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企業給農民工交養老保險以後退休是否和城鎮職工退休金一樣
退休金多少主要看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等因素,和身份無關。
只要是相同地區、相同繳費基數、相同繳費年限、相同年齡退休,農民工和城鎮職工退休金一樣。
❷ 農民到了60歲之後,可以享受企業工人退休待遇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養老金制度已經轉變為社會化積累養老金的時代
但是,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後,誰只能繳費,誰可以享受養老待遇 一方面是之前養老制度的銜接,另一方面也是社會基本公平的體現 在社會分工中,非農生產總是有優勢的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工人的收入增長速度遠遠快於農作物種植,許多農民開始從事非農生產,成為農民工 也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時享受與職工同等的養老待遇
但養老福利待遇多且付出多,繳費基數高,繳費周期長,養老福利會更高 長支付期只是相對的。除了國有企業的固定工,大多數人的繳費年限只能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養老保險制度建立
因此,從社會公平的角度來看,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後,農民只要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就應該享受相關的養老待遇。不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只能享受國家提供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個人只需要支付很少的錢(最低一年100元),然後享受每月100~200元的國家福利保障。
❸ 農民工和正式工人退休費有區別嗎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一、社會統籌養老金:
社會統籌養老金來自於由用人單位繳費和財政補貼等構成的社會統籌基金,根據個人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等因素確定。社會統籌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和本人退休年齡等因素確定。
三、2005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
對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進行了改革,建立了「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約束機制,並採取了「新人新制度、老人老辦法、中人逐步過渡」的改革方式。具體是:
1、「新人」,即《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退休後將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與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基數的高低、退休時間的早晚直接掛鉤。他們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2、「中人」,即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鑒於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改革的關鍵是解決好「中人」的過渡問題,為保證改革的順利推進,國發[2005]38號文件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過渡辦法。在過渡期實行特殊的過渡政策,按照新計發辦法,養老金減少的不減發,增加的逐步增加。
3、「老人」,即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參保人員。他們仍然按照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基本養老金,同時隨基本養老金調整而增加養老保險待遇。
❹ 農民工退休金是多少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規定,
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❺ 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後可以在城市領退休金嗎
區別如下:
1、城鎮職工一般是在城市之間轉移就業,最後在城市養老,而農民工除了在城市之間轉移外,還在城鄉之間流動就業,其中一部分要返鄉養老。
2、職工跨地區轉移就業一般有確定的目標地,而農民工在離開一個就業城市時往往沒有明確的下一個就業目標地,因而中斷參保的情況較為普遍。因此,需要在總體原則一致的基礎上,針對不同情況分別制訂政策措施。
3、農民工參保的比例很低,截至2008年底,全國參加城保的農民工2416萬人,只佔在城鎮就業農民工的17%。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農民工農業戶口繳納社保 退休後養老金計算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不因城鎮農村戶口不同。
養老金的計算不因戶口是城鎮還是農村戶口區別,因為參加的險種不同。對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而言,養老金計算涉及到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當事人繳費年限、退休年齡、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歷年繳費基數、當地歷年社平工資等諸多因素,因為每個人情況不一樣,養老金產生差別。
當前,企業職工退休基本養老金有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構成: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計算。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農民工既交了農村社保又交企業社保,退休的時候能領兩份退休金嗎
謝謝邀請。
農民工既交了農村社保又交了企業社保,退休的時候能領兩份退休金嗎?
答案是否定的。既使你兩份都交,交再多的錢,將來想領兩份退休金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你在參加了企業社保後,選擇繼續參加農村社保,本身就是違規的。違規的事情是絕對得不到支持的。
農村新農保相關政策有明確規定,無論參保人是本地還是外地戶籍,只要是參加了企業社保(也就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被排除在新農保參保范圍之外的。
任何人,兩種社保只能選擇其中一種參加。選擇了企業社保,就不能再參加農村社保。同樣,選擇了農村社保,就不能再參加企業社保。
根據現在的實際,參保人應當充分考慮是參加企業社保對自己有利,還是參加農村社保對自己有利。考慮清楚後,果斷斷交另一種社保。否則,交也是白交。到時不但領不到錢。之前交的錢,也是得不到退還的。
❽ 農民工交社保 到退休年齡能拿多少退休金
不可以。早在2014年就不允許一次性補繳差額部分辦理退休了。
你只有在職期間進行進行繳費,法定退休年齡後仍然不足最低繳費年限,允許你延長繳費時間,進行繳費,直到滿足為止。
由於你並非當地常住戶口,非本地常住戶口,到了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足,單位也就再也給你投不上保了,只有個人繳費,個人繳費又是非本地常住戶口不允許以個人名義購買社保。
因此,你只有轉移回戶口所在地繼續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