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鏈森一年多少錢
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
比如A地社平工資為20000元,那麼養老保險交納額為20000*20%=4000左右/年,醫療為20000*10%=2000左右/年。
我剛跳槽現在的公司給交保險但是和原來的公司差半年,請問是不是要補上呀如果不補重新和現在的公司一起交好嗎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棗敗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凳喚顫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因此,你可以補,也可以不補社保費用。
B. 養老保險交費多少與退休金多少的關系
我想請教有關專家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每月交費多少與退休金到底有多大的關版系?是否成正權比?
是這樣的。
社保也分幾個交費(低,中,高三個)檔次,原則上交得少,到養老階段就領得少;交得多,到時就領得多,其之間的差距不是很大。因為社保不是拉開差距,而是縮小貧富差距的,保障我們每個人最基本的生活水平,通俗講,就是讓每個人不餓肚子。
C.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每年交6千的話,15年後每月能領多少錢
你看七千多是你個人交的養老保險費還是公司和個人一起交的,還是說社保五險總共的數字。
如果是五險總共的數字那還要分哪部分是養老保險的。比較復雜。
如果是你確認這七千多就是你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那就相對容易。
退休金按照個人養老保險總額除以120在加上當地平局工資的20%之和為每月的退休金。
首先你到退休時繳納了多少年,如果按正好最低十五年的話,那你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大概就是105000,除以120就等於大概900
然後你退休上一年度平均工資,比如在廣州現在大概是6000,那這部分為6000乘以20%等於1200
按上面的計算,你一個月大概能拿到2100退休金
具體你要結合實際情況計算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養老保險和退休金的問題
1、一般為個人帳戶總額除以120(個別地區除以240)+所在地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的20% 就是一個月的退休金,不過要看具體情況而定(上面所說不包含各種補貼,只是養老金)。
2、其實就目前的養老項目來說的話這兩個是沒有區別的
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還是有一點區別,養老保險帶有保險性質,除了可以領取養老金外,碰上死亡或者生病還有額外的保險金,而單純的養老金則只有退休金,按月領取,死亡或者生病不負責。
但是目前由於各種養老項目的產品范圍不斷地擴大並且引入一些新內容,因此現在的養老項目大都具備了養老保險的特點,而單純狹義上的養老金也仍然有,但是已經很少了。而從人們嘴巴里說出來的二者大都已經沒有區別。
E. 養老保險金和退休金的區別公民針對兩者分別享受哪些待遇
美國的養老保險分為三個部分,即聯邦退休金制度、私人年金計劃、個人退休金計劃。
聯邦退休金制度是美國最基本的養老保險制度,始建於1935年,以當年美國國會通過的《社會保障法》為起點,以後經過不斷補充、修訂,基本條款沿用至今。美國聯邦政府的法律規定,職工退休年齡不分男、女都是65歲,同時必須納稅40個季度(具有10年繳費年限),才能享受待遇。養老保險費完全由僱主和雇員繳納,政府不予負擔。養老保險的費用,國家以徵收社會保障稅的方式籌集,由僱主和雇員按同一稅率繳納。雇員應繳納的數額,按照本人年薪的多少,採取分段辦法計算。年薪在5.5萬美元以下的部分,按照7.65納稅,其中6.2%用於養老、遺屬和傷殘保險,1.45%用於65歲以上老人的醫療保險;年薪在5.5~13萬美元的部分。投入1.45%(用於醫療保險)納稅;年薪在13萬美元以上的部分則不需要納稅。僱主按其雇員應繳納稅率納稅。所得每一美元稅金,其中73美人用於養老,19美人用於醫療,8美分用於傷殘。
聯邦退休制度通過法規規定65歲可能享受全額養老金,同時,允許提前退休,但養老金減額發給,雇員最多可以提前到62歲退休,但每提前一個月退休,養老金減發0.56%;如62歲退休只能拿到相當65歲正常退休人員退休金的80%;63歲退休能拿到86%;64歲退休只能拿到93%。年滿65歲後最多可再推遲5年退休,養老金增發0.25%。如66歲退休,可拿到相當65歲正常退休人員退休金的103%;67歲退休可享到106%……70歲退休可拿到130%,年滿70歲以後退休者,養老金不再增加。聯邦退休金制度的替代率平均約在50%左右。
(二)私人年金計劃
私人年金計劃各企業自願建立。美國政府向僱主提供稅收優惠措施以鼓勵僱主為雇員建立「私人年金計劃」。如企業從年營業額100萬美元中提取10萬美元作為雇員的「私人年金計劃」,這10萬美元可以免稅。在這種稅收優惠政策之下的「私人年金計劃」是美國聯邦退休制度的一個強有力的補充。目前全美有60%的雇員參加了私人年金計劃。
「私人年金計劃」主要有兩類:
第一類是確定待遇方式,即僱主對雇員允諾雇員退休後給予多少退休金,並根據允諾由精算家計算確定每年儲存金額。大分數企業採取這種辦法。
第二是交費方式,即先確定交費多少,退休時按照累積金額(包括本金、利息、投資利潤等)確定退休金額數,這類方式不需要向退休金擔保公司擔保。
(三)個人退休金計劃即個人儲蓄保險
個人退休金計劃,自願參加,儲金一般個人出3/4,企業出1/4;聯邦政府通過免徵所得稅予以扶持和鼓勵。在儲存時不納稅,在支取時再納稅,也是一種延期納稅辦法。此項計劃的最高存款額為每年2000美元,並且必須在每年的4月15日前存入。所存款項,連同利息在退休後即可領取,也可繼續存入銀行,但到達70歲時必須起用。對於年薪超過一定數額的,不能參加這項計劃。具體標準是:未婚者年薪超過3.5萬美元,已婚者年薪超過5萬美元。
二、美國社會保險管理體制和經費保障
美國的社會保險由聯邦政府的社會安全(保障)部署集中管理,辦法統一,機構垂直領導。全國共有社會安全(保障)工作人員65000餘名,分10個大地區設立社會安全(保障)局,下屬13000個辦公室,負責辦理社會安全(保障)業務。各縣、州(市)地方政府只負責附加保障計劃。
全國設立了40個電話咨詢中心,負責接受公民的查詢、咨詢電話。在網際網路上使用11種文字、開發10000餘頁資料供居住在國內外公民查詢。
全國每年徵收社會保障稅5684億美元,每年提取管理費用38億美元,提取比例約為7%。按全國6.5萬名工作人員計算,每人每年管理費用近6萬美元,為開展社會安全(保障)業務提供了保證。
三、美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優點
(一)社會保障機制比較完善,管理高度統一,約束力強。
美國的基本養老保障由聯邦政府集中統一管理。聯邦政府設立社會安全(保障)總署,負責全國社會養老保險有關法律的制訂和對全國政策業務的指導。全國劃分為10個大地區,分設社會安全(保障)局,並在各縣、州(市)分設辦公室,具體承辦社會養老保險事務。形成了一個社會保障網路,上下職責分明。各縣、州(市)地方政府,不承擔國家養老保險,只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訂補充養老計劃。美國所有公民都有一個相互不重復的社會保障號,對從業人員和退休者實施社會保障關系的管理。社會安全(保障)機構的日常管理費用,從社會保障稅中按比例提取,每年確保到位,保證了各項社會保險業務的開展。
(二)使用法律和經濟雙重手段調控退休年齡,力度大,效果好
美國的法律規定,凡年滿65歲退休時,才能享受100%養老金;同樣,如果年滿65歲仍不領取養老金者,每延遲領取養老金一年,增加全額養老金的5%,直至年滿70歲,開始領養老金時,每周可領取全額養老金的130%;對於有的企業為雇員在55歲62歲之間辦理提前退休的,其養老金由企業全額交付。這一政策,既引導從業者不要提前退休,又保護了希望晚退休、推遲領取養老金者的利益。這對於減輕基金支付壓力是有利的。
(三)基本養老待遇替代率控制在較低的水平,有利於多層次保障的發展
據有關資料介紹,美國的養老金替代率為:總替代率為51%,凈替代率為65%,分別低於法國(62%、77%)、德國(52%、72%)、義大利(81%、95%)、瑞典(81%、82%)、西班牙(82%、89%)等國,略高於日本(49%、59%)和英國(47%、61%)。基本養老金替代率調低,可能發揮第二支柱(企業補充保險)和第三支柱(個人養老儲蓄)的作用。美國的商業人壽保險十分活躍。企業老闆為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留住人才,推出企業年金計劃等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使國家組織的養老保險在保證其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真正體現了由國家、僱主和個人三個層面共同承擔的完整的養老保險體系。
目前,我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我國已經持續20年。
我國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實行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具體講表現為三個不同: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目前差距大概是300%~500%。目前,按照國家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總體思路,未來基本養老保險目標替代率確定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後基本養老金主要目的在於保障廣大退休人員的晚年基本生活。但是同期,機關事業單位仍然沿用財政大包大攬的制度,養老保險替代率確定為90%~107%,而同期企業退休職工,僅為不到40%。極為不公的政策引起了社會廣泛的反對與抗議
日本政府在1961年建立了基礎養老金(也稱國民養老金)制度,規定20歲以上的國民都有義務加入基礎養老金,做到「全民皆有養老金」。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日本又在國民養老金的基礎上設立了以企業在職人員為對象的厚生養老金和以公務員為對象的共濟養老金。
國民養老金、厚生養老金和共濟養老金的保險費是強制徵收的。國民養老金的資金來源於個人繳納的保險費和國家財政補貼,厚生養老金和共濟養老金的資金由個人和企業對半分擔。三種養老金都由國家統一管理、統一發放,所以統稱為公共養老金。
由於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存在,個人繳納的公共養老金保險費是逐年遞增的。據厚生省估計,在職人員應繳納的保險費在其工資收入中所佔比例每5年提高5%,到2025年將達到34.3%。
日本女性和男性退休年齡一樣,目前同為60歲。政府在支付退休養老金時考慮到了物價和工資的增長因數。除了基本部分外,養老金中還包括了隨平均工資上升而附加的「工資變動」部分和隨物價上漲而附加的「物價變動」部分。就目前而言,一對老年夫婦只要他們在退休前繳足了公共養老金保險費,每月就能領到金額為23萬日元的養老金,摺合人民幣19000元,相當於一個在職員工平均月收入的80%。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工齡差一年退休金大概差多少
工齡差一年退休金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按照繳費指數而言,如果是男職工,平均繳費指數是二點多,那麼一年工齡影響到養老金待遇150元左右;如果是女職工身份,繳費指數不到一,那麼一年工齡相差就20元左右。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所構成,這是對於企業退休職工而言,但是如果你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朋友,那你還涉及視同繳費年限、個過渡性養老金。
如果明年的平均工資是5000元的話,那麼就是5000乘個人工資除以2乘繳費時間,並且有的地方規定,繳費時間每增加一年,就會多50元,所以說多一年工齡的人,可能每年都會在原來的標准上面增加50元,差距逐漸就變大了,10年可能就相差500元,時間越久,相差的養老金也就更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G. 關於養老保險和退休金的問題
1、養老保險分兩種:一種是國家給人民辦的一種福利性質的退休計劃(有農村養老保險、社保、社區養老保險等等),一種是企業性公司經營的養老保險(全由自己給錢供的保險種類),是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才可以享受的;而退休金可能你指的是單位里退休下來給的那種是吧!那是單位給予的一種福利,只要在單位工作而不用另外給錢去供,只要是退休了就可以享受。兩種的主體不一樣,待遇也不一樣。
2、這個沒法比:如果單位效益好的就多,如果單位效益不好就少,同樣社保的養老金也是根據當地的社平基本工資去處理的,每一年、每個地方、保險檔次都不一樣,也會根據繳納的保費多少去享受養老退休金,所以無法比較哪個多!
3、養老保險是不能一次性繳納的,只能一個月一個月的交!過了退休年齡可以申請一次性交的方式去處理,但是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如果是精神病人可以申請便宜點!
我也說的有點亂,特別是第1條,因為內容太多,一下子寫不太清楚的,只能說個大概!不懂的可以再問我!
H. 養老保險一年交5800元,60歲後一個月拿多少退休金
關於領多少錢,具體還是要看自己退休前一年的平均收入和你所在的城市的平均收入去判斷。還有方法就是可以用自己養老裡面的額度去計算。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I. 養老保險每多繳一年,退休金能增加多少
摘要 1、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