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退休人員的工資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聘用已退休人員的薪資個稅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但是,退休後人員受原單位包括其他單位再聘用取得的收入則不屬於離退休工資之列,而是工資、薪金所得或者勞務報酬,應單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382號)中規定: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准後,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⑵ 養老金屬於經常性收入嗎
家庭可支配收入如何計算? 答: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按申請人家庭人口總收入之和扣除繳納的所回得稅和答社會保障支出後計算。收入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工薪收入,是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 2.經營凈收入,是指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獲得的扣除生產成本和稅金後的凈收入。 3.離退休金收入,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離開生產或者工作崗位,正式辦理了離休、退休手續並享受離退休待遇人員的離退休金。 4.其他經常性收入,是指除以上三項收入外經常性發生的收入,如房屋租金、股息、紅利、低保金等。
⑶ 退休人員工資加退休金年收入超過12萬要扣稅嗎
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的規定,凡在中國境內負有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具有以下五種情形之一的,都應當按照規定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一)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
(二)從中國境內兩處或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三)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五)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辦法》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的以下11項應稅所得合計達到或超過12萬元。具體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
(3)退休金算收入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是國務院發布的法規,2011年7月19日,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2011年7月19日新個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外籍人員起征點為4800元。
新法舊法:
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將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也發布了《關於貫徹執行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有關問題的公告》。
⑷ 養老金屬於收入來源的哪一類,家庭收入只有養老金
家庭可支配收入如何計算? 答: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按申請人家庭人口總收入之和扣除繳納的所得稅和社會保障支出後計算。收入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工薪收入,是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 2.經營凈收入,是指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獲得的扣除生產成本和稅金後的凈收入。 3.離退休金收入,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離開生產或者工作崗位,正式辦理了離休、退休手續並享受離退休待遇人員的離退休金。 4.其他經常性收入,是指除以上三項收入外經常性發生的收入,如房屋租金、股息、紅利、低保金等。
⑸ 單位給交的養老金部分算個人的收入嗎
單位給員工繳納的的養老金部分不算員工的收入,只是單位應該給員工繳納的;
原工自己繳納的部分屬於員工收入。
⑹ 退休以後養老金的高低,跟在職期間的工資收入有什麼關系為什麼呢
一般來說,在職工資越高,退休養老金越高。
自己退休後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待遇和自己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有直接關系嗎?
綜上所述,養老金水平比在在職時工資水平高,在現實生活中也大有人在,這既是體制機制的因素造成的,也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樣大部分的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職工,因在職時社保繳費指數過低,導致退休後養老金比在職時工資低,同樣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
綜上所述,養老金水平比在在職時工資水平高,在現實生活中也大有人在,這既是體制機制的因素造成的,也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樣大部分的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職工,因在職時社保繳費指數過低,導致退休後養老金比在職時工資低,同樣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所以,很多人參加工作時都希望去機構這樣的職場。 首先,你可以有穩定的工作環境。 其次,自己的收入待遇也普遍較高。 另外,將來可以獲得養老金的待遇也經常超過企業的退休待遇。 這也是根本原因。
綜上所述,養老金水平比在在職時工資水平高,在現實生活中也大有人在,這既是體制機制的因素造成的,也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樣大部分的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職工,因在職時社保繳費指數過低,導致退休後養老金比在職時工資低,同樣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
⑺ 養老保險屬於工資收入嗎
養老保險,屬於薪酬,非現金薪酬。延後發放的,就是我們退休了才有的退休金。
⑻ 農民的職工退休工資算不算可支配收入
你的問題中存在用詞不當,農民是職業職工是指職業工人,二者存在根本上的不同。但農民的退休工資屬於可支配收入,職工的退休工資同樣也屬於可支配收入。
⑼ 福利養老金算收入來源嗎
養老金不能算收入來源。它是一種福利性質的。
⑽ 在計算人圴純收入時農民的養老保險金能計入人均收入嗎
該項在計算時是計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里(養老金收入包含在居民家庭總收入里):
農民人均純收入計算公式為: 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稅金和上交承包費用—調查補貼)/農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
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10)退休金算收入嗎擴展閱讀:
一、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企業繳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包括劃入個人賬戶的部分),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少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因離退休人數較多、養老保險負擔過重,確需超過企業工資總額20%的,應報勞動部、財政部審批。
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從1997年起,不得低於本人繳費工資的4%,1998年起每兩年提高1個百分點,最終達到本人繳費工資的8%。有條件的地區和工資增長較快的年份,個人繳費比例提高的速度應適當加快。
二、按本人繳費工資11%的數額為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其餘部分從企業繳費中劃入。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企業劃入的部分要逐步降至3%。個人賬戶儲存額,每年參考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職工調動時,個人賬戶全部隨同轉移。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個人賬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繼承。
2005年12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自2006年1月起,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統一為8%。
三、在實際執行中,有的地區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企業的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有的地區以本企業職工繳費基數之和,即以本企業職工在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300%以內部分之和為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