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靈活就業到退休醫保沒交滿25年到時補交是按單建統籌還是統建統籌交
摘要 到退休時,醫療保險沒交滿25年是可以補繳的,未補繳在退休後是不能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的。
B. 請問每年交190元的單建職工醫保外的補充醫療保險好還是每年交59元的貢惠保好謝謝🙏
一次性補足職工醫保和每年繳納居民醫保,哪個更合適?
社保小達人
01-24 09:45
關注
一次性在退休之前補足職工醫療保險好,還是每年正常的去繳納居民醫療保險好?首先如果說自己具備補繳職工醫療保險的條件,那麼我認為還是應該去補繳職工醫療保險,因為畢竟職工醫療保險所享受到的醫保報銷比例,包括今後在退休之後還可以建立個人醫保賬戶,那麼這兩方面都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所不能夠比較的。
但是想要一次性在退休之前補繳職工醫療保險也是有前提條件的,必須要保證自己職工養老保險具備法定的退休條件,也就是養老保險必須要達到15年以上的參保年限,同時職工醫療保險也必須要擁有15年以上的實際繳費年限,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職工醫療保險才可以允許在退休之前來進行補繳,否則的話是不允許來進行補繳的。
醫療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各個地區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基本上是在20年到30年之間,個別地區對於男性的要求是30年,絕大多數地區大約都是在25年左右就可以了。所以也就是在15年的基礎上,至少需要補交10~15年的費用,那麼這個費用是根據你們當地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的4%左右來進行補繳。
基本上每年大概是3000塊錢到4000塊錢左右,如果說補交10年的話,大概就是三四萬補繳,15年的話大概就是六七萬。你首先自己應該有這樣的一筆經濟能力再去補繳職工醫療保險,但是我認為補繳職工醫療保險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劃算的,因為畢竟每個月都會在你個人醫保卡賬戶當中產生相應的余額,那麼這個余額實際上在領取10多年以後,基本上就可以把你補繳的錢領取回來。
再加上本身職工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相對是比較高的,可以達到70%,作為退休老人來講基本上都可以達到80%以上,所以說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相比於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來講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如果自己有條件來進行補繳的話,我認為首先還是考慮了進行補繳。
如果不補交的話就會造成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問題呢?就是說你之前曾經交過若干年的職工醫療保險,就等同於沒有有效的累計繳費年限,也有等同於白交的一個狀態。雖然說你可能享受到職工醫保的報銷待遇了,但是由於你沒能夠及時的累積這個繳費年限,沒能夠及時的去辦理職工醫保的退休,那麼就相當於是白交,所以說盡量還是優先考慮進行補繳職工醫療保險。
那麼確實自己不符合這樣的條件,也就是說你的實際職工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沒能夠達到15年,也不符合補繳的因素,那麼我們只能夠放棄職工醫療保險,轉而去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當然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不存在補交的問題,因為你在退休之後,每一年還是需要正常的去交納相應的醫保的費用,才可以享受到醫保的報銷待遇,並且報銷比例僅僅只有50%。
感謝閱讀,每天講講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
C. 廣州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社會醫療保險滿10年,退休是否每月有150元返還
這不叫返還,而是正常繳費每月的醫療費劃撥。醫療費劃撥除了按社保繳費比例外還分年齡段:35歲以下2%,35-45歲2.2%,45歲以上3%。
D. 退休後怎樣繳納單建統籌醫保
單建統籌醫療保險 就是沒有單位的人員繳納的醫療保險,醫療待遇享受有等待期;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就是有單位的人員繳納的醫療保險,醫療享受沒有等待期。
如果繳費明細單上註明失業金代扣醫保說明是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金期間繳納的醫療保險,所需費用參保人不需要承擔,由失業社保基金代繳,通俗點就是繳費由社保局出錢。
一旦開領養老金,社保醫療保險費,由社保局共濟基金承擔、繳納。
E. 社保單建統籌是什麼意思
社保單建統籌的意思是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全部作為統籌基金,用於支付參保人員的住院醫療費,醫保經辦機構不為參保人員建立個人醫療賬戶。
單建統籌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范圍內的國有、城鎮大集體企業,符合特困企業條件的,均可申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建統籌基金,每月按上年度本單位在職職工工資(低於上年度統籌地區社會平均工資60%的,按社會平均工資的60%計算)總額的5.5%繳納基本醫療保險單建統籌基金的醫療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費,參保人員也不建立個人賬戶。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單建統籌的企業,參保人員因病住院和因病情需要進行門診特定項目診治、特殊檢查、特殊治療時,將享受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待遇。
另外,這些特困企業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單建統籌基金後,如果在企業經濟狀況好轉時,應及時向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提出申請,將參保模式從單建統籌基金更為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F. 單建統籌退休後每年還要交72元交10年嗎
摘要 一、什麼是靈活就業單建統籌人員?
G. 退休後一次性補交夠15年單建統籌醫保後還需每年交補充醫保費嗎
退休後一次性補交夠15年單建統籌醫保後,不需要每年繳納補充醫保費。從終身的待遇保障來講,當然是比較劃算的。但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也可以選擇逐年繳費、改交居民醫保,過幾年再補繳等方式。
拓展資料:
一、單建統籌醫療保險就是沒有單位的人員繳納的醫療保險,醫療待遇享受有等待期;
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就是有單位的人員繳納的醫療保險,醫療享受沒有等待期。
如果繳費明細單上註明失業金代扣醫保說明是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金期間繳納的醫療保險,所需費用參保人不需要承擔,由失業社保基金代繳,通俗點就是繳費由社保局出錢。
一旦開領養老金,社保醫療保險費,由社保局共濟基金承擔、繳納。
按照社保法的規定,在辦理退休時如果醫療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繳費年限,不再繳納醫療保險。這里指的國家規定,就是各個地方的聚集體規定。由於醫療保險的統籌層次還不是很高,對於繳費年限的規定差異比較大。這總差異主要體現在累計繳費年限和連續繳費年限的差異,也有視同繳費和在當地實際繳費的差異。不管這些規定的差異如何,在辦理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時,只要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達到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的繳費年限,在辦理退休後不再繳納醫療保險費,終身享受醫保待遇,也就是今後一輩子不用繳納醫療保險,一輩子都可以享受醫療報銷的待遇。
對於補繳年限的規定,最高的也就是15年,在很多地方的規定醫保政策中,只要連續不間斷地繳納15年,退休後就不再繳納醫療保險。如果具有視同繳費年限的,有的地方規定實際繳費年限必須要達到10年,如果實際繳費年限達不到10年的,退休時仍然是需要補繳的。我當在辦理退休時,實際上我的視同繳費年限加上實際繳費年限是超過了30年的,但由於實際繳費年限沒有達到10年,所以在辦理退休時也是一次性補繳了幾年的醫療保險費用的。
補繳的基數是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補繳基數,按照一般地方的規定,每年補繳的費用大概在5000元左右,所以這個費用還是比較高的,但是與逐年繳費相比,一次性補繳更為劃算,畢竟一次性補繳的基數不會變化。當然這個補繳也不一定非要在辦理退休時一次性補繳,也可以在退休後通過逐年繳費,待經濟條件寬松一點的時候再去辦理一次性補繳,但是越往後補繳,補繳的費用就會越高,這主要也是涉及到補繳基數的問題。
H. 醫保靈活就業參保人員統賬結合(退休)專戶為什麼
摘要 統賬結合是指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借鑒國際上社會保險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把社會統籌的長處與個人賬戶的優勢結合起來,創造的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