐贈財產,不得擅自改變用途。

近年來,各地僑務政策不斷完善,「為僑服務」的理念正一步步落到實處。相信,更多利好政策還將陸續出台,惠及更多心繫祖國的華僑朋友。

I. 退休職工出國定居還能領養老金嗎

肯定不能

閱讀全文

與退休後出國定居能否享受社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沈騰 瀏覽:168
國貿大道孝順 瀏覽:859
體檢復查都有什麼問題 瀏覽:744
小學男教師退休年齡 瀏覽:689
和父母的愛怎麼形容 瀏覽:943
老人為什麼不讓和不講理的人計較 瀏覽:95
辣炒長壽螺 瀏覽:253
80歲老人腿累 瀏覽:213
養生堂慢性腎炎吃什麼葯 瀏覽:124
老年人餐後血糖多少為標准 瀏覽:685
進養老院的條件 瀏覽:978
九九重陽節發給朋友的祝福 瀏覽:887
定州市養老認證怎麼弄 瀏覽:793
阿克蘇全身體檢需要多少錢 瀏覽:667
去體檢舒張壓低怎麼回事 瀏覽:699
2017事業退休金上調 瀏覽:155
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有哪些10字 瀏覽:448
補繳養老保險可以分批補繳嗎 瀏覽:833
父母的夢想是什麼意思 瀏覽:803
對孝順父母的理解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