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去問單位的勞資人員,與你類似經歷、一樣級別的人員,已經版退休的人,養老金待遇審權批是多少錢。退休養老金待遇與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歷年的養老保險繳費水平高低、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儲存額、退休時當地社平工資等因素有關。
外單位的人哪裡知道你的繳費情況,沒法預測你的退休養老金是多少。
Ⅱ 不同部門的員工退休金不同,鐵路職工退休金一般都是多少
這個問題要分幾個方面談,首先是你工作年限,二是,養老金交費年限,三是,你所從事的崗位工資決定了交養老金個人這一塊的多少,四是地區差別,也就是各路局間,站段間的差別,本人16年底退休,當年養老金是4600,晚我二個月退休的同事5200,(同一工種,同一車間)因他老婆在我們單位做臨時工,工資打在他的工資單上,實際上他應該只比我多300多塊錢根據我了解的情況是同工種,同單位,每一年是17年的情下300多,每年遞增三百多塊吧!
退休早的拿的退休金比退休晚的要低,就是2010年退休的比2018年退休的每月要少二千左右,以前繳的養老保險少,這幾年交的多,所以退休晚的拿得多一些。
Ⅲ 國企職工退休工資有多少 國企職工退休工
1、國企里的工資都是按勞分配,按勞動要素分配指在私營企業和外資企版業中,勞動者所獲得的權工資收入
2、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
3、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基礎是社會平均工資,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新人」為例,其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養老金=(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Ⅳ 國家電網正式工退休金是不是很高一個月一到兩萬
我是六月剛領到退休工資的國家電網正式退休職工,月退休工資2224元錢,你們所說的一到兩萬也許有人會有那麼多,可是我們縣級國家電網正式退休的的女職工確實只有兩千多一點,我們只是電力改革發供分開的犧牲品,我們單位已經有七八個退休的女職工了,沒有一個退休工資超過三千的,本以為退休了可以好好亨受生活了,可哪知退休後卻要為生存而奔波,悲哀呀悲哀,傷心的睡不著呀
Ⅳ 企業職工退休工資是如何規定的
這里需要按照時間段來進行劃分,2020年底前是一類;2021年開始是另一種情況,影響當前變化的是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2020年以前企業退休人員可能有的工資如下:從我個人掌握了解的情況來說,目前企業退休人員有三種工資待遇,一是社會養老保險金;二是企業補助;三是企業年金(職業年金)。
按照相關要求,企業退休人員的管理許可權完全劃歸所屬社區,這意味著與原有企業徹底割裂。隨之帶來的變化是企業曾經有的各項補助和補貼將不再有效(企業補助沒有了,但在職時參保的年金還正常發放)。
結合題主的補充問題來看,退休一年只拿生活費這個意思我是沒理解上去,是單位沒繳納社保還是本人沒繳納社保,亦或是檔案丟失一直沒辦理正式退休?
Ⅵ 高速公路收費員退休休有工資發嗎
滿意回答
1、是合同工,絕非正式在編人員。
答案: 網友堆存
2、有退休,退休後領社會養老保險金,同高速公路單位就脫鉤了。
Ⅶ 我在高速路當專業養護工,上了30年班,退休能掙多少錢,怎麼算退休工資了
你養老保險交了多少年呢,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Ⅷ 求央企國企退休工資的區別
國企和私企養老金是無區別的。一般國企當個人工資記於社平工資時是按個人工資為基數繳費的,而大多數私企是不管工資高低全部按社保的最低基數給員工繳費的,這樣老闆可少繳社會統籌費用。退休後其養老金不可能比在職時高,一般國企有有50%算是不錯了。
私企的由於繳費基數低就還要低,只要是繳養老保險的人員其養老金計算都是與個人的繳費年限和基數及退休時上年度的社平工資三項有關。
(8)高速集團正式員工退休工資擴展閱讀: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緻殘,經醫院證明(工人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Ⅸ 合同工和正式工退休後待遇有什麼區別
合同工和正式工退休後的待遇有什麼區別,就要看是在什麼樣的用人單位了。是機關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工和合同工,還是企業的正式工和合同工了。
如果是企業的正式職工和合同工、臨時工比較,則沒有什麼區別。企業人員,無論是正式職工還是合同工、臨時工,執行的都是「企業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標准都一樣,要說區別,就是工資高低,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的區別了。企業的正式職工一般工作穩定,工資收入高,因而養老保險繳納的基數大,年限也長,連續性好,這樣退休後領的養老金數額也高。合同工如果工資收入和正式職工不差,年限也長,那退休後養老金沒有什麼區別,一樣可以很高。關鍵是合同工、臨時工工資收入相對差一些,工作也不穩定,連續性差,工作不能保證一直有,更換工作崗位的頻率也比較高,工資收入差別也比較大,社保費用連續繳納比較困難,繳納的基數也不一定一樣,繳費年限也無法保證。出於這樣的原因,合同工、臨時工延遲退休的非常多,即使到退休年齡繳足了15年,養老金數額也相對正式職工來講,要低很多。
如果是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合同工、臨時工等編外人員和正式職工就沒法比了。首先來講,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執行的是「機關事業人員養老保險制度」,而合同工、臨時工等編外人員執行的是「企業養老保險制度」,這兩種保險制度還沒有並軌,兩者的供養差別較大,相對而言,機關事業人員退休後和在職時相比,工資收入和養老金數額差別不大,總的收入退休生活基本不受什麼影響。而企業人員就不一樣,受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等影響,養老金數額和在崗時工資收入差別較大,退休生活保障性差一些。
其次,機關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工,其工資收入往往是合同工、臨時工的好幾倍。工資收入高,繳納的基數就高,退休後的養老金數額就高。而合同工、臨時工工資收入低,繳納的基數就小,退休後養老金的數額就更小了。而且機關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工退休後,還有許多額外的養老費用發放,比如住房補、老齡津貼等,以及退休發放的一次退休補貼等,死亡後還有喪葬費、遺屬供養等,這些政策和合同工、臨時工等編外人員是沒有關系的。
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