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戶口所在地的房子賣出後在買房養老金,社保怎麼辦
這個不會耽誤養老金和社保的。社保養老金待遇在哪裡交就按那裡的待遇和標准走。
B. 在外地工作,在本地交的養老金,本地房子賣掉了,還能在本地辦退休嗎
當然可以
養老金和房子戶口都沒有關系
在哪裡交養老金
在哪辦理退休手續
反正現在錢女士打在卡里
C. 拍賣房子款都夠了,還扣退休金嗎
夠了,債務已經消滅,不會再執行其他財產了。
D. 退休人員唯一居住的房子賣了,可以繼續領養老金嘛
領取養老金的資格,不會因為你的房產賣了就不會發放了,放寬心吧。
E. 賣房子的人能享受退休補貼嗎
你好,不管你是什麼職業,退休以後都沒有特殊補貼的
F. 戶口所在地的房子賣出後在買房養老金,社保有沒有影響
沒有影響的,因為你在你工作所在地繳納養老保險,和其他保險,不是必須在你戶籍所在地有房子才能買的
G. 要退休人員房子賣了影響退休手續辦理嗎
退休與住哪裡沒有任何關系。
H. 在本地退休提前把房子賣了能辦理退休手續嗎
辦理手續時,要求交戶口本原件,你民房子,戶口所在地怎麼填,等辦理手續後再買
I. 企業把房子賣掉離退休職工有權要求賠償金嗎
離退休職工既然已經退休了,應該很企業沒有關系了,企業把廠房賣掉跟離退休職工沒有直接關系了,所以退休職工要補償那是不可能了。
J. 用房可以換養老金嗎
中國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通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以房養老」保險正式推向全國。
「以房養老」保險這筆賬怎麼算?
就在銀保監會發布通知後不久,浙江首單「以房養老」保險產品7日落地杭州,保險客戶陸先生夫婦從杭州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手中領到了第一筆養老保險金。
這種模式下,那些收入較低,但名下住房價值較高的老人每月都能獲得一筆養老金,從而改善老年生活。
據提供該保險產品的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產品主要優先孤寡失獨老人、低收入家庭、高齡老年群體投保。「老年人與保險公司簽訂合同時,雙方將確定基本養老保險金額,以抵押房產的評估值為基礎,同時考慮房屋折舊、預期增值、預期的老年人平均生存年限等,金額一經確定,不能變更。」
這個看似「旱澇保收」的險種,究竟是否劃算?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如投保人房產的估值計算為100萬元,那麼60周歲的男性投保人每年需繳納2544元保費,直至86周歲,每月到手的基本養老保險金額為2514元。
同樣條件的女性投保人,兩項金額相對較低,分別為年繳保費1622元和每月到手基本養老保險金額2082元。
投保人陸先生表示,把房子抵押給保險公司,他和老伴每月合計可以拿到大約6000元。加上退休金,每月總共可以拿到一萬元左右,生活質量肯定大不一樣。
「以房養老」保險試點情況如何?
早在2013年,國務院就提出鼓勵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2014年和2016年分兩批在全國部分城市開展試點。
從試點情況來看,業務開展並不理想。截至今年6月底,只有一家保險公司開展了相關業務,共有98戶家庭139位老人完成承保手續。
「在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影響下,一些人難以接受『以房養老』。」南開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朱銘來說,很多老人也難以接受自己辛苦一輩子掙來的房子未來成為別人的。
「60歲以前按揭買房,60歲以後抵押房子養老,百年之後,什麼都沒留下」,成了不少人對於「以房養老」的直觀感受。
除了傳統觀念的影響外,房子未來價值的不確定性,也讓不少意向人群體「望而卻步」, 在房價不斷攀升的經濟環境下,老年人更願意相信自己房子的價值會一直上漲,而金融機構出於風險考量,對老年人房產的評估價往往低於市場交易價,這也會影響老年人的投保熱情。
對保險公司來說,這個業務涉及房地產、金融、財稅、司法等多個領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尤其是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政策基礎較為薄弱,業務流程管理和風險管控難度較大,難以盈利。
專家:多舉措培育全新養老模式
「『以房養老』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浙江省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建華說,「它可以作為當下養老市場的一個補充方法。」
針對推廣中所面臨的問題,楊建華表示,激活「以房養老」保險市場,首先要將「以房養老」的服務模式標准化和精細化,提高其可信度;同時,做好信譽背書,有力保障老年人和保險機構的相關權益。
銀保監會在此次通知中特別強調,保險機構要做好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等綜合研判,加強「以房養老」保險的風險防範。在業內人士看來,「以房養老」涉及保險、房產、信貸等多個金融環節,因此,在監管方面離不開政府各部門的通力管理。
來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