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金雙軌制正式廢除 公務員須繳納月工資8%什麼意思
這是2015年國家養老保險改革重要舉措,以前公務員是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的,形成了體制內和體制外之分。在群眾眼裡看到的就是自己繳納養老保險養了一批公務員,影響社會公平,公務員繳納養老保險有利於社會公平和完善我國的養老保險體制。
公務員繳納月工資的8%就是在你應發工資上按8%比例繳納養老保險,不過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家大幅提高公務員基本工資,相當於把養老保險的錢已經算進去了,所以公務員的實發工資並未減少,還有所增加。
B. 退休金雙軌制的養老金雙軌制正式廢除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明確,建立待遇與繳費掛鉤機制,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提高單位和職工參保繳費的積極性。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在中國經濟網《經濟熱點面對面》節目中表示,此次「壯士斷腕式」的改革讓養老金正式實現「並軌」,最讓養老金研究者揚眉吐氣,對於事業單位甚至整個社會來說,意義都非常重大。
C. 人社部真的取消養老雙軌制嗎
取消雙規制度、國民享受免費醫療,都是政府說的「中國夢」中小康的內容,雖然現在專在這屬個星球上只有很少的人享受不到免費醫療這樣的基本社會保障,但對於中國大陸國民來說,這都是「夢」。
雙軌制制度只有在憲政民主的政治體制下才可能消除,黨的媒體反復說過了,憲政不屬於社會主義,中國要永遠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不管說的是和如何天花亂墜,但實際上,就是把國人劃分為體制內和體制外。體制內實行一套部分保密的社會制度,專門服務於大蓋帽和體制內的事業單位,體制外實行一套專門服務於「破草帽」。體制內的少數人佔有90%以上的社會資源和財富。體制內的國民享受一切有保障的生活,體制外的國民,自生自滅,但必須向體制內繳稅。
各種各樣的雙軌制度姓「社」不姓「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重要特徵之一,你說會取消嗎?除非國家實行政治體制的大幅度改革。
D. 2019養老金雙軌制正式廢除退休前參保人員死亡怎麼辦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企業職工實行由企業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內繳納的容繳費型統籌制度,退休後只有退休前工資40%左右,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退休金由國家財政統一發放,能達到90%以上。雙軌制使得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在養老金收入上的差距極為不合理、。
E. 退休金雙軌制什麼時候能廢除/
退休雙軌制不太可能廢除。理由是:
一、雙軌制不公正不公平不合理,人們不是現在才知道,而是在它實施的第一天就知道了,並且多少年來企業退休人員早已飽嘗了它的辛酸苦辣。此外,還有超前知道的呢,那就是研究和醞釀雙軌制的人,他們是最先知道雙軌制不公正不公平不合理的人。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制定和實施?原因是有的人執意堅持」少數人就是要多多佔有社會財富"這樣一種理念,而讓他們放棄這種理念則極其困難。簡言之,就是因為雙軌制不公正不公平不合理,所以才不太可能廢除。
二、雙軌制是進入改革年代出現的,過去聽都沒聽說過。因此,既得利益者說雙軌制是改革的成果。這話太大,很嚇人,誰敢廢除啊?
三、現在,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的狀況發生了變化,有的富得流油了,據傳有的還拿了外國綠卡,這樣的代表和委員還會為企業退休人員——為中國的企業退休人員說話么?
四、這些年企業退休人員工資是漲了,但遠趕不上物價漲的勤和快,還有幅度,也不如物價漲幅大。最近的幾次為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轉業軍人和有高級職稱的人,漲得是多了一些,但這表明的只是要把他們從屎坑尿窩中拽出去,而不是要廢除廢除雙軌制,甚至說不定還有可能是為了鞏固雙軌制所採取的措施呢。
五、過去一直喊的雙軌制要「逐步解決」』,實際是」逐個解決」,即死一個就解決了一個,一個一個的死沒了,就逐步的都解決了。迄今為止,年老體弱的企業退休人員病死的老死的已經很多了,現在每天還在死,但徹底死光死凈,恐怕還得二十多年。如果繼續堅持「逐步解決」,那就至少在二十多年之後雙軌制的問題才能不復存在,而現在企業已退休的人員是誰也等不到、盼不到那一天。
盡管如此,作為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末了還是想表明一個意願,即:現在,終於聽到了壯士要斷腕的消息,希望能盡快出手
,力爭在2013年內徹底廢除萬惡的雙軌制!
F. 下一個改革目標廢除退休金雙軌制能實現嗎
國家前年己發文將企事業退休的雙軌制合並為單軌制,但這僅是形式上的合並,但實質上沒未合並,企事業之間的差距仍舊存在,甚至在這兩年共同漲養老金時有將差距拉得更大的趨勢!國家不下狠心不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退休金雙軌制的真正廢除恐怕只會停留在形式之上。你說呢?
G. 廢除退休金雙軌制再談延遲退休
與正常退休相比,延遲退休對多數人意味著「白乾幾年」,顯然不為公眾所接受。更何況,實行多年的養老保險制度,無疑是個體與國家達成的一份契約,怎容你說改就改?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對,公務員群體就很理解國家的這份「苦心」,恐怕職位越高就越是歡迎——真的還想再干五百年!工作強度、在職福利和退休待遇決定了不同群體的訴求差異,現實情況是,經過連續8年的上調,企業退休人員的總體待遇水平方才達到每月1531元,占退休前工資收入的比率不過在50%左右。相比之下,工作30年以上的公務員,退休金往往能達到退休前工資的90%,且能夠根據在職公務員工資上調而提高。再加上退休後仍可繼續享受一些在職時的補貼待遇,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差距日益加大。
更重要的是,公務員和一部分事業單位人員是從來不繳納養老保險的。這意味著,一群退休後拿著普通勞動者三四倍退休金的人,不僅從不繳費,而且還要要求繳費的人再多干幾年,怎麼好意思說出口呢?
現實問題不容迴避,那就是養老金缺口日益增大,多年後將出現兌付困難的情況。然而造成這種情況的,既有歷史原因——早年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時,政府沒有承擔相應的轉製成本,個人賬戶中的資金很多被挪用去發放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導致個人賬戶的空帳運行規模已超過萬億元大關,也有現實原因——養老制度「雙軌制」,造成上千萬的體制內人員靠財政「小灶」養老,佔用了本可以填補窟窿的財政資源。因此,讓退休待遇本就被甩開幾個檔次的普通人來承擔改革的陣痛,恐怕只會加劇社會不公,讓「體制內樂了,體制外哭了」的擔心再次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