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洛陽市新安縣社保是靈活就業轉私企上班退休年齡規定
不分體制、不分行業、不分身份退休年齡只有法定退休年齡規定:按現行規定男性60女性50
❷ 在私企工作到退休年齡了怎麼辦
在私企工作,到了退休年齡,那你就只能辦理退休手續了,這個時候買的,有社保的話,你就按照規定領取社保,如果沒有領取社保的話,那你就自己養自己的
❸ 私企的退休年齡是多少周歲
新的2015年退休政策1、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新的2015年退休政策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新的2015年退休政策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新的2015年退休政策4、因工緻殘,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❹ 私企退休年齡如何規定
退休年齡與企業性質無關。
男六十女五十。
❺ 民營企業退休年齡是如何規定的
1、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回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2、從事井下答、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❻ 私人企業退休年齡按照勞動法那一條規定多少歲退休
根據勞動法,私人企業與國營企業退休年齡應該同等對待,應該在男60歲,女工人50歲,女幹部55歲這個年齡辦理退休即可。供參考。
❼ 請問民營企業的職工多大年齡退休
民營企業的職工退休年齡為男性60周歲,女性50周歲。
根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1、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3、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4、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涵義的復函》(勞社廳函[2001]125號)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即: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按國家有關規定,提前退休的范圍僅限定為國務院確定的111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的國有破產工業企業中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職工和3年內有壓錠任務的國有紡織企業中符合規定條件的紡紗、織布工種的擋車工。但此項規定與前款規定不能同時適用於同一名職工。
違反上述規定,為職工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行為都是違法的,都必須立即糾正。今後,凡是違反國家規定為職工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企業,要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責任,已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要清退回企業。
日本沒有法定退休年限,2018年通過的新法令規定:勞動者可以在60到70歲之間自選退休年齡,但是選擇65歲以上年齡,退休金有適當的提高;但是日本的退休金是從一工作起就開始部分發放的,也就是說,不像中國那樣扣除養老金,所以延遲退休對退休後的生活有利。
❽ 請問私企女職工退休年齡是50歲還是55歲
工種不同,退休年齡則不同。
根據《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對國家關於企業職工退休年齡和條件的規定,各地區、各部門和企業及職工必須認真執行,不得隨意降低,嚴禁擴大適用范圍,今後,凡是違反國家規定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企業,要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已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職工要清退回企業。
(8)洛陽私企退休年齡擴展閱讀:
我國退休年齡政策進行調整方面應當把握以下幾項原則:
1、以人為本
要充分考慮不同社會群體的實際情況、不同需求和切身利益,重視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職工的意見和訴求,並研究制定比較妥善的政策措施,依法保障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
2、統籌兼顧
在制定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方面,應當綜合考慮勞動力供需、教育水平、預期壽命、基金收支等多種因素,統籌協調處理各種關系,其中包括與就業的關系。同時,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壓力方面要協調運用多種政策工具。
將調整退休年齡政策控制在適度的范圍之內,不一定在首次調整退休年齡時就以65歲為目標,可以綜合考慮運用多種政策手段「打組合拳」,並根據相關的精算分析,確定適當的延長退休年齡目標。
3、具有彈性
制定有關延遲退休政策不宜搞「一刀切」,對於某些特殊群體(如靈活就業人員、長期失業者、特殊工種職工、用人單位聘用的殘疾人、高寒地區低壽人群等)的情況,需要研究制定比較妥善的彈性處理辦法。
4、穩步推進
鑒於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涉及廣大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有關政策調整十分敏感,在研究制定過程中,要重視民意和社會輿論,並適時向社會公布政策導向,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職工群眾的意見。
有關退休年齡的政策調整和實施方案應當經過反復論證,慎重決策,周密部署,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