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事業單位退休後沒有參與社保有退休工資嗎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還未正式實施。除試點外,衛生事業單位(醫院)編外人員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統籌,退休享受企業職工退休待遇。
企業職工領取基本養老保險的條件是:1、本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了退休手續;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3、個人累計繳費時間滿15年。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金依據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和繳費金額計算,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執行國發[1978]104號 規定,退休費按工作年限和月工資標准計發,與養老保險繳納沒有直接關系。
㈡ 編外人員養老保險標准
看你是什麼身份的編外人員。如果是派遣工一類的、人事檔案和工資關系在中介公司的編外人員,應由中介公司為你參保。如果是直接和機關事業簽合同、由機關事業單位直接向你發工資、檔案自理的編外人員,原則上單位應為你參保。但若單位本身並沒有參加企業社保,比如是公費醫療、公費養老的機關事業單位,為你一個人去開企業社保戶也沒必要,那麼一般會把社保的錢給你,你自己去參保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事業單位不在編人員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作為機關事業單位「非在編人員」的我,已經幹了十多年了。
前後我們經歷了局屬企業單位掛靠,勞務派遣服務,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這些方式都是可以正常繳納五險一金。
在以前的時候,雖然說逐步推動政企分開,但實際上很多局機關下屬的事業單位,還是可以成立一些自己的公司,一般屬於國有集體企業。
這些公司由於承擔了一部分服務收費職能,而且由於直接跟事業單位屬於上下級關系,屬於半壟斷性質。盈利非常可觀,由於受機關事業單位的領導,這些公司可以根據需要供養更多的人數。這些人數一般可以被借調,往機關事業單位進行工作。公司為這些人員繳納企業的五險一金。
最常見的就是人社部門的檔案管理服務收費,還有一些文印中心、婚姻登記服務公司等等收費機構。
2008年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後,勞務派遣成了正規化。一些機關事業單位接受這些公司的勞務派遣服務,不過相應的人員成本主要還是通過下屬公司支付。
後來隨著國家推動機關事業單位下屬機構的整頓和收入的整頓,取消了一大批設企業服務。
人社部門的檔案管理收費就是這樣,據說一年能減輕企業負擔近百億元。
沒有了收費服務,原先的工作人員怎麼辦?通過各個地區的一些實踐,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獲取編外人員的服務。其中有一類最大的群體就是輔警,警務輔助人員。
這些人員的稱呼一般是叫做編外人員,有的地方叫做編外合同制人員、政府購買服務人員,也有的是政府雇員或機關雇員,也有的地方叫做編外聘用人員。
他們屬於機關事業單位的輔助性工作人員,不佔有編制,用工更加靈活。不過工資比較死板,很少有晉升的可能。他們雖然也吃財政飯,但是政府購買服務標准非常低,一般只有4000到8000元每月。這是包含五險一金,單位和個人部分的費用,發到手2000多元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種用工方式缺點也非常直接。這一部分人由於收入比較低,日常工作也跟帶電人員差不多,甚至更累,所以很容易產生攀比或者不穩定。有可能會給機關事業單位抹黑。也有的人戲稱,只要出了問題,肯定是編外人員。
自從開始政府購買服務,這一部分人的保險就徹底有了著落。都是通過正規勞務派遣公司給職工繳納社保,五險一金都可以繳納。不過,由於政府支付的購買服務費用都包含了五險一金企業部分,所以待遇比較低,一般都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納的。
不過,還是希望國家能夠高度重視這些編外人員群體的福利和地位,能夠給他們以努力工作轉正的機會。比如在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的時候跟原先的服務基層項目一樣,專設一些崗位。否則他們的付出和收獲確實是不對等的。
㈣ 編內和編外的退休金有差別嗎
在完全相同的繳費年限、繳費金額、社平工資等情況下,退休後的養老金是沒有區別的。因為是一樣的政策、一樣的標准、一樣的計算公式。
㈤ 編外人員退休後工資怎麼計算
領取養老金
㈥ 事業單位編外職工退休後應享受哪種養老金
1、按照國家和當地標准,編外人員最低檔為平均工資60% ;
2、這件事你要到當地的人社局,好好詢問一下,這差距太多了。
㈦ 事業在編人員與繳納五險一金編外人員退休以後有區別嗎
1,按照目前的政策。事業單位在編人員退休之後,領取的退休金是按照退休時的工資和工齡來計算的退休金的,由財政撥款支付的。
而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養老金是根據繳費的時間長短、退休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累計額、歷年的繳費水平來綜合計算的,是由社會保險基金支付的。目前來說,退休金來源不同、計算方法不同、適用群體不同。
2,企業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同時達到退休年齡是可以領取養老金的。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最終都將參加統一的社會保險制度,也就說的並軌。所以隨著發展,最終都是大一統的社保基金支付的。
(7)未參保編外人員退休金擴展閱讀:
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
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學校等。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以前有經濟警察、現在的港口警察、鐵路警察等,他們是事業編制,現在不允許出現這樣的編制,現在警察中的公安就要求統一編制,即是公安即是公務員,不過現實很難實現,公安局裡還是有一些編制人員,一般也是通過公開考試。
㈧ 編外人員參加了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退休後待遇與有編制人員退休後一樣嗎
編外人員不能參加機關事業單位的保險,而應參加社會保險。雖說以後機關事業單位在保險問題上要和社保並軌,但還是兩個不同的基金池,兩者互相不通用。退休後的待遇也會有不同
㈨ 事業單位編外人員退休待遇
編外人員需要在職的時候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後享受企業職工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