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四十年工齡退休工資
僅工齡不能計算。因為退休養老金不是與工齡掛勾。要有社保交納時間,交納水平,個人賬戶余額,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等。
Ⅱ 我四十二年工齡退休可拿多少退休金
你的工齡是挺長的,但是要想知道退休後領多少退休金,要看你什麼時候參加社保,社保的繳費年限,繳費檔次。交費總額。計算退休養老金有計算公式,還需要你居住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
Ⅲ 38年工齡與41年工齡退休金的差別
不要想著多拿好多退休工資,及早退休才是王道,如果晚退,到時候你會發現,漲退休工資的幅度說不定比你增加的那點還多,再說早退是耍著拿錢,比你干著拿強。
自斟。
Ⅳ 工齡達到了四十一年,能領到手多少養老金呢
因為你不知道繳費情況等信息,當地員工歷年平均工資未知,所以無法為你計算出准確的每月養老金金額 所以,我只能告訴你計算方法 各地情況不同,但基本原則是一樣的,將從2006年1月開始實施 因為你比較專業,要慢慢學才能算 下面是計算方法。自己算。一、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後,按本意見計算發放基本養老金。
Ⅳ 四十年工齡退休新政策
目前國家沒有規定工齡滿40年就有什麼特殊的退休政策,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女性滿50周歲,男性滿60周歲
工作與生活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工作可以為生活提供保障,更好生活則是工作的目的。人如果不工作的話,生活不僅沒有保障,還會碌碌無為,失去價值和樂趣。但如果只工作的話,就沒有時間享受生活,這樣的經歷是不快樂的。
"工作狂",這個詞彙大家不陌生,印象中這是當代產生的一個極新的詞彙。它指的是對工作極度投入、近乎痴狂的一種人,這種人大概是不會"生活"或顧不得談"生活"的。
其實這樣的人很早就有,當然也遍及各地,只是未曾使用這個詞罷了。似乎每一個堪稱偉大的人無不是忘我工作的人。我們暫時把這種人說成是:工作第一、生活第二的人。甚至是人生中只有工作的人。
再就是所謂追求極致生活的,他們不一定非常富有,對工作也有熱情。只是他們認為工作是簡單又簡單的,在他們的世界絕不容許將生活說成是"日子"。應該說這樣的人過的是極度瀟灑和愜意的,他們的生命的意義在於此。這種人算是:生活第一、工作第二的人。
還有一種人最最理想、數量很多。那就是將工作和生活嚴格分開,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公私分明"是他們的原則和願望,從不混為一談。他們認為工作和生活是同樣重要的,工作是他們的需要,生活是他們的追求。
我還想說起這樣一種人,生活無疑是他們人生的最高目的,其實他們內心也沒有關於生活的概念,他們只是有這樣的邏輯:工作是為了生活,或者說,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工作就不能生活。
這時候的生活的概念好像只是"活著"或"生存"。其實不然,它是一種意識。我覺得在我國傳統里有這樣的意識,所有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的思路是受到這種邏輯的限制的。
我們當然不能忘記這樣一群人,他們是一群快樂的人。在他們的世界裡,工作和生活都是藝術化了的。他們從不思考活著是為了工作還是工作是為了活著的問題。在他們的每一天里,都是享受的。
還有多種多樣的人,有的是我們無法形象地形容的。
生活是一個人一生的全部過程,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同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一樣,沒有了工作,就是一點殘缺,便不完滿。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為了工作而暫時放棄生活另一部分,生活不只是活著,但是活著是生活的基礎,只有生活起來,才算是真正地活著。
掌握好工作和生活的關系,是有利於我們的身心愉悅和成長的。
Ⅵ 今年退休工齡達到45年可以有多少多少退休金
這個要看所在城市了,一般在我們遼寧企業職工45年工齡退休的話,退休金至少也是超過了4000一個月
Ⅶ 超過40年工齡以上(45年)退休金如何計算
養老金計算公式:退休時月基本養老金(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月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
擴展材料
工齡跟退休金的多少沒影響。
舉例說明北京養老金計算(數據僅供參考):
題目:李某07到11年,每年養老保險的個人實際繳費基數和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分別假設為,07年3000和3500,08年3200和4000,09年3500和4200,10年3600和4200,11年3800和4500,12年年初開始,李某開始領取養老保險金。而11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為4500元,他退休年齡為60歲,當時個人賬戶總儲值為50000元,繳納年度一共為15年。
1、計算個人平均繳費指數
那麼李某07到11年這5年時間的個人平均繳費指數,應該這么計算
個人平均繳費指數=(07年個人實際繳費基數/07年社會平均工資+08年個人實際繳費基數/08年社會平均工資+09年···+11年個人實際繳費基數/11年社會平均工資)÷5=(3000/3500+3200/4000+3500/4200+3600/4200+3800/4500)÷5=0.838
2、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4500×0.838=3771
3、計算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4500+3771)÷2×15×1%=620元
PS:舉例僅供參考,每個人的養老金根據當地工資水平、繳費年限、繳費檔次的不同,而不一樣。養老金計算公式:退休時月基本養老金(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月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
擴展材料
工齡跟退休金的多少沒影響。
舉例說明北京養老金計算(數據僅供參考):
題目:李某07到11年,每年養老保險的個人實際繳費基數和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分別假設為,07年3000和3500,08年3200和4000,09年3500和4200,10年3600和4200,11年3800和4500,12年年初開始,李某開始領取養老保險金。而11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為4500元,他退休年齡為60歲,當時個人賬戶總儲值為50000元,繳納年度一共為15年。
1、計算個人平均繳費指數
那麼李某07到11年這5年時間的個人平均繳費指數,應該這么計算
個人平均繳費指數=(07年個人實際繳費基數/07年社會平均工資+08年個人實際繳費基數/08年社會平均工資+09年···+11年個人實際繳費基數/11年社會平均工資)÷5=(3000/3500+3200/4000+3500/4200+3600/4200+3800/4500)÷5=0.838
2、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4500×0.838=3771
3、計算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4500+3771)÷2×15×1%=620元
PS:舉例僅供參考,每個人的養老金根據當地工資水平、繳費年限、繳費檔次的不同,而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