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齡與退休金對照表
如圖所示: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平均繳費指數=各年度繳費指數/繳費年限;
繳費工資指數=當年繳費工資/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1)退休工資樣表擴展閱讀:
本企業工齡在1987年以後它的范圍不限於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時間。
若沒有可以合並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國務院1978年6月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規定將「本企業工齡」改叫為「連續工齡」。
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於企業用的"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
Ⅱ 15年社保退休工資表
退休金既沒有標准也不是固定數,更不會還有表,這問題問的不科學。
退休金的多與少是與你的:繳費年限多少、繳費平均指數高低、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多少、法定退休年齡時的社平工資數額高低密切先關,這些數據套進規定公式中計算出來的,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Ⅲ 企業退休人員第一個月退休工資明細表
您可以在養老部門審批過您的檔案,拿著您的養老待遇核定表在社保櫃面審核。
Ⅳ 怎麼計算社保退休工資表
你好,來建議咨詢社保。自看當地標准。社保退休養老金=(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退休工資明細表為什麼不發給個人。不會有貓膩吧
一般來說,退休工資明細表的話就是在。你的卡裡面打這個針,但回是一般來說都會答有一個明細表給你,如果你不在崗位的話,這個表格是。通過在你的信息上面發下來的。但是大部分的工資明細表,退休的,之後的工資明細表都是一樣的,他也會在你在工作期間給你說清楚或者就說在你退休之後給你說清之後給你說清楚說清楚,退休之後,基本上能夠拿到多少工資他會給你說清楚的我覺得這個也沒必要有那麼多,反正我覺得也不會吃你的錢,我覺得這個是沒有必要的。
Ⅵ 企業退休職工個人工資明細表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現在不叫工資,有視同繳費年限的,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就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Ⅶ 退休手續需要在崗工資表
退休辦手續在單位來的話不用自己自去辦理的,更不要上班工資表,退休手續由單位代辦的,不用自己去操作辦理。
辦理手續:
根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該退休。
根據有關規定,因病或非因工傷殘申請提前退休的職工,首先要到地市級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進行醫療診斷。其次是將取得的醫療診斷證明送所在地的地市級勞動鑒定委員會進行審核,作出是否屬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結論。最後職工持鑒定結論和其他相關材料,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提前退休手續。
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標准,在2002年4月5日之前,按《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GB/T16180—1996)執行,省級勞動保障部門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作出補充規定。自2002年4月5日之後,按《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准(試行)》(勞社部發[2002]8號)執行。
Ⅷ 怎樣查找本人個人的退休工資表
網上查詢:
1、搜索社保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
2、進入官網後版點擊導航欄的權「網上辦事」;
3、進入網上辦事後,找到「便民查詢」,點擊下拉菜單,找到「個人社保賬戶查詢」,並點擊;
4、進入查詢頁面,輸入身份證號碼和電腦號,即可出來退休金。
Ⅸ 退休工資十級表
按照最新的公務員退休工資的調整方案規定,2015年退休公務員工資計算方法如下:
一、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 3100元;正科級 3300元;副處級 3600元;正處級 4000元;副廳級 4400元;正廳級
5000元;副部級 5500元;正部級 6000元。
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正縣級十五周年按副廳對待;副廳級二十周年按正廳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二、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三、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發,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繼續發放。三年一調。
四、補助工資: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放,標准=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放一次,標准=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顧不至每日扣發30元,經單位領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定的節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
4、山區補助,農村和山區公務員享受山區補助,標准=基本工資÷10,按月發放,三年一調。
5、地區差別補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地區差別工資。
除養老、醫療補助按現行政策執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行補助全部廢止。
五、新參加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確定方法:高中、技校、中專以辦事員確定;大專以科員確定;本科以副科級確定;碩士以正科級確定。
六、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退休生活費=退休前工資×80%。三年一調。
Ⅹ 退休職工工資表怎麼造
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文件是勞動部關於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 勞部發〔1994〕489號。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中第六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由此,可以看出:工資表保存期為兩年以上。超出時間期限的沒有明確規定。可以理解為用人單位可以自行處置這些超過保存期限的工資表。
回到問題當中:1973年至1979年的工資表在一次火中在單位被燒毀,顯然,超過工資表的保存期限。要辦理退休,和保存工資無關。應該以職工檔案記載為准。可以據理力爭。非要證明也只有旁證:火警報案登記及其火災損失記錄,本單位領導、職工的證人證言,那段時間的工作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