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退休金的多少
同一地區、同樣繳費基數、相同的繳費時間段下,三者養老金一樣,因為養老金計算並不涉及到個人職稱、職業資格
高級職稱(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高級會計師等)人員只是在退休後養老金調整時才能獲得政策對應的增發,但不存在取得時間的問題。
即使是在部分將執業資格等同職稱認定的地區(許多地方並不認可),你說的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也就只能對應技師並不能獲得退休後養老金調整時增發,只有一級資格才能對應高級技師並獲得增發
2. 交養老保險24年領多少退休金
目前政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目前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工資指,以及養老金個人賬戶上的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
(註:①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②養老保險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它是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然後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的。)
3. 每個月能拿多少退休金
每個月能拿多少退休金和你繳費的年限,繳費的基數都是有很大的關系的,而且還有和你所在的城市有關,所以不同地方不同的人拿到的退休金都是不一樣的
4. 正常退休的普通職工能拿多少退休金
5. 每月退休金應該多少
退休金有計算公式,你需提供數據。
6. 一般在企業退休之後,能拿到多少退休金
退休金需要根據個人社保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當地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等條件才能算出來。你可以登錄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注冊後裡面有模擬計算退休金的,可以查一下。
7. 一般人退休金多少
看身份。
1.2億退休工人,平均3300元。
1.6億退休農民,200元左右。
0.2億退休公僕,不便公開。
8. 社保能領多少退休金
那如果我們交滿了15年,退休的時候能領多少錢?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按照《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如果未到法定退休年齡而提前退休,養老金是不能領的。若未交滿15年,養老金也是沒有的。
如果沒有繳滿15年,大多數人只能申請延長繳費或者轉入城鄉居民養老社保了。
現在的退休年齡是是男60周歲,女55周歲。至於會不會延遲退休,這個問題嘛,我不做過多闡述。
現在全國統一的職工養老保險計算公式: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
其中,計發月數由國家統一規定,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65歲101個月,70歲56個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這部分主要取決於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自己繳的越多,儲蓄額越多,每個月領的也越多。
2.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工資)÷2×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數化工資=(自己的工資÷社會平均工資)×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
基礎養老金這塊,涉及的概念比較多,計算公式比較復雜。
我們簡單點說,退休後養老金領多少,與個人累計交費年限長短、交費水平高低、個人賬戶金額多少、退休年齡大小、當地職工的社平工資等都有直接關系。
9. 福州市退休後,社保退休工資是多少
主要要看你工齡多少年(交費工齡)社保帳戶累積多少錢才能計算出退休金
10. 社保交了30年,退休每月可拿多少退休金呢
社保交了30年,退休每月可拿多少退休金呢?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全市上一年度在職人員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2退休時本人繳費年限(含認定繳費年限) )1%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的儲蓄額支付月數(50歲195月、55歲170月、60歲139月)。過渡性養老金=(上一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2個人賬戶制度建立前的繳費年限)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