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是什麼意思,是根據什麼算出來的啊60歲退休的話,計發月數是139個月,139個月
計發抄月數的意思簡單來襲說,就是退休人員在該年齡時點退休對應的余命,這是6年前的全國測算數據,意味著當時60歲退休的人平均又活了139個月(現在人均預期壽命普遍提高了,上海都已經超過80周歲了)。由於養老金支付終身,因此養老人員活得越久,越劃算呵呵,139個月後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就全部由國家支付。
② 上海市企業職工養老金的國家計發月數是多少
得看你問的退休年齡是多少,因為退休年齡不同,對應的計發月數也不同。
舉例如下:
50周歲的,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95;
55周歲的,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70;
60周歲的,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39。
③ 五十歲退休和五十一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都按195個月計發嗎
50歲退休和51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都按195個月繼發嗎?50歲退休和51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數都按195個月繼發嗎?這個問題得需要到退休當地的社保部門去咨詢辦理
④ 機關養老保險計發月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養老金「並軌」就是把「雙軌專制」合並起來,建屬立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參加養老保險,消除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差別。
以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不用繳納養老保險費,也沒有個人賬戶。企業職工要繳費,有個人賬戶。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方案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
⑤ 養老金計發月數是怠么回事
奏是國抄家計劃發放的養老金月數。
50歲退休為195個月,約等於十六年三個月。
55歲退休為170個月,約等於十四年兩個月。
60歲退休為139個月,約等於十一年六個月。
這只是計劃發放,並不等於實際發放月數,符合社保要求退休的人可終生享受養老金。
但是在計算養老金發放和剩餘的時候,要用它結賬。
⑥ 計發月數是從實際領取工資年零算起的還是從法定退休年齡算起的還是從法定退休
領取退休金應從第一個月繳納養老保險算起,靈活就業人員也是如此,國家規定養老保險最低繳滿15年才能夠領取養老金,都是從繳納起的第一個月算計發月數來發放養老金。
⑦ 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是怎麼回事
計發月數是養老金計算中重要的數據,但這個是統一的,只是根據當時人退內休年齡而對應相應容的計發月數而已
假設當事人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為139000元、退休年齡為60周歲,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則個人賬戶養老金=139000/139=1000元/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基本養老金
⑧ 公務員職業年金計發月數是什麼意思
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職業年金可分為兩種基本模式,即db模式和dc模式。外籍公務員實行資料庫模式。企業補充保險是企業年金。它主要是由db模式逐漸轉變為dc模式。進入21世紀以來,直流模式已經超過了db模式。
職業年金按籌資方式可分為現收現付型,基金積累型和部分積累型。公務員養老保險一般實行現收現付制。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主要實行完全積累型。有些國家實行部分積累制。
從企業年金的組織與管理模式來看,有以英美為代表的信託管理型、以保險公司為代表的契約管理型、以德國為代表的傳統企業內部管理型等。
(8)退休金計發月數擴展閱讀:
《辦法》規定,職業年金強制建立,發揮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作用,適用范圍和繳費基數均與基本養老保險的相關規定一致,切實維護制度統一。
實行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採取個人賬戶方式管理,個人賬戶資金隨同工作變動轉移,促進人員的合理流動;根據本人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確定待遇水平,繳費與待遇掛鉤。
社保經辦機構負責職業年金的經辦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職業年金基金實行市場化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政府部門加強監管,確保資金安全。
⑨ 退休金該怎麼算不同年齡的計發月數是多少
養老金享受是根據你退休當年的社平工資、繳費年限,個人賬戶金額幾個因素相關的,關於退休金如何計算,聽參考以下計算方式:
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如何計算辦法?
(一)1996年1月1日以前參加工作(或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1年1月1日及其以後退休或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人員,計算公式為: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即:
T=(A+A*Q)/2*M*1%+K/L +1.4%*(A+A*Q)/2*M1
T:月基本養老金
K: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
L: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與預期人均壽命相關,其中常見:45歲為216;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A:退休時上年度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
Q:平均繳費指數
Q值計算公式:
Q=(X1÷A1+X2÷A2+X3÷A3+……+Xn÷An)÷n;
其中X1、X2、X3……Xn分別為首次實際繳費當月直至截止繳費當月的月繳費基數(不含未繳費月數);
A1、A2、A3……An分別為繳費對應上年度全市(城鎮經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n為首次實際繳費當月直至截止繳費當月的實際繳費月數(不含未繳費月數);
其中:1993年3月至1997年12月的月繳費指數不能超過2,1998年1月及其以後繳費指數不能超過3。
M1:建立個人賬戶前的實際繳費年限與實行個人繳費前視同繳費年限之和
M:M1+建立個人賬戶之月至達到規定退休年齡當月的實際繳費年限
M和M1以年為單位,累計12個月計算為1年
Q、M和M1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後4位,其他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後2位。
(二)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後參加工作(或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1年1月1日及其以後退休或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人員,公式同上,沒有過渡性養老金。
以上回答如有幫助請給予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