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買斷工齡後自己繼續交養老保險算不算工齡
從單位買斷工齡出來,一直交養老保險是繼續算工齡的。買斷工齡以前的工齡不算(工齡已補償買斷),以後的繼續算工齡。
工齡是買不斷的,所謂買斷工齡只是按照工齡給予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只要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將來計算養老金的時候都會作為繳費年限(就是你說的工齡)計算,一年工齡增加1%的基礎養老金。
(1)買斷工齡後自己交納社保至退休後擴展閱讀:
相關法規: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准發給經濟補償金。
第十條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第十一條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依據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於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准支付。
買斷工齡與退休是沒有關系的,就算是有買斷工齡的情況,勞動者也是按照正常的程序退休,退休工資的計算方法與一般退休的勞動者的退休金是一樣的。用人單位在買斷職工工齡後需要按照職工的工作年限對職工進行補償,工作滿一年的則補償一個月的工資,但最多不能超過12個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齡計算
『貳』 八零年參加工作二千年買斷工齡自己交社保到二O一O年退休了算多少年
30算30年,只要你一直交社保就是這個
『叄』 2007年買斷工齡後自行交了8年社保,現50歲,到退休年齡後退休金如何計算
在計算方式上沒有區別,但你不一定比人家多,更不會一樣。從你同事的養老金來看,在職單位投保比例很高,比例高繳費指數就高,養老金也高。就算是你買斷後沒有間斷繳費,但你不可能繳費的比例與單位一樣,不一樣就有了差距,因此你的養老金不會與你同事一樣,要低一截子。
具體數額不太好算,因為不知:繳費年限、繳費平均指數、個人賬戶資金余額、法定退休年齡時的社平工資,不知你的視同年限,因此具體算不出來。
『肆』 買斷工齡的職工,後一直自己繳納社會養老保險,到了退休年齡屬於什麼人是否還屬於企業離退休職工
要看你的保險關系復在哪兒制?如果在職介中心,就在職介中心申請辦理退休手續。作為離退休人員,勞動局社保中心給養老金,醫保中心管醫葯費報銷,與企業基本上沒有關系了,屬於哪兒已經不重要了。尤其是「買斷」以後,與企業已經斷絕了關系。
『伍』 如果買斷工齡後還繼續交納社保,退休時工齡怎麼計算呢
社保對於正常工作階段的朋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保障我們在退休之後的生活有一個最低的保障,二來也方便我們享受地區帶來的各種福利和政策。而社保和我們的工作年限以及繳納的時長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假設說我們的工齡已經「買斷」了,但是我們仍然沒有停止繳納社保,那麼我們在退休的時候又應該怎麼來計算呢?
現在雖然人們的經濟收入變高了,人們對於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識還是有所缺失,尤其是在入職的時候往往會因為不懂法律知識導致企業有機可乘,讓員工吃了不少的虧。有時候也不要擔心自己多問幾句是否會讓自己工作不保,只要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都可以明白這些都是作為法定職工應該享有的權利,同時公司也必須要履行這種義務。
同時現在的年輕人也不要因為一些個人原因而輕易放棄醫社保的繳納,否則自己在出現身體狀況問題需要醫社保的服務時又無法享受,很顯然也會讓自己感覺非常的疲憊。
『陸』 買斷工齡後 是不是還可以自己繳納養老保險
從單位買斷工齡出來,一直交養老保險是繼續算工齡的。買斷工齡以版前的工齡不算(工齡已補償買斷權),以後的繼續算工齡。
工齡是買不斷的,所謂買斷工齡只是按照工齡給予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只要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將來計算養老金的時候都會作為繳費年限(就是你說的工齡)計算,一年工齡增加1%的基礎養老金。
『柒』 請問我被買斷工齡後,自己交養老金,退休後,算職工的,還是什麼
1.買斷工齡時視抄同繳費年限和襲實際繳費年限是否滿15年,2.是改制買斷還是因失去勞動能力買斷,3.是否重新就業,如果買斷之前己滿15年,並未重新就業可以不補繳,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可以辦理退休,並每月享受退休養老金,但月享受的養老金沒有足額繳費的多,如果買斷之前不滿15年,且就業局介紹了就業崗位,並且就了業就必須要繳納養老保險費,否則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只能辦理手續,而不能每月享受退休養老金了,
『捌』 鄭州市90年參加工作,98年買斷工齡以後個人交的社保,到退休年齡應該可以拿多少
目前政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目前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繳費年限,以及養老金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
(註:
①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②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它是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然後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的。)
『玖』 買斷工齡後社保怎麼辦
現在在企業單位工作的員工很少聽到了買斷工齡這一說法。其實這一種現象主要是在90年代左右最為常見,是21世紀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彙。
買斷工齡是我國一些國有企業因為深化改革安置富餘人員的一種辦法。就是經企業與員工雙方協商,報有關部門批准,由企業一次性支付給員工一定工資,從而解除企業與富餘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把員工推向社會的一種形式。其實就是下崗自謀生路,在那種大環境下,因為政策因素,根本沒得選擇。
實際上,買斷工齡從來沒有統一的文件規范,在國家層面上,買斷工齡一直是不合法不存在的。因為當年的買斷工齡是現在的解除勞動關系,給予一次性勞動賠償。而內退呢,是給予當地最低的社會平均工資,給繳納社保,但是都不屬於正式的退休。
這么多年過去了,當年第一批買斷工齡的人大都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由於他們不繳社保,或者繳社保的年限沒有到15年。即使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也是沒有退休待遇的,更沒有養老金可以拿。可以說,買斷工齡對這些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那麼工齡被買斷了之後社保應該怎麼辦?
社保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不夠不得。那些被買斷工齡的人,如果繳夠15年,那麼到了退休年齡是可以領取養老金的。而對於那些在買斷工齡前沒有繳納夠年限的人來說。則不符合辦理退休的標准,自然沒有養老金。
要想正常領取養老金的最好辦法就是對社保進行補繳。一般情況下工齡買斷之後,那麼你所在的工作單位就會把你的的個人社保轉移出來,那麼你就可以個人進行繳費。個人繳費的話,你可以以靈活就業的形式來繳納這個社保費用。
當然如果你個人不願意以靈活就業的形式來繳納社保的費用,也可以找到一家新的工作單位,由新的工作單位來給你承擔相應的社保,當然如果你在這么多年以來沒有工作,也沒有繳納這個社保的費用,那麼只能參加城鎮居民社會保險,作為補救措施,繼續享受基本的養老和醫療保障。
『拾』 買斷工齡的職工自己交社保,退休後有哪些待遇
買斷工齡的職工自己交社保,其實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這樣的話自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就比如自己的工資收益更高一些,而且呢自己在退休以後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補貼。
實際上這個問題是非常突出的,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之下,可能我們覺得呃,有一些人他們到了年經以後就會選擇退休,實際上有些人在還沒有到退休年紀之前呢,就會選擇退休,因為他們的經濟收益已經足夠高了,所以他們不需要這樣的收益來維持自己的生存。
所以總體來說要想有一個好的收益的話,我感覺這種方面還會帶來比較不錯的發展空間的,特別是在買斷工齡方面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空間。
其實這么做帶來的好處也是非常多的,而且呢對於我們的好處都是非常實在的。
所以我覺得這方面的因素綜合作用在一起呢,其實他的福利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如果要是大家有這方面的想法的話呢,可以通過嗯這種方式來進行,而且對我們的真正的影響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