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在戶口所在地繳社保退休後能領到養老金嗎
沒問題,但一定要繳夠15年才行。
㈡ 戶口不在交社保地,退休了怎麼拿錢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09]66號),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1)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3)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4)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㈢ 我想問社保在不是戶口所在地買,以後退休是按哪裡的拿退休金
在哪個地方辦理的退休,就享受哪個地方的退休待遇
政策:達到法定退休條件時,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地,由戶籍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若達到法定退休條件時,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則按下列原則確定養老金領取地:
累計繳費年限在某一個地方滿10年及以上的,在該地領取。
累計繳費年限在多個地方滿10年的,在最後一個滿10年繳費年限的地方領取。
累計繳費年限在各地均不滿10年的,則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參保人將養老關系和個人賬戶轉回戶籍地,在戶籍地按規定辦理領取
養老保險最低累計需交夠15年
㈣ 社保不在戶口所在地交,退休工資應在哪裡領
【法律分析】
以您最後參保地為退休工資領取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㈤ 我在兩個地方交了社保,但又不是戶籍所在地,咋樣辦退休收續
對你提出的這種情況,應該是你在哪裡退休?到時候去哪裡所在地的社保局辦理就可以了?
㈥ 異地辦了社會保障卡,在戶籍地退休,怎麼辦
㈦ 我不在戶籍所在地繳納社保,退休後可以回到戶籍所在地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嗎
只要在異地沒有一處交納社保滿十年,那麼,回原籍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㈧ 不在戶口所在地交養老保險退休有影響嗎
這個沒有什麼影響,因為人員流動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你只需要最後把自己的養老保險和社保掛靠到你居住的城市就可以了。
【法律分析】
參保人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可以在該地辦理領取退休金手續。若是沒有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0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養老保險的退休金和地方沒必要關系】
因為是在異地繳納社保,而我國社保規定,在異地集中繳納滿10年以上的養老保險,那麼這個地方可以當做德海退休地點的選擇之一,另一個選擇地點是戶籍所在地。那要是每個地方的社保都沒有繳納滿10年,那麼就可以將養老保險轉移到繳費年限最長的地點,這樣有退休地。所以在繳納的社保的時候要考慮好自己的退休地點,在當地養老保險繳滿10年以上,以便以後作為自己的退休地。
【拓展資料】
1、退休地點的選擇和養老金也是息息相關的,退休地點的社會平均工資標准越高,那麼退休以後領取的養老金也會越高的。但是在異地退休的話,可能看病就沒有方便,因為使用外地社保卡,不能在老家葯店買葯,生病住院要提前到退休地所在的社保部門申辦異地就醫,這樣才能在老家享受異地就醫結算。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㈨ 你好,請問在異地繳納社保,退休後必須到戶口所在地領取退休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