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直有工作單抄位的,必須參保襲;個人自己參保的,由其本人選擇,但到達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參保年限至少要有15年,方可申領養老金。
2、15年是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不夠15年的,必須繼續按月繳費滿15年後,方可申領養老金,否則,一次性退回個人帳戶金額(含利息),並終結社會保險關系。
2. 養老保險規定一定要交到退休年齡為止嗎
不是,養老保險規定最低要交夠15年到了退休年齡就可以領退休金,有條件的交到退休年齡到退休時退休金就高。
3. 社會養老保險必須交到退休嗎
你暈了吧,養老保險是什麼時候開始繳納的,你怎麼可能交了33年,應當是工版齡33年吧,因權為1975年還是文革期間呢,你就繳納了養老保險了,所以針對企業員工養老保險交到辦理退休的時候為止是合理合法的,至於因為下崗等原因可以通過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申請減免手續
4. 25歲交勞動保險,必須交到退休年齡,還是只要交滿15年就可以
1、建議你繳納至退休年齡。
2、影響社會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相差的待遇還是相當大的。
5. 社會養老保險是不是一定要交到退休年齡才能拿退休金
不是,准確的說法是只要在退休前累計繳納15年即可。但是大部分人未到退休已經繳納15年而仍繼續繳納的原因是因為養老保險金在退休後的領取金額和繳費基數與繳費年限成正比。即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在退休後領取的就越多。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6. 養老保險一定要交到退休年齡嗎!我50周歲了!已經交了30年養老保險!
不是,准確的說法是只要在退休前累計繳納年即可。但是大部分人未到退休已經繳納15年而仍繼續繳納的原因是因為養老保險金在退休後的領取金額和繳費基數與繳費年限成正比。即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在退休後領取的就越多。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7. 養老保險是只要繳十五年還是要一直繳到退休年齡
養老保險累計交滿15年就可以不交,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按月領取,但是也可以一直交到退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退休金是按累計交的養老保險總額和退休當年的退休基數來定的,也就是交得多退休就拿得多。養老保險交15年是最低繳費年限要求,對於已瞞15年繳費,未到退休年齡,情況如下:
1、如果單位工作的,公司自然要繼續給繳納社保費,這是對公司的強制。
2、個人無業的,可以考慮不再繳費,當然也可以個人繼續繳費。
3、多繳社保費,個人養老帳戶累積額當然會增加,將來領取養老金,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參數,可以說是放大作用,也就是繳費多,將來領取更多。
(7)什麼保險必須交到退休年齡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只要在退休前累計繳納15年即可,但是大部分人未到退休已經繳納15年而仍繼續繳納,原因是養老保險金在退休後的領取金額和繳費基數與繳費年限成正比。即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在退休後領取的就越多。
一般來說,職工繳費工資如果高於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工資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以上兩項之和即為每月領取額。
8. 養老保險必須交到退休年齡嗎不是只交15年就行嗎
1、一來直有工作單位的,必須參保源;個人自己參保的,由其本人選擇,但到達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參保年限至少要有15年,方可申領養老金。
2、15年是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不夠15年的,必須繼續按月繳費滿15年後,方可申領養老金,否則,一次性退回個人帳戶金額(含利息),並終結社會保險關系。
9. 養老保險一定要交到退休年齡嗎!才能領取養老金嗎!
是指你養老保險一定要交滿15年,這是前提。
如果你在退休年齡前已經交滿15年了,就不用必須交到版退休年齡。權
但建議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直交到退休年齡。這樣你繳納的年限越長,賬戶里的金額就越高,你退休後能領取到的退休金也會越高。
10. 社保必需交到退休年齡嗎
准確的說應該是在退休前至少交滿15年
養老保險需要在退休前累計繳納15年即可
社保專中屬的養老保險只要在員工退休前累計繳納15年即可。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