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勞動法有無規定企業退休人員在退休這一年是否會得到年底發的年終獎金
勞動法到沒有明確規定退休人員退休這一年是否會得到年終獎,但按退休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相關制度的規定,退休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依法辦理退休後的次月開始領取基本養老金。而辦理退休的當月,仍在原單位領取正常的工資。而所謂年終獎,是對一年的績效考核。公平的績效考核年終獎,若退休職工是12月份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他則在次月也就是第二年的1月才領取基本養老金,這種情況,應得在崗時全年的年終獎;若是11月及以前退休,則應按月得到年終獎,有幾個月算幾個月,否則,就顯得不公平。
⑵ 2020年初和年末退休開的養老金一樣多嗎
樓主你好,一般情況下國家一年會調整一次養老金,根據上一年的平均工資情況,基本是每年上漲百分之五左右,每個自然年的養老金是固定不變的,也就是說1月的錢和22月的是一樣的,上漲部分會補發
⑶ 為什麼事業退休金這么高,年底想知道還發1萬3,企業退休人員工資那麼低,為什麼就沒事
實就是這樣的,為什麼人擠破頭的想進事業單位呢?那這個也是有很大原因的事業單位福利好,所以人都擠破頭了,想進事業單位,除非自己有門路,干別的,這就是事業單位和企業的區別,這也就是現實,不接受也沒有辦法
⑷ 勞動法有規定企業退休人員在退休這一年是否會得到年終獎金
沒有規定。
目前,年終獎的設立,主要為了獎勵並激勵員工。法律上(包括最新的勞動法)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發年終獎,單位有自主權。若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對年終獎發放未有書面約定的,年終獎發放事項由單位自行制定,沒有文件規定單位必須要支付年終獎。
若雙方有有關「退休這一年年終獎發放方式」的書面協議,或單位規章制度中有明確支付規定,勞動者符合享受條件而單位不支付的,員工可向用工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投訴,或雙方對支付事項有爭議的,可至單位社保繳納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4)退休金年終擴展閱讀:
年終獎企業是否可任性發放
《勞動法》的第47條規定企業有自主經營權,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可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決定工資分配方式和水平。只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年終獎發不發、發多少,外界無權干涉。
如果企業在規章制度或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那就要依規辦事,不能隨意剋扣、拖欠。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易定紅解釋,年終獎是工資的一部分,具體發放情況與薪酬制度有關。比如國企的獎金一般與績效和崗位級別掛鉤,相對比較固定;上市公司薪酬制度完善,獎金發放與經營狀況密切相關,效益好的時候,年終獎自然高。一些中小民營企業或創業公司的獎金發放隨意性較強,甚至由老闆個人意願決定。
如果合同有明確規定,即便員工離職也應該獲得年終獎。如果沒有事先約定,公司在員工離職後制定了年終獎發放政策,離職員工可與公司協商。「在勞動仲裁與訴訟實踐中,檢方處理這種情況,會遵循『對員工不利,規定無效』的原則,公司把離職員工排除在年終獎發放范圍之外,損害員工利益,規定對員工無效。」
⑸ 一般在企業退休之後,能拿到多少退休金
機關事業單位是按照在職時的職務職稱拿工資,工作表現成績再優秀也是按照職務職稱拿版工資。企業是按照權經濟效益和個人工作成績取得報酬。機關事業單位很企業不是一樣的分配機制,走的不是一條道,退休收入自然不一樣!企業人在職時有你大展身手的時候,選經濟效益比較好的企業,有本事不懶惰一定會有比較高的收入,退休金自然就高。不然的話就該拿低工資!
⑹ 滿二十年工齡退休可以拿多少退休金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例如: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你的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你自己都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
⑺ 年底了,該補發退休金了
退休中人指的是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參加工作,在2014年10月1日之後退休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張先生是一位退休中人,老辦法計發養老金每月領取4000元養老金,新辦法計發養老金每月領取5000元,這樣新老辦法對比之後多出1000元。2018年只能補發40%給張先生。因為2018年是並軌的第4年,只能補發40%,2019年補發50%…以此類推。
那這樣張先生每月需要補發1000*40%=400元,如果養老金重新核算後,張大爺每個月需要補發400元養老金。
⑻ 我是2018年年底退休25五年工齡。(從2000年單位、個人保費都是自己全額交的)退休金能領多少
如果你一直有單位繳費的話,等到退休年齡的時候你能夠開到3000元左右,因為你的工齡不算太多,超過30年是另外一個檔次。
⑼ 九一年註明每月50元的退休金到現在能拿多少
無法計算當事人退 休可以領取多少基本養老金。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的計算,涉及當事人繳費年限、繳費工資指數、個人賬戶儲存額、退休年齡、退休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等諸多因素,沒有具體數據,是無法計算退回休時可以領取多少基本養老金的。《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答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