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檔案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退休時間以什麼為准
這個只復能以檔案記載的出生年制月為准,即使原廠存在,其開具的證明之類的在社保方面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所以只能等兩年再辦理退休手續了
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要加強對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的管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時間和編造檔案。
Ⅱ 以檔案中最早的什麼材料為准認定幹部退休年齡大隊證明材料算嗎
最早是根據學校畢業後參加工作是幹部編制就認定是幹部退休,一般以前是中專生和大學生是幹部編制,大隊證明材料只要社保局認定就可以算,關鍵是當時你的職位是否屬於幹部。
Ⅲ 退休年齡以最早一頁原始檔案還是身份證為准
以前有過以原始檔案年齡辦退休的,現在都是以身份證出生年月為准,因為這個年齡是戶籍部門核准你唯一的正確年齡,辦退休時社保要先核准身份證後再辦退休手續
Ⅳ 退休年齡是按照原始檔案還是身份證年齡
勞動部發【來1999】8號文件第源2條規定:「當職工辦理退休其戶口和身份證年齡與檔案不符時,職工以本人職工檔案最早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
Ⅳ 退休年齡以最早填的為准自巳可以去查檔案嗎
沒錯!關於退休年齡,也就是出生年月日的認定,社保部門確實以人事檔案參加工作內最早的,第一份審批表所填報的容出生年月日為准。在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初步認定的基礎上,個人也可以去有人事檔案管理許可權的部門查詢,但只能由工作人員查詢後告知,而本人是不允許接觸檔案的。待當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時候,其人事檔案還要報送市(區)社保最終審查確認。
Ⅵ 社保局不以檔案最早年齡而以身份證年齡辦退休,該怎麼辦
社保局不以檔案最早年齡而以身份證年齡辦理退休是不合適的。依據勞社部發(1999)8號文規定,職工的退休年齡認定,實行身份證與檔案相結合的辦法認定,身份證與檔案不一致的以檔案中最早記載的出生年月為准。
國家大的趨勢就是以身份證年齡為准為大家辦理退休手續了,可以以檔案為準的人會越來越少。
Ⅶ 人事局檔案認定為1966.檔案最早年齡為1971.身份證為1971,退休按哪個
當然是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的日期辦理退休手續!
Ⅷ 檔案里最早年齡是什麼
檔案里最早年齡是出生的年月日,有些人檔案年齡出錯,有的是農歷,有些人填報戶口或辦理居民身份證時,把身份證年齡與檔案年齡弄錯。不可能還沒有出生,就計算年齡的。除非弄錯了。導致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不一致。到了退休年齡還不能退休。
(8)退休年齡檔案最早的擴展閱讀:
年齡,指一個人從出生時起到計算時止生存的時間長度,通常用年歲來表示。年齡是一種具有生物學基礎的自然標志,一個人出生以後,隨著日月流逝,年齡也隨之增長,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
人在進行自身再生產的同時,也進行著年齡的再生產,它總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年齡的個人所組成。此外,各種人口現象,如結婚、生育、求學、就業、遷移、死亡等,都與每個人的年齡密切相關。所以,正確計算年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職工退休年齡是指法律所規定的職工在一定的年齡之後不應當繼續從事工作,而應該辭職的年齡。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幹部、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50周歲。
對於從事井下、高溫等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規定退休年齡是男職工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規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年滿50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
在實際辦理退休時,往往以檔案最遲年齡。
在辦理職工退休手續時,時常遇到職工出生時間檔案記載與身份證不一致的情況,這就引出了職工退休年齡確定標準的問題。
通常職工的出生時間檔案記載與身份證記載相矛盾大致有以下四種情況::
1、是在勞動部門辦理招工手續時,職工為避免年齡過大(過小)不被單位錄用而採取虛報改小(加大)自己的年齡;
2、是入伍時不達(超過)年令,為達服役目的而更改出生時間;
3、是在初次就業時,職工在填報出生時間時陰、陽歷不分,導致出生時間在月份上的差異;
4、是為達到提前退休目的,採取其他不法手段和其他有可能導致出生時間差異的情況。
為此,國家出台政策作出了專門規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1999年3月《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二條中規定: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
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時間和編造檔案。這項政策的出台在職工退休年齡認定上作出了硬性規定。按照此規定,確認職工退休年齡的基本依據是本人身份證與個人檔案。
對於這項規定,有些職工不太理解,認為身份證記載日期就應是本人出生日期。殊不知,
就社會實際來看,身份證有人為操作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著變更、偽造身份證的現象。因此,僅憑身份證是不能完全確定職工的出生日期的。
而職工的個人檔案記載著其本人的主要學習簡歷、工作簡歷和其他一切與社會活動相關的資料,其歷史性、連續性、真實性較強,且由專人保管,不易篡改、偽造,因此,檔案與身份證相結合確定職工出生時間更具權威性。
Ⅸ 社保局不以檔案最早年齡辦退休,該如何解決
如果自己的檔案年齡有所改動,辦理退休時,社保局會認定嗎?首先,如果你個人檔案的年齡有所改動的話,那麼在辦理退休的時候就要一個人檔案中的年齡為主,來辦理退休了,社保局再辦理退休的時候只需要認定你的個人檔案的。
感謝閱讀,我是社保小達人,今後每天都會發布類似社保方面的文章,有喜歡我的文章,請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Ⅹ 退休年齡以什麼為准原始檔案還是身份證
根據《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
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准。要加強對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的管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時間和編造檔案。
(10)退休年齡檔案最早的擴展閱讀:
退休的補貼政策:
2011年1月起,我國對個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國稅總局已經公布了「關於個人提前退休取得補貼收入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
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今後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正式辦理提前退休手續的個人,按照統一標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員支付一次性補貼,不屬於免稅的離退休工資收入,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具體來說,個人因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之間所屬月份平均分攤計算個人所得稅。
其計稅公式為,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費用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提前辦理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