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退休保障 > 異地火化未到退休年齡

異地火化未到退休年齡

發布時間:2022-01-08 01:44:43

1. 問題補充:老人己去世,沒有火化,沒有達到退休年齡需要怎麼辦理退保,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土葬

參保人死亡,其個人賬戶上的儲存款,由其合法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2. 家人未到退休年齡去世 養老保險和喪葬費

未到抄退休年齡不幸去世,養襲老繳費的個人部分及利息可以全額返還!可由法定繼承人繼承。經辦人的身份證、死者身份證、火化證、死亡證明,經辦人與死者的關系證明,到當地社會保險辦理手續,社會保險支付喪葬費、撫恤費、返回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本息。我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也就是個人賬戶中的錢分139個月發完,按照60歲退休計算;職工領自己的錢要到71.5歲才能領完,在此之前死亡的,個人賬戶里的余額都可繼承。參加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是可以取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繼承,辦理死亡手續,參保人員退休前死亡,其個人賬戶儲存額和建立個人賬戶前個人繳費部分的本息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

3. 未到退休年齡死亡火化費應該誰去領

在職單位是有補償的,你也可以到當地社保局咨詢,或撥打勞動保障電話12333。

4. 沒達到退休年齡因病去世了,社保怎麼退還

到死者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死亡證明,帶著證明,與死者直系親屬有效證件,到社保服務中心辦理。

5. 沒有達到退休年齡死亡後,未火化安埋,而是土葬,是否有能享受撫恤的規定

喪葬費也不會給的了,有關系的話去當地殯儀館開個證明唄

6. 不到退休年齡人就去世了,還能有喪葬費嗎

社保買了15年還不到退休年齡,現在人去世了有沒有喪葬費?不但有喪葬費,而且還有撫恤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資金還可以繼承,並一次性退還給家屬。

綜上所述,社保買了15年不到退休年齡死亡後,不但有喪葬補助金,而且還有撫恤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資金,都可以由家屬或是法定的繼承人繼承,並一次性退還給家屬。

7. 沒到退休年齡人死了有喪葬費嗎

參加社會保險人員未到退休年齡因病死亡有喪葬費。
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撫恤金。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撫恤金也是職工參保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一部分。

8. 未到退休年齡死亡的多久可以領取喪葬費

警察屬於公務員,沒有退休之前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享有喪葬費和撫恤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可以繼承。
喪葬費的標准按所在省市規定執行,撫恤金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基本工資是指本人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

民政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有關問題的通知》
民發〔2011〕19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財政廳(局)、福建省公務員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人事局、勞動保障局、財務局,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人事(幹部)部門:
2011年8月1日,國務院公布施行的《烈士褒揚條例》和國務院、中央軍委公布施行的《關於修改<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的決定》調整了一次性撫恤金標准。為適應有關政策的變化,現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調整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標准
自2011年8月1日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標准調整為:烈士和因公犧牲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仍按現行渠道解決。

二、一次性撫恤金計發辦法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的計發辦法仍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國家機關公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發放辦法的通知》(民發【2007】64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閱讀全文

與異地火化未到退休年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臨城縣農村養老保險管理所 瀏覽:82
央企女處級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347
敬老院慰問老人詩歌朗誦 瀏覽:53
訪談60歲以上老人 瀏覽:613
大平孝敬爹和媽現場版 瀏覽:790
全國人大領導退休年齡 瀏覽:587
呂不韋為什麼能長壽 瀏覽:29
聾啞人多少歲進養老院 瀏覽:384
60歲裸體女人 瀏覽:472
漢代父母官叫什麼名字 瀏覽:837
父母進廠打工怎麼說 瀏覽:495
很討厭老年人喝酒怎麼辦 瀏覽:999
老年人脊椎列怎麼治療 瀏覽:328
龍游縣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瀏覽:330
燈塔市瀾潮養生會館門票多少錢 瀏覽:306
重陽節爬山高中畫 瀏覽:219
老人補肽多少克 瀏覽:395
預防老年痴呆症ppt 瀏覽:988
養老院加盟好項目 瀏覽:241
為什麼喜歡重陽節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