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退休金多少與工齡有關系嗎
退休跟工齡有關系。
一般來講,養老保險繳費一年就是一年的工齡。
但是國家在1992年之前並沒有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但是很多人在1992年之前已經有工作,參加工作了很多年。那麼他們1992年之前的年限,被稱之為工齡。
養老保險上按著視同繳費年限計算。也就是說,雖然他們沒有交養老保險,但是同等按照繳費年限
去計算它。
退休年齡:
(1)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性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不補肯定會影響退休金,退休金會少拿很多。
(1)工齡與退休金的比例擴展閱讀:
退休金的弊端
1、由於世界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使得有些企業為了降低人事成本,避免付出大筆退休金給退休的員
工,而以工讀、人力派遣等非常規僱用取代正職員工。
2、有些不良公司以各種手段,如任意調動勞動者的工作、減薪或是逼退勞工等,讓屆退勞工自行離
職,逃避退休金給付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3、部分國家的退休金計演算法偏向長期在同一僱主下工作的勞工,所以當資方倒閉或是轉換資方時,
退休金的年資計算引發很大的紛爭,常常勞工都是受損的一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退休金
② 員工工齡與退休工資比例是怎樣的
如果抄是滿30年退休工資=基本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職務補貼之後*85%然後再+洗理費、提租費、書報費、包干獎如果是不滿30年退休工資=基本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職務補貼之後*80%然後再+洗理費、提租費、書報費、包干獎
③ 工齡在養老金計算結果中所佔比例
養老保險與工齡計算關系:繳納的時間越長,繳納的年限越長,到時候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繳納的越少,領取的就越少。
一、盡管累計繳費年限在10年或15年以上,並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就能夠享受養老金待遇,但是繳費年限越長,繳費金額越多,今後的養老金也就越多,反之則少。
二、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一般來說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
④ 退休金與工齡的關系是什麼
退休跟工齡有關系。
退休年齡:
(1)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工齡與退休金的比例擴展閱讀:
現在執行的退休養老金兩部分構成,一塊是統一發放標准人人都一樣,另一塊是按你退休前實際工齡計算,比如每人每年3.5元,工齡是40年,即3.5x40(年工齡)=140元。上海今年企業退休養老金實行雙掛鉤,即工齡和上年度養老金掛鉤,這也是為了縮小與事業單位養老金高的差距舉措。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法定退休年齡依然適用,退休金計算辦法已經被《社會保險法》和國務院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規定廢止。
職工退休條件和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不再按工齡計算,按照繳費年限計算。在當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個人繳費制度實施之前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縣以上集體企業連續工齡,下鄉知青年限、軍齡視同繳費年限。
⑤ 工齡滿32年退休工資發放比例
當前,退抄休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國發[2005]38號文件實施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屬於「中人」。由於他們以前個人賬戶的積累很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發放辦法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具體制定的辦法執行。
以四川省為例: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個人賬戶的累計繳費年限×1.3%(計算系數)。
⑥ 退休工資和工齡的關系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除了繳費年限之外,還有另外幾個因素,也會影響我們的養老金的多少。
我們先說個人繳費水平,這個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你到底交了多少,你交了多少,肯定就影響了,你最後能夠拿到多少。
第2個則是我們當地的一個平均工資水平,因為我們養老金的多少的話,是根據我們當地的平均工資來決定的,比如說我們當地的平均工資越高,那麼我們養老金的待遇也就越高,反之也是這個意思。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退休的年齡,比如說大家退收的晚的話,那麼退休養老金發的就越多,我們有這樣一個計算方式,如果說你是60歲退休的話,那麼繼發月數是139個月,也就是說139個月把你之前交的錢給你花完。
但是如果說你是50歲退休的話,那麼就是195個月。
⑦ 工齡與退休金對照表
如圖所示: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平均繳費指數=各年度繳費指數/繳費年限;
繳費工資指數=當年繳費工資/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7)工齡與退休金的比例擴展閱讀:
本企業工齡在1987年以後它的范圍不限於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時間。
若沒有可以合並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國務院1978年6月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規定將「本企業工齡」改叫為「連續工齡」。
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於企業用的"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
⑧ 企業職工的退休金按工齡算還是按所交的養老金算是各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退休後的養老金計算,如是1996年之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分為三部分,
1、基礎版養老金,同你權的繳費年限、繳費指數、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等有關。
2、個人賬戶養老金,同你退休時個人賬戶存款、退休年齡有關,當然也同繳費多少有關。
3、調節性養老金,對1996年前參加工作人員養老金進行調節。同你的視同繳費年限、繳費指數、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等有關。
各段的百分比是有浮動,不好確定。