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資基數3739元武漢市30年工齡退休拿多少工資
工資基數3739,在武漢市30年工齡退休可以拿到多少工資,這還要靠你的公民有多長,還有你的機會貢獻有多高,還有崗位工資等等。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交30年到了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比交15年的領取的多,繳費年限越長,繳納的工資越高,到退休時,領取的就越多
如果有單位的建議多交畢竟是單位福利(喵喵保)
⑶ 交了30年的養老保險,退休大概可以拿多少
目前的政策:
一、如參加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或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按有關辦法規定,達到退休年齡且個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的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
其中: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職工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含視同繳費年限)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合視同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計算公式為: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退休年齡60歲相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
另,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職工,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按以上計算方法,它所需要的「退休時當地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的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都不知道,所以現在無法計算以後你退休時的養老金。
二、如參加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規定,達到60周歲且個人繳費年限滿15年,可按月領取養老金。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
其中:
(一)基礎養老金的標准由當地政府根據財政收入和物價水平制定。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六十周歲時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按以上計算方法,它所需要的「六十歲時當地政府制定的基礎養老金的標准和本人的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都不知道,所以現在也無法計算以後你今後該領取的養老金。
⑷ 交30年的養老保險可以每月拿多少
養老金的核定是根據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多種因素,同時也要根據個人退休時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
因此,退休人員能領取多少金額的退休金,只有達到退休年齡時根據當時的計算因素來核定,您能領取多少退休金目前無法提前預算。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分別按下列辦法計算: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三)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四)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按上述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時,統賬結合時間、繳費年限、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過渡性調節金計發比例,按《關於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有關問題的解釋》(見附件)執行。
⑸ 交滿30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為2700退休每月可領多少
如果假設我們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記賬利率和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一致的話。
我們交費30年,按照100%基數交費,退休待遇分別是這樣的:基礎養老金是30%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是21%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合計5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說我們交完社保後的實際收入有80%的社會平均工資的話,我們的養老金替代率就是64%,相差不是很大。
按照北京市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8467元計算,原先實際收入是6770元左右,退休待遇可達4318元。
如果30年按照40%基數繳費,退休待遇是:基礎養老金2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8%的退休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合計29%。
按照80%的繳費基數為實際收入計算,原先實際收入是3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養老金替代率高達90%。
實際上相當於原先收入2709元,退休後養老金2455元。
同樣按照60%基數繳費30年,退休待遇是:合計36%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養老金替代率是75%。相當於原先收入4060元,退休後養老金是3048元。
一是城鎮失業人員。他們最低可以按照40%的繳費檔次進行交費,這是政府對他們的照顧,不過北京的靈活就業人員保險要求必須本地戶口。
二是城鎮在職人員。企業在職人員最低繳費檔次就是60%,如果是非本地戶口只能通過企業代繳的方式在北京繳納費用。
兩種繳費檔次對應的退休金不一樣,但相對來說交納40%雖然退休待遇低,但是享受國家的傾斜照顧也越大。
因為我們的退休待遇,兼具了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的職能。比如說我們普通年輕人,自己繳納社保的話,退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根據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按照60%基數交費,退休待遇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而按照40%基數交費,退休待遇可以領取0.7%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相差0.1%,但是交納費用卻要高出一半。
不過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完全按照相應比例來發放退休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