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蒙古興安盟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老人老辦法
1998年9月底前已經離退休的企業人員,2003年4月1日前已經離退休的事業單位人員稱為「老人」。企業退休職工計發養老金的老辦法為:月基本養老金=(技能工資-6元糧貼)*計發比例+國家規定的12項補貼。其中:工齡10年至20年,計發比例為85%;工齡20年至30年計發比例為90%;工齡30年以上的計發比例為95%。(12項補貼是:工齡補貼32元+生活補貼5元+生活補貼8元+糧食補貼1.9元+肉食補貼5元+副食品補貼5元+四種副食品補貼10元+糧油補貼8元+燃料補貼7元+交通補貼10元+洗理費補貼15元+書報費15元)
事業單位離退休職工養老金的計發辦法為:離休人員的離休費,按本人職務工資與津貼之和全額計發。退休人員的退休費,按本人職務(技術等級)工資與津貼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計發基數中津貼的比例,均按40%執行。);其中,退休時工作滿35年的,退休費按90%計發;工作滿30年的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70%計發。工作人員原享受的教護齡津貼、職務(崗位)補貼,地方福利補貼、考勤獎(生活補貼)等,在離退休時均按100%發給。
如果說我所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
2. 最新中人退休金兌現 退休中人工資何時調整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和人社部、財政部的規定,當前,事業單位中人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拓展資料:
退休金(Pension Plan),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後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企業制訂的退休辦法,應有利於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對社會的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均有益處。
3. 內蒙古事業單位退休工資調整如何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調整情況,勞動者可以到當地的社保局進行詳細了解,各地可能存在差異,包括執行的政策細節和實施的具體時間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社會保險法》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4. 中人的退休工資標準是什麼樣的
「中人」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根底養老金+過渡養老金+職業年金。
綜上所述,「中人」養老金的組成構造、影響要素都比擬多,但是規范並不低,以至可能比「新人」還高。理想生活中,由於很多中央尚未正式發布「中人」養老金的補發政策,過渡養老金沒有發放,招致中人養老金總體程度比「新人」略低。2020年是10年過渡期的第6年,估計後面各地政策將陸續發布,中人養老金的權益有望得到基本保證。
5. 內蒙古退休工人工資漲多少
內蒙古退休人員2017年增加基本養老金,早已兌現。2018年如何調整,目前政策還沒有出台。
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
《關於2017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內人社發【2017】30號
各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滿洲里市、二連浩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幹部(人事)處,各大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人事)部門: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0號)要求,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復,現將我區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全區機關事業單位、企業2016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退休的人員。
二、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標准
(一)定額調整
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7元。
養老金低於700元的,可先調整到700元後再按本項進行調整。
(二)掛鉤調整
1、按照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退休人員按照本人2016年12月基本養老金水平的2%增加基本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以納入養老保險基金支付項目為准)。
2、按照繳費年限掛鉤調整。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1.5元(繳費年限包括按規定實行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前的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1年調整),調整不足22.5元的,按22.5元進行調整。
(三)傾斜調整
1、對高齡群體傾斜調整。截至2016年12月31日,年齡為70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每增加一歲,養老金再增加3元。
2、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上述標准調整養老金後,可按中辦發[2003]29號文件精神,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的,補齊到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
三、退職人員
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7元;按照退職生活費水平2%增加退職生活費;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1.5元,調整不足22.5元的,按照22.5元進行調整。高齡群體和企業軍轉幹部可執行退休人員傾斜調整政策。
四、執行時間
調整增加的養老金從2017年1月1日起執行。
五、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
調整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統籌的,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列支。
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
6. 新人和中人退休後工資誰較多
新人和中人退休後工資誰較多?有人問:2019年辦退休,社保新人的養老金會比中人的養老金高嗎?
我認為這種情況在一般單位的非技術崗、非管理崗的普通勞動者身上,幾乎不可能發生。正常情況而言,都是中人的養老金比新人的高,因為和新人相比,中人有視同繳費年限,會多出過渡性養老金這部分中人才有的專屬性質的養老金,繳費年限更長,養老金就更高。但在實踐中,答案不絕對,大多數人不會,有少數人會。
圖片
01
什麼是中人?
社保建立個人繳費制度的時間窗口把退休人員分成了三類,此前參加工作,此前退休的人是老人;此前參加工作,此後退休的人是中人;此後參加工作,此後退休的人是新人。
那麼這個時間窗口具體是什麼時候呢?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是不一樣的。各地企業單位是1992~1995年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的,各地具體時間節點參差不齊。而全國所有的機關事業單位幾乎都是2014年10月1日企事業機關單位養老金並軌改革,才開始建立社保個人繳費制度的。機關事業單位開啟社保個人繳費的時間比企業晚了19~22年。所以企業中人指1992~1995年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參加工作,此後退休的人。機關事業單位中人是指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此後退休的人。
圖片
算一下年齡,大家馬上就會知道,正常情況下,2019年社保新人退休只能是企業退休人員,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才參加工作的新人,離退休還早著呢,2019年沒他們什麼事兒。
02
正常情況,企業中人的養老金比新人高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為過渡性養老金和繳費年限。大家都知道,現價段退休的中人的養老金等於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之和。而新人的養老金等於基礎性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金之和,沒有過渡性養老金。換句話,能夠連續繳費的中人的繳費年限通常比新人多,有中斷繳費的中人另說。
7. 事業單位中人退休工資怎麼算誰知道
不管什麼單位退休都沒有統一的標准。
因人而異,工齡,職務,檔案等因素都有關系。
因此辦理了退休有專人計算審核通過後次月領取退休金。
因此辦法就是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