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單位和個人繳納社保退休後養老金一樣嗎
能經由單位辦理社保,當然是找工作辦社保。——交錢少。
單位辦理社保,在單位繳費的次月,你就可以享受醫保住院統籌了,個人辦理的,得連續交費6個月後——時間快。
單位辦理的社保,醫保有個人賬戶,可以用於門診,而個人辦理的很多城市沒有。——得到多。
另外,個人社保、單位社保的醫保住院享受的統籌支付比例是一樣的。
醫保住院報銷——
醫保住院報銷?自費除開,乙類費用先自付10%後,超過門檻費的部分,就可以「報銷」百分之八十多了。
不是你墊付現金以後憑票據報銷,而是在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住院時,出具醫保卡,讓統一的醫保結算系統讀取參保人資料,辦理住院號,在出院結算時,醫保系統就不收取你「該報銷的」部分——統籌支付部分。
② 單位 社保 部分 個人賬戶嗎
社保分個人和單位交的兩部分,個人賬戶余額表示你個人部分的,就是屬於你的。另外單位繳納的是進入統籌的,如果你退休了,則這一部分是一起計算來給你退休金的。如果你沒退休金而退保了,則只能拿取個人繳納部分的金額。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③ 退休後社保個人賬戶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退休人員個人賬戶按本單位在職職工人均繳費基數的4%劃入。
個人賬戶劃入標准:
1、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額劃入本人個人賬戶(即社保卡上);
2、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按以下比例劃入職工和退休人員個人賬戶:
(1)35歲以下的職工,按本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1.3%劃入;
(2)35歲至44歲的職工,按本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1.5%劃入;
(3)45歲以上的職工,按本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1.7%劃入;
(4)退休人員按本單位在職職工人均繳費基數的4%劃入。
(5)一次性躉繳余命醫療費的國有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及國有企業大齡下崗職工,其個人賬戶按上年度我市社平工資的60%的4%劃入。
職工醫保一般分為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其中:
(一)個人賬戶可支付以下費用:
1、定點零售葯店購葯費用,門診、急診醫療費用;
2、用於本人購買商業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
3、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起付標准以下的醫療費;
4、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起付標准,按照比例承擔個人應付費用
5、個人賬戶不足支付部分時由本人支付。
(二)統籌賬戶主要支付以下費用:
1、住院治療的醫療費;
2、惡性腫瘤放射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的門診醫療費;
3、急診搶救後收入住院治療的病人,其住院前留觀七日內的醫療費用。
④ 單位交的社保部分有入個人的養老賬戶嗎對以後退休費有作用嗎
現在計算退休費的辦法,是根據本人繳納養老保險的基數,以及繳費的年限和社會平均工資綜合計算的,你繳納的養老保險,存入個人賬戶,在計算退休費的時候,按月計算到你的個人養老金中,逐月發放,(一般是按照139個月平均發給),單位的繳費全部作為統籌資金,你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僅僅是退休費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其他項目,由統籌資金發給,構成你全部的退休費,統籌資金,還要承擔你今後退休費的調整,發給取暖費,以及去世之後死亡的喪葬費,撫恤金等等,所以說,單位承擔的部分,你也是按月得到的。只是根據情況不同,條件不同,得到的多或者少的問題,不足的部分,國家給予補助,退休人員去世之後,個人賬戶沒有領取完的余額,可以作為遺產繼承,樓上所說的不如商業保險,是大錯特錯,你看看他們商業保險的人,是參加社保還是參加商業保險就知道了,既然商業保險好,為什麼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參加社保呢??商業保險屬於商業行為,不賺錢是不做的,商業保險,只能作為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而不能作為養老保險的主體。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⑤ 單位繳的養老保險不會劃入個人帳戶嗎
2006年1月1日以前,單位繳納的部分劃入個人賬戶,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企業劃入的部分要逐步降至3%。
從2006年1月1日起,單位繳的養老保險不會劃入個人帳戶。
國家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不超過工資總額的2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個人則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按照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2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3、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釋義(十一)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辦法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規定,按本人繳費工資11%的數額為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其餘部分從企業繳費中劃入。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企業劃入的部分要逐步降至3%。
《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規定,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此外,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由個人繳納,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
⑥ 單位交的社保部分有入個人的養老賬戶嗎對以後退休費有作用嗎
到你二年後60歲退休時到底每月能拿多少退休金,現在誰也沒能力算出的正確數字的。這也就是你現在有100元錢,二年後能買幾多少公斤豬肉的道理一樣,因為單價沒有確定,你就是再精明的精算師也算不出正確的數據原理是一樣的。現在只能根據你目前繳的養老保險金佔全省在崗職工的百分比是多少?如果是同步的,那麼以後以全省平均工次為基數進行計算的,計算方法如下:
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並參保繳費,1998年1月1日以後退休的職工稱為「中人」。根據規定,2010年12月31日前退休且繳費年限滿10年和2011年1月1日後退休且繳費年限滿15年的「中人」,退休時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組成,用公式表示: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員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員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參保人員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為:參保人員本人退休時歷年繳費工資指數(含視同繳費年限的替代指數)的平均值。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為:當年的繳費基數與當年的全省社會平均工資之比。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997年底前平均繳費工資指數×1997年底前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4%。
式中1997年底前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為參保人員本人1997年底前歷年繳費工資指數(含視同繳費年限的替代指數)的平均值。
也就是說象你這種情況退休後養老金有三塊組成的。各塊的計算方法需要動態指標作依據,在動態指標未明確的情況下,是沒辦法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