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低社保退休工資標准2019
一般社保養老的退休金計算公式是:
退休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標准*繳費年限%*繳費參數+個人賬戶金額/139
根據繳費多少設定參數,這個參數最低為0.6,最高為3。但一般都在1左右。
還有根據各地政策有一些補貼。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現在社保最低退休工資計算
社保退休工資=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一、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版資+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權費工資)÷2×繳費年限×1%
1、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費指數
2、個人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個人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最低0.6,最高為3。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1、計發月數≈(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12,計發月數目前50歲為195個月、55歲為170個月、60歲為139個月。
由於客觀原因,全國各地城市的計算標准可能有所不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社保退休金多少
退休金領取多少根據情況而定。
養老金計算如下:
1、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Ⅳ 如果按照最低標准繳納社保,那退休時能領取多少退休金
按照最低標准交社保15年,退休後所領的養老金非常之少,肯定無法滿足人均消費支出水平。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國家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最低繳費標准(繳費基數)一般是社平工資的60%。
對此,我認為不論有再大的困難,都應該盡己所能繳納社保,即使是繳納最低檔、最低年限,也比年老體衰時沒有養老金好幾萬倍。而如果經濟能力好一點的話,更應該提高繳費檔次、增加繳費時間,以期獲得好一點的養老保障。畢竟,社保是國家和政府主辦的福利制度,是最安全、性價比最高的養老保障方式,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Ⅳ 社保退休金最低發多少
養老金領取跟人賬戶里的錢有關,還跟所在深圳市的上年(2017年深圳最低工資標准上調至2130元/月)平均工資水平有關,這兩者都直接影響你的養老金收入。最低養老金領取的計算公式: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按照最低基數繳納社保退休工資有多少
1、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3、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Ⅶ 最低社保退休工資標準是多少錢一個月
這個抄誰也不知道的。因襲為確定退休金領取多少的因素不僅僅是最低繳費15年。
還有就是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標準是多少。比如60歲退休,那麼就是以59歲那一年,你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標准為基礎,繳費15年就是社會平均工資標準的15%,如果社會平均工資是3000元,那基本養老金就是3000*15%,就是450元。再加上15年繳費,進入你個人賬戶的金額的139分之一。誰也不知道你退休時上年度的平均工資標準是多少,所以也不會知道你的基本養老金是多少。
另外,15年是現在的最低繳費年限要求,等你退休時,是否還是15年最低繳費,誰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退休,也是不確定的。
還有,就是必須要活著才可以領取退休金。能活多久誰也不知道,提前身故繳費是不退的,只退還進入個人賬戶的那點錢。
所以,現在考慮社保退休能拿多少錢根本沒有必要。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